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發揮美術育新人、展形象的重要作用
“講好中國故事,讓人民從中受到鼓舞,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意義重大。”“要讓美成為全體中華兒女的內在涵養,以德鑄美,以美鑄品,就必須加強全民美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要加強國家層面對于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的系統性收藏和利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帶來了多項提案。在他看來,故事是人類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標識,而美育作為旨在培養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各種能力全面、協調、和諧發展的教育形式,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工作的重要職責使命是塑造形象”,從雕塑《馬克思》《百年豐碑》到《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超越時空的對話——齊白石與米開朗基羅的對話》,多年來吳為山以藝術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故事、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明對話的故事,讓充滿人情味、接地氣、有溫度的故事,成為了溝通世界人民心靈的紐帶。在他看來,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一要亮出中國文化底色。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鑄就了內涵豐富、魅力獨特的紅色文化和守正創新、自信自強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才能深刻地展現中國歷史形象。二要塑造鮮活的形象。文藝工作者要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讓大寫的中國人立于世界,讓呼之欲出的鮮明形象成為藝術創新的表征、中國精神的代言。三要運用全球思維進行闡釋。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在于多交流。要充分讓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立于世界,以藝為媒,搭建溝通的橋梁。“講好中國故事,要找到精神共通點、思想共享點、情感共鳴點。融合中外、貫通古今,用受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多種角度、多種途徑與世界溝通交流,彰顯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要充分調動世界各地華僑、愛國人士及相關機構等積極因素,形成合力,探索在不同的話語平臺和語境下有效的傳播方式方法,大力推介、翻譯經典作品以促進文化交流。
對于如何提高全民審美素質,加強社會教育,《關于以美培根鑄魂 加強全民美育的提案》中,吳為山也給出了四點建議。他說,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項潤物無聲的系統工程。要打通學校美育與全民美育之間的“圍墻”,統籌構建一體設計、分段實施的大美育工作體系。一是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確立根本工作目標。新時代美育工作要始終與黨的教育方針保持一致。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民美育的各方面、各環節,使美育上升到全面育人高度來認識和實施。二是完善全民藝術素質教育。學校層面,在推進精品藝術教材出版、豐富藝術課程門類的基礎上,加強師資建設。有條件的學校也可建立校園美術館、博物館、音樂廳以及不同門類的藝術工作坊等專門的美育場所。社會層面,各級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音樂廳、戲院劇場等公共文化機構都是社會美育的重要平臺。它們要和學校攜手,也成為美育的課堂,構成全民美育系統。還要重視對群眾審美能力和價值觀的引導,加強社區這一社會美育重要陣地。三是資源融合發展,不斷利用新技術、新方式和新渠道來創造美、傳播美。如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特別是用年輕一代喜歡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播經典藝術。通過高水平接地氣的設計,改善城市、社區、村鎮、學校的公共環境,為社會注入美,增情趣等。四是加強理論研究,推進與美育相關的制度建設。如提高各級行政領導的藝術素養和審美眼光,大力培養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才,樹立家庭美育意識等,都需要通過深入理論研究,為全民美育做好制度建設儲備。
另一方面,對于近年來全國各個學校積極落實美育和體育的建設時仍存在的不足,如區域發展不平衡、教師隊伍參差不齊、評價機制不完善,缺少教學場地及基本器材,美術課、體育課被擠占,學生的審美素養不高、體質不佳等問題,吳為山也十分關注,他認為,這些問題與長期以來不少學校對二者所蘊含重要價值的認識不足相關。因此,就如何推動學校美育與體育協調化共同發展,他建議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統籌社會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可以統籌社會資源,聘請校外專業人員,如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等進入校園,對學生進行專業輔導和啟蒙教育。還可利用高校專業資源,積極舉辦中小學美育、體育專業教師培訓工作。推進博物館、美術館與中小學的聯動機制,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設立校園美育館。大力支持大學生藝術、體育專業教師支教計劃。合理返聘退休美術、體育教師。二是提升學校優勢,優化課程開發。大力鼓勵各個學校根據自身辦學優勢,將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藝術、體育活動編入課程,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鍋莊舞、瑤族的竹竿舞,陜北的剪紙、蘇州的版畫、天津的泥人等。制定不同年級的培養計劃,拓寬課程領域。三是在美育中融入體育精神,在體育中貫穿美育思想。在中小學美育課程設置上充分融入體育類藝術作品的內容,使學生對于身體美、運動美有更為藝術化的理解和領悟。在體育教學指導中,向學生傳授與運動美相關的知識,引領他們在運動中發現審美、享受樂趣。
此外,在發揮國家美術最高殿堂對于推進民間美術傳承和保護的工作方面,吳為山亦帶來了他的深度思考。《關于加強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的國家收藏與利用、以多元之美書寫中華民族團結的同心圓的提案》針對一段時期以來,國家與民間收藏對邊遠地區豐富的少數民族民間美術重視程度不夠,缺少中國各民族民間美術收藏總體規劃,從而造成少數民族民間美術大量流失等問題,吳為山建議,在國家收藏方面要加強組織與投入力量。具體包括:一、由中國美術館牽頭成立課題組,深入少數民族地區考察,建立少數民族民間美術國家收藏規劃,建設各少數民族民間美術數據庫;二、文化和旅游部聯合財政部設立關于少數民族民間美術國家收藏專項扶持資金,由中國美術館等國家藝術機構有條件的進行搶救性收藏,同時摸清少數民族民間美術國內外私人收藏狀況,建立獎勵性捐贈渠道;三、在國家收藏基礎上,通過典藏活化來展示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之美,同時,扶持少數民族民間美術展覽,以此促進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承和保護;四、深入挖掘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的美學、文化、歷史、民俗的價值,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以多元之美書寫中華民族團結的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