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琴記》
《制琴記》
作者:阿占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ISBN:9787539673332
定價:46.00元
制琴記
話說那天下午,胡三背著琴,像俠客佩劍一樣,行于當街。
當街氣息咸潤,海風逡巡。胡三識風向,每次出門,都會自言自語一番:東南風三級,偏北風五級。那天下午卻是顧不上的,因為心里被一件事填滿了,再無留白。
這件事,就是去琴行與韓五見面。胡三為此血流加速,每一寸意念都在奔騰。甚至,走著走著,車水馬龍也消弭了,天底下只剩下一條通往琴行的路,他腳步驟急,心中堅信那里有著更直接的浪漫主義體系。
琴行已經開了五年,代理著幾個品牌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還有各種尺寸的兒童提琴,方圓百里,是行當里靠譜的一家。胡三常常看到母親們牽著琴童的手,進進出出,少婦的標志性幽怨已經被喜悅取代了。老板韓五是個清瘦的年輕人,喜歡穿卡其布褲子,笑起來很節制,無公害的樣子。
每次去農貿市場,胡三都會故意繞道,多走上幾百米,只為從琴行門前路過。琴行的落地玻璃窗上晃動著云影和人影,好聽的音樂從里面流淌而出,漫過胡三的小腿肚子,往心的方向上漲。這時候,胡三就會有種順水行舟的快感,拎在手里的胡蘿卜、土豆也變成了鮮花。
因為急切,那天下午到達琴行門口的時候,胡三已微微出汗。他于逆光中推開門,撞上了天籟般的樂音,往前走了兩步,便一動也不敢動了,直到曲終,才說了聲“真好聽”。
來人不善。韓五瞇起眼,望過去。果然,胡三亮出了琴——我不會拉,你找人來試音吧。
這是一把手作小提琴。依照韓五的經驗,琴體的造型和構造比照了歐洲制琴巨匠鼎盛時期的風格,整體弧度圓潤,沒有明顯的直線。雕工很有自信。琴腰狹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與背板中間有音柱支撐,位置不偏不倚,須知,這個位置于一分一厘之間所帶來的變化都將對琴的音色產生影響。琴表油漆均勻,不太硬也不太軟。琴箱內部處理得同樣細致,沒有留下任何工具的痕跡……真是一把有樣貌的手作琴,韓五心中暗暗叫絕。
幾個行家在試過胡三的手作小提琴后,有的驚訝,有的打問,有的笑了,有的哭了,總歸都離不開一個“好”字。市交響樂團的首席,現場拉了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序曲》,隨后便讓韓五給出價錢。
一周之后,胡三如約而至。仍然是下午,仍然于逆光中走進琴行,仍然撞上了天籟般的樂音——他便站在原地,一動也不敢動,直到曲終,才說了聲“真好聽”。
“大家都認為這是把好琴。”
“不好也不會往你這里送。”
“有人想買。”
“這把不賣。”
“你送來,不會只是為了試音吧?”
胡三拍了拍韓五的肩膀:“爺們兒,你代理的那些機械琴不利于天才琴童形成個人風格,機械琴看上去就像一個模子里出來的飾物,手工琴卻是藝術品。我有匠人手藝,你有音樂資本,不如我們一起做琴吧。”
是年,胡三五十初叩天命,韓五三十恰逢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