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大學(xué)章句》中的“自新新民”理想
    來源:學(xué)習(xí)時報 | 陳鴻儒  2022年03月16日07:50
    關(guān)鍵詞:四書 古典文學(xué)

    《大學(xué)章句》是朱熹在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的《大學(xué)》基礎(chǔ)上再創(chuàng)作而成的文本。朱子以調(diào)整句序、增補段落再加注疏的方式重構(gòu)了原本《大學(xué)》,使之成為儒家最有系統(tǒng)的一篇文章,并置于《四書章句集注》之首。不僅如此,他一生中還反反復(fù)復(fù)修改這部書,直到臨終前的一天,其情形正如他自己所說,“平生精力,盡在此書”。結(jié)合《朱子語類》相關(guān)解說,不難看出,在中國智慧的長河中,朱子為此書如此嘔心瀝血,其深刻用心在于,為中華民族高懸了“自新新民”的理想。

    “明德”

    朱子將“自新新民”理想牢牢奠定于“明德”這塊理論基石之上。他意識到,有必要精心鑄造“明德”概念,萃取道禪思想精華,以挺立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如果說,道家是要人返歸于虛靜幽隱的“玄德”,禪宗是要人明見本來清凈的“自性”,那么,儒家則應(yīng)當(dāng)旗幟鮮明地倡揚“明明德”。因而,朱子對集中而系統(tǒng)地闡述“明德”概念的《大學(xué)》情有獨鐘,并殫精竭思,對“明德”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yīng)萬事者也。”這一經(jīng)典界定實質(zhì)上吸納了道家“玄德”、禪宗“自性”的前述特性,同時強調(diào)明德還具有容納眾理、足以應(yīng)對萬事的功用,正是人之為人的根本特性,從而凸顯出儒家不離人倫日常而又極高明、盡精微的特質(zhì)。

    在朱子看來,明德就在每個人的本性之中,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深深地覺知并盡力保全,這就是“明明德”。《朱子語類》解說這一點時指出,明明德就是以心靈之眼洞見明德;明明德必須拿出勇猛的精神,就像一個跌入浩瀚無邊的大河的人,必須奮然躍起,身體方能浮出水面一樣。在解說中,朱子還特別強調(diào)《大學(xué)》“在明明德”這一句直截了當(dāng)?shù)刂该髁巳w之妙,因而有圣人教人只在此句的說法,有為學(xué)只在此句的說法,有理會得此句《大學(xué)》全書皆可迎刃而解的說法。明明德,用來要求自己,就是“自新”的理想;用來范導(dǎo)別人,就是“新民”的理想。

    “自新”

    自新,就是一個人明見自己的明德。人人生來具有明德,但明德處于昏昧不明的狀態(tài)卻時或有之。在朱子看來,其緣由或者是為不良的習(xí)氣稟賦所拘囚,或者是為私欲所遮蔽。因而,人要精神振作,時時覺知自己的明德,不間斷地自新。自新包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五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各自的理想狀態(tài)。格物是要窮究蘊含于事物之中的理;致知是開啟人心的靈明覺知;誠意是在為善去惡上心意要真實、充分;正心是以心為身體真正的主人,細密地體察心這一主人是在還是不在,而不可由于私欲雜念丟掉了心;修身是心這一主人能夠照察掌控身體,一個人能夠以誠敬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生命,直道而行。這五個方面不能達至理想狀態(tài),就是明德有不明的地方。

    在上述五個方面中,《大學(xué)章句》指出,格物致知是“明善之要”,誠意是“誠身之本”。在《朱子語類》中,朱子甚至指出,格物是夢覺關(guān),誠意是善惡關(guān)。關(guān)于格物,不能格是夢,能夠格是覺。他舉例說,五代時,有位年齡不小而卻不識字的將軍,下定決心識字,就命人在每件物品上都貼上相應(yīng)的名字。從此,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這些字,如此堅持,日積月累,終于能夠識字。關(guān)于誠意,不能誠是惡,能夠誠是善。他打比方說,意誠就像蒸出來的餅里外都是白面,意不誠就像蒸出來的餅外面雖白而里面卻只是粗面。

    在《大學(xué)章句》中,被立為自新典范的是商朝開國之君成湯。成湯為了警醒自己,在水盤上刻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格言。朱子認為,成湯的用意在于,人洗濯心靈以去除惡念,如同沐浴身體以去除污垢一樣。成湯始終不間斷地養(yǎng)成新道德、新習(xí)慣、新生活,是日新又新、剛健進取精神的代表。

    “新民”

    新民,就是推己及人,使人各明其明德,包括齊家、治國、平天下三個方面。《朱子語類》指出,在自新之事中,從格物到修身是由淺及深,而新民之事,從齊家到平天下是從內(nèi)到外;明明德與自新新民的八個方面猶如九層寶塔,這座寶塔自下而上只是一個塔心,這個塔心就是明明德。新民之事的三個方面也各有其理想狀態(tài)。修身齊家有理當(dāng)遵循的規(guī)范,一個人在面對自己所親愛的人、所厭惡的人、所敬畏的人、所憐憫的人、所輕視的人時各有規(guī)范,不可有所偏頗,如父親對子女應(yīng)當(dāng)慈愛,但子女品行不端,卻不知道予以指明并進行教導(dǎo),就是失之偏頗。齊家治國有教化的根本,這就是孝、悌、慈。齊家得法,把孝、悌、慈等家庭道德推于尊奉國君、侍奉長者、管理眾人,國家自然可以得到治理。治國平天下有“絜矩之道”,就是洞悉人心共同的地方,將心比心,使人我之間各各滿足自己的本愿,從而做到上下四旁均齊平正。在朱子看來,這是操作簡易而影響深廣的“平天下之要道”。

    在《大學(xué)章句》中,被立為新民典范的是周文王姬昌。周文王能夠日新其德、澤及人民,使歷時數(shù)百年的舊邦周國稟守新天命、煥發(fā)新氣象,是革新創(chuàng)新、厚德載物精神的代表。

    “止于至善”

    自新新民,都要止于至善。“至善”是根本的價值標(biāo)準,“止”是必須實現(xiàn)目標(biāo)而決不改變。《大學(xué)》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朱子認為,“知止”是知曉根本的價值標(biāo)準,“定”是有明確的志向,“靜”是心不妄動,“安”是不論身在何方都有安穩(wěn)感,“慮”是思慮周到,“得”是心得到安頓的地方。在朱子看來,這就是從知止到得止的歷程。《朱子語類》提到,有一位叫林子淵的弟子請教從知止到能得的歷程,朱子道出此中精蘊:“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廢。”朱子還打比方,知止就像一個射箭的人瞄準靶心,而得止就像是射中靶心;從知止到能得,好比吃飯,只管一口一口吃,自然會飽,好比飲酒,酒力到時,一杯比一杯滋味醇厚。可見,在朱子看來,為了實現(xiàn)“自新新民”的理想而致力于止于至善,這既是工夫,也是境界。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高清|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情侣大量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合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