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美好”都有一個美好的去處
《平安小豬》是從兒童愿望視角講述的一個“失而復得”的故事。J.K.羅琳在本書中試圖去解決主體與心愛之物不得不分離的生存難題,這是存在論意義上的一個哲學命題,在世的每一個體都會遭遇,而兒童顯然更無力去面對與承受這一重大事件。羅琳以幻想小說的方式生成一個“失物之地”的平行世界,讓孩子在游歷與尋找的旅程中去觸碰“物”的靈魂,明白人與物的本質關聯,接受離別并獲得安頓過往美好的精神力量,以此積極認同當下新生活的展開與新的美好的已然降臨。
羅琳的寫作確實是“兒童本位”的,她對兒童的情感世界有絕對的共情力與洞察力,她有異常的天賦能夠做到清晰而有力地傳達通常被大人所忽略的孩童世界。她能將這個世界自在的力量轉化為文學的魔法,幫助孩子們將心底的愿望釋放在文字與意義的捕捉過程中?!镀桨残∝i》是一本典型的童年思維之作,它環視與審美聚焦的是純粹的人之外的“物世界”,故事賦予“物”以絕對的存在感與體驗感,開創出系統的“物存在”形態,以對“物”之命運的整體觀照提醒人類反省自己的行為。這一思維立場恰是兒童與成人最根本的差異,童年期生命與世界建立的天然的交互與信任關系,他們所惜重的以情感為紐帶的主體間性之珍貴,都是被功利的成人社會所遺忘,甚至不齒的,孩童與世界之物間擁有的透明情感,其實是成人望塵莫及的。
《平安小豬》的敘事邏輯,或故事的講述動力即來源于此。這是一部完全基于兒童思維規則與價值選擇來運營故事的兒童文學典范之作。羅琳的寫作表面看是為世界兒童提供令他們愛不釋手的優秀讀物,深層看則是在為我們詮釋立于童年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她一直在致力于揭示與成人世界并行的“另一個世界”的生存方式,這個世界的全部奧妙與自由創造力均來源于孩童。它是一種完全迥異的、充滿了探索性與可能性的時空存在。它很輕松地打破成人主客二分、理性思維規約下的僵硬、呆板、機械的生活方式,提供出全新的觀照與進入世界的自由通道。將兒童與兒童文學作為方法論,是羅琳的創作實踐深刻啟迪于人類社會的。
《平安小豬》從小男孩杰克的玩偶小豬嘟嘟開始講起。玩偶之于世界兒童成長的重要性,恐怕可以成為心理學研究的重大課題。這是人與物親密關系的初始形態,是研究人類穩定的情感結構養成的第一手材料。男孩杰克自幼時就有嘟嘟的親密陪伴,你無法想象離開嘟嘟他會怎么樣。杰克上小學后,他遭遇了父母分開的家庭變故,表面上似乎若無其事,但內心的苦痛只有嘟嘟知道。新家庭成員霍莉的進入更加打亂了杰克的生活,他們之間的摩擦直接導致他失去了嘟嘟。嘟嘟被霍莉從行駛的車中扔出窗外,嘟嘟被卡車碾得支離破碎。但這一切杰克都不知道,他內心強烈的執念就是找回嘟嘟。
故事的起因關于嘟嘟,所有的情節也都聚焦尋找嘟嘟而展開。在替代品平安小豬的陪伴下,杰克踏上了漫漫旅程,這顯然是一部母題式的“在路上”的兒童成長故事。不過旅程游歷之所卻充滿了十足的創意,羅琳由失物嘟嘟這一件物品,關切了“失物”這一整個對象世界,照亮形狀出它們共同去往的“失物之地”,這是一個存在于人類腳下大地的獨立居所。在羅琳的想象視閾里,我們看到了它,也跟隨杰克和平安小豬的尋找之路知曉了這個世界的組織結構。
故事講得驚心動魄,一波三折。原來我們在日常不經意間失落或隨意拋棄的任何物品,它們都從地板這一“天上”墜落至失物之地。這是一個龐大的物質群落,每時每刻都有成千上萬件物品被主人因為各種原因丟棄,它們之后的命運如何了呢?想必羅琳在相當長時間里凝視過這些對面的存在物,她想象著應該為改變人類對于物的態度做些什么。或者說打動與贈予她力量的正是孩童,他們對心愛之物的那種牢牢的抱守姿態,那種忠誠的愛與永不放棄希望的意志,讓她找到了表達的出口與解鎖這個巨大存在難題的秘密鑰匙。
嘟嘟是結構全篇的一個靈魂式的人物,因為全部的情節均圍繞它而設置。可是作品的題名卻為什么叫“平安小豬”呢,看起來羅琳對本故事講述的重心又是要落于它的。霍莉為彌補自己過錯送給杰克的這只替代小豬,雖然杰克并不喜歡它,但它陪著杰克經歷了艱難險阻,經歷了失物之地的分轉廳、廢棄鎮、需要鎮、塵封荒原、思念城,最終將杰克送至摯愛島與嘟嘟相遇,甚至甘愿自己留下來替代嘟嘟,讓它和杰克回到生命之國。杰克直到最后才明白,原來他早已愛上了平安小豬,不是作為嘟嘟的替補,而是獨立存在的、勇敢、善良的平安小豬。
那些永遠被主人愛著的物品才能夠生活在摯愛島上,物品在失物之地的待遇全依賴于它們在生命之國受重視的程度。物因人的需要而被激活,因主人的愛而獲得永生的力量。從有形的“失物”,羅琳又延伸到抽象的精神內容,如幸福、原則、希望、回憶等,也都會面臨被主人丟失的命運。從本質上看,羅琳在本書中探入的是“失去”這樣一個宏大的人生命題。
“失去是生命的一部分”,摯愛島上的嘟嘟這樣對杰克說。但因為愛的力量,我們所愛之物、曾經的美好去往的都是美好的地方。所以,在生命之國的我們,只要愛著,便足夠了。
(《平安小豬》[英]J.K.羅琳/著,[英]吉姆·菲爾德/繪,王夢達/譯,愛心樹·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