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科學家的時代風華
話劇《今夜星辰》講述科學家郭永懷的故事。郭永懷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郭永懷犧牲于1968年,于今相隔了半個多世紀。對其科學成就和貢獻的仰望,是珍視他對時代和歷史進程的特殊意義,因為科學家的激情和創造,是當今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建黨百年之際,安徽話劇院將目光聚焦于這位曾參與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郭永懷,既有挖掘本土文化資源的考量,也是向科學家致敬,以當代審美賦予科學家精神時代光彩的有益實踐。
舞臺上表現科學家的高貴靈魂與學問人格,無疑是一道藝術難題。如何突破人物傳記模式,將枯燥的科技研發表達得通俗易懂,傳遞科學家的本質特征;如何展示人物的真實情感,深掘科學家的精神世界,一直引人關注。《今夜星辰》以藝術的方式、戲劇性思維,富有當代意蘊地再現了科學家精神世界的博大豐厚。他們不息探索、立志報國的光芒,穿越舞臺和時空,為藝術提供了科學家形象塑造的有益示范,也為這個時代樹起又一面信仰情懷的標桿和旗幟。
作品的題旨明朗深厚,表述獨特。郭永懷報國之志的純粹和忘我,鋪就了一個時代的科學家忠誠報國的精神底色。編劇唐棟打破常規人物傳記敘述模式,以極度困難與崇高品格相互對應的情節設計,完成對科學家精神世界的深度構建。郭永懷是在錢學森動員下,毅然放棄大洋彼岸優渥的工作生活條件,克服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回到祖國,以對國家與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全身心投入于國防科研事業,直至在一次意外空難中為了保護絕密科研數據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劇作家用簡潔生動而又波瀾起伏的情節設計,揭示了一代頂尖科學家的生命和情感歷程。郭永懷所面臨的困境,在科學歷史上罕見,從空白的設計圖紙到升騰在羅布泊高空的蘑菇云,這條路究竟多難鮮為人知,他的意志與精神,也由此生發出巨大的藝術穿透力。這位在飄搖的亂世里輾轉求學最終歷盡周折歸國的科學家,用生命兌現了曾經許下的諾言:“一切為了我的祖國。”這樣的情節編織和情景提煉,為科學家精神在新時代的藝術表達展示了新經驗。
劇作頗富創意地建設了歷史與現實雙線并行、交融的立體化敘事格局,豐富了舞臺的表意空間。以妻子李佩和女兒郭芹的回憶為線索,選取最能撥動人內心琴弦的歷史片段和典型細節,聚焦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一家人相濡以沫的愛情親情。以情感人,以情抒懷,細節生動鮮活,避免了科研題材的同質化敘事。當身患重病的女兒郭芹,與母親在病房里深情追憶父親時,隨之打開的另一幅場景,是郭永懷在核彈、導彈、人造衛星三項研究緊張展開之際臨危受命,擔負起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重要任務。當郭永懷去往西北試驗基地研制核武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及東風2A導彈成功發射時,其妻子女兒正在農場改造,在農村插隊拉著板車負重前行。郭永懷從西北基地連夜飛回北京研究試驗數據已經遭遇空難,妻子李佩正滿懷期待等候丈夫回家。救護人員在飛機殘骸旁找到郭永懷遺體時,發現他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裝有我國第一顆導彈運載氫彈的絕密技術資料公文包夾在兩人胸前,所有資料完好無損,而此時妻子的耳旁是驟然響起的電話鈴聲。舞臺以燈光進行的雙區域分隔,不同時空場景交織,兩相映照,意味深長。歷史和現實的相互凝視中,多場景再現了一代科學巨匠負重前行的跌宕人生,也勾勒出那個篳路藍縷、傾情奉獻光榮年代的特殊氛圍。同時頗富戲劇張力地將郭永懷的全身心付出,對家人的愧疚,以及妻子對丈夫及往日美好時光的眷戀、女兒的深情回憶等相互疊映。一家人共同承載的歷史與現實,擴展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光芒。
全劇細節和個性化場景設置新穎獨到,細微處見匠心。車站分別一場,一家三人分赴不同地方。女兒去邊遠地區插隊,妻子去農場勞動改造,郭永懷去往西北試驗基地。火車開動,漫天飛雪,女兒拉響父親送來的手風琴,真情唱響“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堅強”,送父親遠行,聲音清脆,又飽含滄桑,內在況味,令人潸然。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郭永懷和錢學森不敢向人透露這是他們研制的成果,但又抑制不住內心激動,兩人偷偷喝酒跳舞的神情行為,真切鮮活。劇中,玫瑰、公文包、手風琴、風衣,一家三口照片等物件作為重要信息參與敘事,蘊涵了豐富的人生寓意。舞臺上最難得的是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作品以典型片段和細節極力抵達科學家的內在精神,產生強烈戲劇效果,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科學精神的浪漫表達與高尚人格的詩意呈現是作品極為有益的探索。該劇總體風格猶如一首詩,充滿人性化與個性化色彩。兩人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玫瑰園相遇相戀,一枝玫瑰定下終身之約。當李佩身著桔色風衣從鮮花盛開的玫瑰門穿過時,花園里綻放的玫瑰注定成為李佩永遠的念想。由此玫瑰成了全劇的貫穿性符號。學生去李佩那里補習英語,玫瑰是見面禮。郭芹住院,病房外晚秋的玫瑰正開,晚年的“中關村大講堂”,80多歲的李佩將學生送來的玫瑰抱在胸前。玫瑰是夫妻愛情的見證,是李佩對美好戀情的追憶和對生命苦難的超拔。中年喪夫,晚年喪女,朵朵玫瑰寄寓了最苦澀的過往和人世間最濃烈的深情。舞臺上玫瑰盛開和溫婉傳送,與人物的情感和劇情相互映襯,主創的設計與處理,彰顯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公文包同樣充滿了詩意性、意象性和儀式感。郭永懷的公文包是李佩送給他的禮物,他每天拿在手里。去往西北基地時,女兒抱住爸爸的公文包不撒手,想以此留住爸爸。飛機失事時,郭永懷把公文包緊緊抱在胸前,用生命保護了科研數據。公文包成了郭永懷人格和精神的象征,也是夫妻美好愛情的見證。浪漫與詩意的營造與呈現,是主創人員對劇作風格的獨特思考與貢獻,為舞臺塑造英模人物提供了清新別致的表達路徑。
舞美設計別開生面,與劇情人物相得益彰。滿天星辰以及演算公式的大寫意與寫實性小環境的結合,標示出人物特有的時代與生活氛圍。寫實場景與意象化表達的靈動轉換,延伸了舞臺的表述空間。場景營造簡潔多元,以點帶面,以少勝多,推動劇情流暢轉承。車站分別,原子彈爆炸成功,風雪中的芭蕾等,設置設計令人耳目一新,表現了人物的現實處境,也寓意著向中華民族最艱難時刻永不屈服的靈魂致敬。演員的表演拿捏得當,成熟老到。郭永懷深沉干練,背負中堅強;李佩優雅端莊,痛楚中堅韌;錢學森真誠儒雅,沉穩中見出真性情。演員努力在形與神的塑造上貼近人物,傳遞人物原型的精神氣質。戲劇收尾處,李佩坐在公園長椅上,左手是郭永懷生前不離身的公文包,右手是女兒心愛的手風琴,“一家三人”合影的那一刻,“李佩”孤獨而堅強,場景搭建、演員表演與劇情相互適宜,引人心酸,也贏得敬意。
劇名《今夜星辰》是一個極具詩意而高潔的意象。它揭示出閃爍在“今夜”的星辰不僅僅只是郭永懷,還有他的家人、同行,以及學生等,他們共同構成時代夜空中的閃亮星群。《今夜星辰》以極富意象化的表達,以信仰忠誠與相互支撐,藝術地完成了人物和精神的深度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