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朝聞:在研究中展現“人民美學”精神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簡圣宇  2022年03月09日08:23

    王朝聞(1909—2004),四川合江人,原名昭文,后取《論語·里仁》中“朝聞道,夕死可矣”語義,更名王朝聞。雕塑家、藝術教育家、美學家,以及新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美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早年在杭州藝術??茖W校學習雕塑。全面抗戰爆發后,在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華北聯合大學從事藝術教學與美術創作,創作了諸多抗日宣傳畫、漫畫、木刻畫和連環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王朝聞轉向文藝理論和美學研究。1961年開始主編高校文科教材《美學概論》,培養了大批優秀文藝理論人才。歷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務長、《美術》雜志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曾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史學會會長、中國作協理事等,當選全國政協委員。1988年離休后主持《中國美術史》等國家重點項目的編纂研究工作。雕塑代表作有《毛澤東浮雕像》《民兵》《劉胡蘭烈士像》,主編《美學概論》《中國美術史》等教科書,著有《王朝聞文藝論集》《王朝聞集》等專著。

    王朝聞作為中國當代美學史上標志性人物之一,依據中國傳統美學重視文藝鑒賞的路徑,格外強調美學研究的中國特色問題,并且將具體藝術問題上升到美學的高度來加以觀照,在自己學術生涯中一直力圖突破藝術諸門類的單一研究局限,打通各藝術專業之間的隔閡,將它們統攝到藝術學的范疇里。他努力在美學、藝術學領域將中國古典學術理路與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密切結合起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強調審美研究的“人民性”和中國風范,側重于撰寫民族化、大眾化的通俗美學著作,字里行間展現出一種詩性智慧和“人民美學”思想。

    作為中國當代美學史上的代表性人物,王朝聞在構建中國特色的當代美學領域作出了一系列歷史性貢獻,對新中國成立后的美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在開展美學研究工作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強調審美研究的“人民性”和中國風范,注重美學對社會實踐的精神引領作用,倡導學界要針對群眾審美活動的特征和需求開展美學研究;同時,從中國傳統美學中汲取營養,借以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當代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終其一生,王朝聞都在努力通過自己的學術研究來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升群眾審美境界。這讓他的美學研究展現出一種面向人民、穩接地氣的“人民美學”精神。

    在美學研究中力圖體現“人民性”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強調“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要有深刻的理性認識和具體的實踐行動”,并且他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再次重申,“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要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為時代和人民放歌”。王朝聞在美學研究過程中自覺主動地貫徹和落實“人民性”標準的政治意識,在當前新時代語境下亦然具有參照和啟發的重要意義。

    推動文藝走向人民,是左翼文藝工作者在文藝領域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項核心內容,它貫穿于從解放區時期的“文藝大眾化”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倡“人民性”的全過程。王朝聞在這方面作出的貢獻尤為突出。他主動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將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貫徹到美學理論建構過程中,特別是持之以恒地展現其“人民美學”精神,在美學研究中始終帶有一種自覺的價值導向意識,把美學研究與美育工作結合起來,在理念、理論和話語等各個層次上體現出“人民性”。

    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多次在刊物和研討會上發出呼吁,提出“真正要熟悉新群眾,不應該以第三者的態度出現,而要全心全意參加到他們的行列中去”(《熟悉什么生活》),“真正從精神上,而不僅是從外表上理解‘喜聞樂見’、‘大眾化’、‘普及’的新文藝方針”(《談談如何學習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改革開放后,他進一步強調:“要明確美學研究必須為時代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一句話,要讓人民覺得美學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保ā睹缹W要為人民服務》)只有人民群眾將美學接納為自己的內在需求,美學才能掌握群眾,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助力。

    為了在自己的美學研究里更充分地體現出“人民性”,他自覺主動地著手對自己的話語進行改造和整合,以求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一方面,他努力使自己的話語更具通俗性、可讀性,容易被普通讀者所理解、掌握,乃至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實際運用。另一方面,他也力圖將人民群眾的樸素的思想、感情,以及具體審美趣味體現在自己的話語習慣之中,圍繞出現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代表性審美現象進行細致研究和深刻闡釋。

    他特別指出:“美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審美的理想在人民中的普及,是大家的審美趣味豐富化和高尚化。只有當審美趣味普遍地提高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才有精神性的保證?!保ā秾徝佬膽B》)他明白,深刻的審美領悟還需相應的文化素養來支撐,故而需要在群眾學習過程中幫助他們理解審美的技法和意蘊。人民需要美育,美育也需要人民,美育工作只有具備了群眾基礎才能順利而充分地開展,全社會的審美素養也才能在堅實的基礎上穩步提升。他在闡述自己觀點時,常會立足于人民群眾更能接受的話語模式,恰如其分地運用諸如“分寸”“火候”“耐看”“干癟”等富有生活氣息的詞語,挖掘詞語本身蘊含的深刻豐富的含義,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視角去觀察和闡析審美對象。這樣一來,原本復雜抽象、不易為群眾理解的理論內容在他深入淺出的闡釋中變得生動活潑。

    美學研究需要向多方面發展,除了向上研究高深的學問之外,還需要向下以美育的路徑在人民群眾中普及。王朝聞在以“人民性”為參照系推動美學普及的過程中注意到,與文藝作品不同,美學在被群眾接受時有其自身的邏輯:同樣是在人民群眾中開展普及化工作,那些具有感性特征的文藝作品更受歡迎,而需要抽象思維來理解的美學理論則不易推廣,這就需要理論工作者以耐心和智慧來應對。美學的普及是一個相當微妙的博弈過程,并非簡單地降低美學的深度和難度就能解決。如果不能將審美理論和話語加以通俗化,人民群眾就難以掌握能夠幫助他們獲得精神提升的美學理論,但一味追求淺顯易懂,又會降低美學原有的豐富性、嚴整性和系統性,最終也將損害美學本身的理論品質。王朝聞的智慧就在于,他在積極推動美學普及工作的過程中,不是簡單化地強調美學闡述的淺顯化,而是追求一種有思想深度的通俗易懂。即,在表述時力求用最能讓人民群眾接受的語言,且同時賦予表述以更豐富的思考空間和思想深度。他努力讓自己的文章始終保持對日常生活中的審美對象和現象的敏感度,同時秉承“人民性”的原則讓自己的審美闡釋既具備可讀性又飽含深刻性,幫助讀者從中獲得審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啟迪。

    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當代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

    王朝聞在建立有中國風范的當代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方面的努力包括兩部分:一是他在自己個人的美學理論和批評研究方面所做的探索,二是他為推動新中國美學事業特別是在美育工作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他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首部系統、全面的美學教材的主編,不僅在新中國美學的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重要貢獻,而且還在此過程中團結、凝聚起一批美學研究骨干力量。他從《紅旗》雜志社、文化部、中科院哲學所、中央美院、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師院等抽調學者組成編寫隊伍。為了更好地統一協調這次教材編寫工作,他還積極組織學者們開展集體研討,讓學者們相互交流和學習,這不僅有利于大家集思廣益、凝聚集體智慧,而且在此過程中還達到了對這批學者的培養目的,為中國當代美學的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當時的語境下,他的這次協調和組織工作所具有的學科價值和意義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教材編寫范圍,成為中國當代美學發展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式事件。

    在“人民性”的基礎上提倡中國風范,是王朝聞開展構建有中國特色當代美學工作時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支撐其美學研究思想的內在邏輯。他依據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對“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格外推崇。他提出:“離開了現時代社會和民族的要求,美學研究就空了。”(《美學要為人民服務》)他還在闡述創作經驗時說明了對審美的民族性等問題的思考:“喪失了民族特色的藝術,在國際藝苑中也就難免喪失它的獨立價值”,“只有當他對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時代的和民族的生活實際,擁有他自己的而且是深切的,也就是富于創造性的獨特感受,他的作品才有可能形成不能被別人作品所代替的獨立性”。(《舊話重提》)在他看來,當代中國美學必須努力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將民族文化傳統與以現代社會接受的形態有機融合,并且保持與人民群眾需求之間的密切關系,這樣的強調性靈的“人民美學”與強調系統性的理論美學一起構成合力,共同為推進中國當代美學研究提供助力。

    王朝聞在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當代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方面所做努力的宏觀歷史意義,就在于他重新喚起了對西方現代美學某些弊端的反思。晚清以來,中國學界一直試圖建立一整套條理分明、系統科學的學科體系,以現代學科體系來統攝經驗主義的中國傳統美學,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其對 “美學”的認知是建立在以德國為典型代表的側重邏輯性、條理性和嚴密性的西方美學理論之上的。在當時西方強勢而中國弱勢的歷史節點上,在全力學習和模仿西方的同時,批判乃至矯枉過正地全面推倒中國傳統就成了那一代追求救亡圖存的知識分子在特殊歷史時期難以避免的選擇。美學領域也不例外,實際上中國傳統美學在晚清的終結,不是中國美學從自己的古典階段自然而然地發育到成熟并隨之衍生出現代美學之后的“自然終結”,而是在發展到清代精致而僵化的總結期時被列強帶來的西方現代性猝然打斷的結果。在這種歷史大變局中,中國傳統美學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策略等都未曾獲得充分整理和升級,蘊含于其中的相關深層思想資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現代傳承,內在潛力也尚未獲得充分釋放。

    中國一直長期存在著獨具特色的一套古典學術理路,并且以此來展開審美鑒賞和批評的實踐活動,在這種實踐過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的價值理念和知識體系的審美理論與批評模式。該模式因存在諸多問題和缺陷而在新文化運動之后飽受批評,然而任何經得起長時段考驗而得以流傳的事物必然有其內在優勢,傳統審美理論與批評模式也不例外,不過在以西方現代學術模式為標準的中國現當代學者這里,傳統模式本身所蘊含的貼近文本、重視美感和強調感悟的種種價值卻未能被有效挖掘。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王朝聞在美學研究的過程中著重思考如何按照“人民美學”的實踐范式對中國傳統美學進行重整和升級,努力在積極借鑒域外經驗和汲取中國傳統美學營養的過程中,走出一條能參與全球美學對話的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當代美學之路。

    王朝聞注意到,西方現代美學在學科建設方面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理論脫離審美實踐活動的隱憂,這主要表現在他們多是重視理論論證本身的邏輯嚴整性,卻往往忽視鑒賞、批評等實踐過程本身的審美屬性,結果常常導致美學過度哲學化,缺少了對“接地氣”的具體審美實踐的觀照。受此影響,現代到當代的研究者往往在不自覺間用理性的審美理論推演過程來替代親切可感的審美體悟過程本身,他們雖然在宏觀層面有所建樹,能對抽象命題開展詳細論證,也建構起了復雜精致的理論體系,但當面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具體現實的審美案例時,卻往往面臨失語問題,無法用足夠貼近的話語來對之進行細致入微的闡釋,中國當代美學應在西方現代美學缺失之處有所建樹,為世界美學作出自己的獨到貢獻。

    王朝聞非??粗孛缹W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重視宏觀理論向具體批評方向的進一步延伸,認為這是美學從抽象走向實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重要環節,也是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的重要體現。他由此呼吁:“美學應當從純學術的殿堂里走出來,改變過去那種‘經院式’的研究格局?!庇盅?,“美學的眼光更應當關注于現實的、活生生的審美活動。這樣既可以聯系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和審美現象,發現和概括新的美學原則、規律,有助于美學開拓新的生存空間,又可以引導當代人的審美活動,加強美學的應用功能”。(《談當代美學的一些問題》)

    王朝聞進一步強調了話語范式革新的重要性,認為美學研究不但須闡釋審美對象的審美價值,而且還須重視審美話語本身的審美屬性,讓批評和闡釋也顯現出相應的審美韻味,以避免僅把美學研究窄化為一種脫離民眾的、冷冰冰的、高深莫測的學科行為。他曾有過著名的發問:“文藝批評是否可以像文藝創作那樣寫得美,寫得感情充沛,寫得引人入勝?許多傳統的文論表明,文藝批評自身,是可以當作文藝創作來寫作和閱讀,甚至值得吟誦的,盡管它不等于文藝創作……既然文藝批評和文藝創作,都可能是富于個性、創造性和藝術魅力的精神產品,那就不應當把兩者的差別看成是絕對的對立?!保ā段餆o一量》)在這里,他重申了對當代審美話語的思考和期待,認為批評活動也要如同創作一樣充滿美的韻味,須以優美的、人民能理解的話語來幫助讀者來領悟、欣賞審美對象自身所蘊含意義的豐富性。

    堅持重視審美感受的學術理路

    美學研究具有理論構建和審美感受本身的雙重向度,重心落在何處就決定了其究竟是一種偏向于知識分析和理性闡釋的抽象研究,還是貼近審美活動和美感本身的具體研究。西方現代美學主要是在理論構建方向上著力,力圖建立起一整套邏輯完備、話語知識架構完善的理論體系。這是美學學科在體系化發展道路上的進步,但同時也潛伏著一個美學學科本身的內在悖論:美學研究的過度理性化、抽象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美學研究從對具體、鮮活、生動的美感體驗的探究,偏移為對理論本體開展抽象研討的推演,結果使其脫離了對美的本真感受,有異化為一種淡乎寡味的、知識學研究性質的“不及物美學”的危險。

    王朝聞本身就是一位具有藝術天賦的雕塑家,擅長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他常敏銳地于尋常之處捕捉到對象、現象的獨特美感,并且將這種美感上升到哲理高度,再以洗練的言語加以闡發。如他在青島海邊時,就獨具慧眼地從浪濤中看到“高潮中有低潮,低潮中也有高潮”(《心畫三題》),由此用于自己文章,以寓意人們須正確看待自己生命中的起落沉浮。在他看來,所謂審美活動即是個體生命自我提升的過程。用他的話表述,即讓生活化為“生命的步履”(《領你去會見自己》)。作為主體的個體生命,需要借助審美活動而逐步獲得詩性智慧,繼而通過智慧去領悟隱含在萬事萬物背后的深層美感,故而研究如何幫助人們更順暢地達到審美之“悟”的層次,才是構建人民美學的關鍵之所在。抵達的方式則可以是靈活多樣的正式的文論,率性的隨筆、點評、片談,以及緊貼原著的附注,皆可成為開展審美批評的具體體裁。論者圍繞特定文本、特定現象展開分析和闡釋,重感悟、崇機趣,需要將自己所針對的審美對象談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而非僅僅按照知識學的原則建立起一套超越具體對象的、抽象而邏輯嚴密的美學理論體系。

    王朝聞在藝術創作中格外重視雕塑等各種藝術對象的細節及其所包含的內在意蘊,因為他作為從事藝術創作出身的美學家,非常清楚具體、鮮活的審美感受作為理論研究之基石的重要意義,也明白這些細節具有誘發主體充沛情感和豐富想象力的潛在力量,然而諸多“不及物美學”恰恰忽略了諸如細節、審美感受等內容。于是他提醒學界要直面美學學科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美學研究必須將自身拉回“及物美學”的軌道,關注和研討那些“有實感的審美經驗”。(《〈王朝聞自選集〉自序》)他在自己的系列論著中不斷強調美學研究要關注和分析當代民眾的審美心理、審美趣味和審美意識等“及物”的內容,認為有必要在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當代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恢復這種詩性的美學傳統,增強對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種審美現象進行觀照的“美的敏感”,引導人們充滿主動意識地“認識美、發現美、鑒賞美、體驗美和創造美”。他堅信,美學不僅只是一種知識、一門學科,還是一種步入深層感悟的途徑,具備幫助人們獲得價值引導和精神升華的超越性功能。

    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美學之間在理念上的一項重要區別就在于,前者更看重的是領會世間萬物內在的生命韻味,而非著力于構建某種抽象的理論體系。而王朝聞正是力圖依循中國傳統美學的這種強調“及物美學”的學理脈絡,側重于對那些妙不可言的審美經驗進行細致入微地感悟和品味,力圖凸顯對文本和社會人生的直接闡釋功能,在方法上強調對審美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批評,反對脫離具體文本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在他數十年的學術生涯里,無論是其前半段努力推動文藝大眾化、美育普及化等具體工作,還是到了新時期之后圍繞“審美關系”理念進行理論和批評的個人探索,其核心都是在圍繞“回歸審美感受本身”這一核心理念。

    王朝聞贊同按照現代美學學科要求,建立其系統全面、體大慮周的中國現代美學體系,但同時也希望依循中國傳統學術理路,按照在群眾中開展美育普及工作的需要去構建文本本身和群眾趣味更貼近的“人民美學”。他在推動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時,一直希望研究工作能回到審美感受本身,從作品和生活的實際而非觀念出發,始終不脫離審美所涉及的感性內涵。這不僅是理論研究本身的需要,也是展現“人民美學”精神的需要。在此過程中,他對竹雕、蠟染、剪紙、漆器、戲曲、少數民族服飾等民間、民族藝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審美現象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他的系列研究論著中,字里行間洋溢出的是一位美學探索者發自內心的深沉而誠摯的熱情,而在21世紀進一步升溫的“日常生活美學”“造物美學”等研究思潮,在他這位中國當代美學的思想先行者的論著里都已有過初步體現。在當下語境下構建具備“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的話語范式,以及在美學研究中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學精神,我們需要借鑒王朝聞的研究思路和學習他這種勤懇深耕的研究精神。

    整體而言,在當下審美理論逐步學科化、系統化的時代背景下,重新回顧和研討王朝聞在展現“人民美學”精神過程中的學術貢獻,特別是思考他在構建有中國風范的當代美學理論和話語范式中,力圖體現“人民性”和堅持重視審美感受的學術理路的方向性探索,不僅能使我們更具有現場感地理解和感受他開展學術研究時獨具韻味的思想智慧,還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中國傳統美學和新中國成立后新的“人民美學”的具體存在樣態,從而全面、立體和深刻地梳理中國當代美學史,并且在此基礎上構思和展望未來美學研究的探索方向。因此,王朝聞的美學探索不但在其所處時段對于構建中國當代美學工作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而且對當下我們構建新時代美學研究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作者系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精品日产一卡2卡三卡4卡自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