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感悟、話心聲
3月11日,全國兩會落下帷幕。兩會期間,代表委員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凝心聚力,激發奮斗力量。他們講述了在“兩會時間”中的感悟與心聲。
鼓舞人心催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下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總書記的深刻闡釋,讓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赤峰市大廟鎮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杰印象深刻,備受鼓舞。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能丟失自己的根與魂,不能忘記自己從哪里來,要有文化傳承,要將文化傳承落到最實最細處。我們村有漢族、蒙古族、滿族,經過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村民不分彼此、民心相通、血脈相連。”趙會杰說,在小廟子村,各族百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共同體,這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在基層最生動的展現。
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政協委員、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劉莉沙表示,聽了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鼓舞。2021年,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同時也指明了2022年的奮斗目標。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感受深刻,“今年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很全面,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強大感染力的報告。報告提出了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重要內容,深刻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作為一名從事文化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王瑞霞對每年全國兩會上關于文化工作的總結和要求尤其敏感,從中看到政府對文化工作一貫重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做了明確要求。例如,“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也提及了積極穩妥辦理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案件的內容。“結合去年已列入立法規劃的《文化產業促進法》和列入修法計劃的《文物保護法》,相信今后我們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在法律護航下一定會走上一條規范有序的良性發展之路。”王瑞霞說。
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與代表委員投身的事業息息相關,令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全國政協委員許鴻飛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眾多文化領域的內容,再次體現了政府對文藝工作的重視。也與我一直在踐行的藝術助推鄉村振興的理念相通。”許鴻飛說。
近年來,全國政協委員賀云翱一直致力于國家文化公園的調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今年要繼續在城鄉建設發展中,做好保護與發展如何協調的調查研究,關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建設的工作,強調和做到微改造,真正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要避免珍貴的文化遺產被毀壞或流失,文化遺產不可再造,越是經濟發展較快的時候越要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工作。這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賀云翱說。
凝心聚力向未來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委員在兩會中深學深悟,為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積蓄力量。
全面邁進“十四五”、迎接二十大之年,趙會杰表示,小廟子村將繼續鞏固中藥材老產業,拓展經濟林等新產業,利用好鄉村振興發展的好政策,結合小廟子村的產業、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打造好小廟子村特色鄉村旅游綜合體。同時,做大做強農副產品品牌,通過線上平臺銷售或直播帶貨等方式,讓村民成為美麗鄉村的代言人和推薦官,從發展中享受實實在在的紅利。
文藝工作者身上肩負著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使命任務。劉莉沙表示:“在基層工作中,我要把戲曲人才的培養作為我重點的工作任務,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承下去。同時要把青年演員領軍人物的培養作為重點工作,使我們這個劇種出大家、出人才,這是我在今后工作中的重點任務。”
一直行走在藝術教育和中外音樂文化傳播一線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劉月寧下定決心,“我們要傳播正能量、提振精氣神,擔當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歷史重任,在勤勉履職和本職工作中展現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今年我們有幾項計劃。第一是善本再造。計劃精選出部分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的珍貴印譜通過掃描、印刷技術復原古代書籍的原貌,使文物‘活’起來,讓文物更好地被今天的人利用。第二是舉辦篆刻藝術展。我們篆刻院每年都舉辦一個專題藝術展。今年主要在教育方面、學科建設方面準備做一個展覽。舉辦展覽本身也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傳承、保護和發展。”駱芃芃說。
有感于基層群眾對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強烈需求,王瑞霞認為,基層文化工作應該根據國家的總體安排,結合基層實際,進一步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工作,踏實做好地方歷史文化普及和數字化記錄工作,因地制宜,在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方面探索自己的路子,更好地回應群眾的文化新期待。
許鴻飛希望通過舉辦雕塑展充實美麗鄉村內涵,以藝術賦能鄉村文旅發展,為各地鄉村振興事業增添新的發展活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講好中國故事,擔當文明交流使者,推動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賀云翱表示:“今年我們也承擔了一些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任務。要為大運河的古城淮安開展深入的文化建設研究,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和傳承基地的建設等,進一步推動當地中醫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要按照全國政協的要求,充分發揮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作用,為迎接二十大的召開作出貢獻。”
(統稿:張影 采寫:劉淼 王彬 李榮坤 王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