《樺皮船》:一曲鄂倫春人的自然之歌
《樺皮船》/薛濤 著/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文津”圖書獎得主薛濤創作的現實主義題材長篇兒童小說《樺皮船》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樺皮船制作技藝為切入點,生動刻畫了新時代鄂倫春人對傳統技藝的堅守、對現代文明的擁抱,將宏闊的民族史詩、當代的少年成長、文化的守正出新有機融合,旨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彰顯自信、友善、創新、包容的時代精神。作品已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作品講述了爺爺托布從大興安嶺來到沈陽,身上背著一條他親手制作的樺皮船。男孩烏日對傳承至今的樺皮船制作技藝充滿好奇,對世外桃源般的鄂倫春族棲居地無比向往,渴望成長為在山林中自在行走的鄂倫春少年。暴雨來襲,呼瑪河決堤,托布牽掛忠誠的伙伴獵犬和棗紅馬,祖孫二人攜樺皮船匆忙返鄉。他們乘火車,搭汽車,騎行,駕船……人與船始終形影不離,吸引了陌生人關切的目光。一路上,感動與歡喜交織。山上的撮羅子歷經風雨,山下的呼瑪河奔涌向前。男孩烏日第一次駕著樺皮船,駛向心靈的故鄉;爺爺托布遙望群山,向久遠的過去深情道別……一位老獵人、一個男孩、一條樺皮船,串聯起少年第一次出門遠行的故事,也讓讀者同乘樺皮船踏上精神故鄉的心靈旅程。
作品中,薛濤巧妙地融入了鄂倫春族獨特的自然風貌和文化習俗,再現白樺林、呼瑪河、撮羅子、木刻楞等鄂倫春人典型的純凈家園風景,以簡白、凝練的敘事技巧淋漓盡致地展現鄂倫春族的民族性格,傳達獨特的民族美學意蘊。當薛濤在書寫自然與社會、人類與文明、生命與愛等文學永恒的主題時,本書也是他對“文學故鄉”創作母題的豐富與拓展。書中依然有著薛濤一貫幽默詼諧、富有童趣的語言風格,閱讀可以如同樺皮船游走于水面上般流暢。
如果說《樺皮船》的故事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旅途,同樣要帶來視覺享受的還有書中與文字相輔相成的精美插圖。本書插畫由“金風車”國際青年插畫家大賽、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獲獎者王曉旭傾情繪制,全景式呈現美輪美奐的極富地域特色的東北風貌、世外桃源般的大興安嶺復地鄂倫春族棲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