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報告文學《獨龍春風》昆明首發 全景展現獨龍族兩次歷史跨越
圖為首發式現場。劉麗慧 攝
獨龍族,一個生活在云南邊陲深山峽谷里的少數民族,卻書寫了“一步跨千年”的傳奇。2月20日,由作家潘靈、段愛松歷時三年創作,全景展現獨龍族兩次歷史大跨越的長篇報告文學《獨龍春風》在昆明首發。
1950年8月,中央民族訪問團第二分團(西南團)抵達云南,訪問各少數民族地區,開啟了民族工作的新紀元。彼時,獨龍族還沒有自己的族名,常年散居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獨龍江地區,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生活。而在之后的70多年里,獨龍族實現了兩次歷史大跨越——第一次是實現當家做主,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次是在脫貧攻堅戰役中“一步跨千年”,于2018年實現整族脫貧,邁進小康。
圖為作品《獨龍春風》。 劉麗慧 攝
在兩次歷史大跨越的背后,“獨龍族”的正式命名、第一所小學的創辦、第一次開發水田種植稻谷、完成第一份完整的獨龍族社會調查報告、第一條人馬驛道的修通、獨龍江公路隧道的貫通、整族脫貧等重要事件,以及奮力擺脫自身苦難命運、建設新生活的獨龍族人,深入獨龍江幫助獨龍族實現兩次歷史跨越的黨政各級領導、基層干部、駐村工作隊員等人物群體,均在作品中有生動的記錄。
圖為首發式現場。劉麗慧 攝
“作品是在全省乃至全國民族工作的背景下來抒寫獨龍族的兩次跨越,從獨龍族的命運變遷可以窺見中國各少數民族命運的變遷。”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云南大學教授宋家宏表示,《獨龍春風》是一部“抒寫獨龍族族群命運的壯麗史詩”。
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評論家胡平認為,《獨龍春風》的問世,意味著這個位于中國西南邊陲、人口只有數千的少數民族,有了一部“詳細記載自己整個近現代歷史的生動厚重的文學著作”。
此次活動由昆明文藝評論家協會、云南人民出版社、《邊疆文學》雜志社共同主辦,由昆明文藝評論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溫星主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