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香無語卻言情 ——張開茂書畫欣賞
開茂小弟年紀并不大,不到四十,三十多歲的人,但在我一直心里不以等閑視之,這正應了孔子所說的后生可畏,丈夫未可輕年少。他是一位看似平素,出手不凡的人。從做人上,首先,我覺得開茂是一位謙遜,真誠的人。第一次見他,別人帶他來,我并不以為意 ,因為我實在看不出他身上有啥所謂藝術家的“特別”來,當今所謂的藝術家,不但裝束要怪異,行為也很怪張。見過的藝術家站在你面前的形象就是要么穿的花花綠綠,要么扎著長辮,留著髭須,兩個胳膊不是串串就是珠珠,據說不這樣裝束顯不出搞藝術的特別,顯不出大家派頭。說話也是沒高沒低,自認為自己是八大山人再生,吳昌碩在世。對于這樣的人我一向敬而遠之,這種變態的人格思想怎么能創作出正常的優美的藝術作品。
而張開茂小弟全不是這樣,對任何人都是很恭敬,滿臉的謙遜,一臉孩子般的笑容。你覺得他就似一位剛進入書畫界的學徒一樣,你畫畫寫字,他也不多評論,只是站在旁邊專注的看,筆剛用完馬上跑去洗掉,恭恭敬敬的又放到畫案上,筆洗里的清水在你不知不覺中悄悄換掉。本來我就是一位比較疏懶的人,跟許多人一樣是只喜歡做飯不愛洗碗的人,寫完的筆隨手一放,筆洗盆里的水簡直還能當淡墨用,自從認識了開茂小弟,省去了許多麻煩,就像過家的人,一個做飯,一個洗碗,配合的天衣無縫。這是生活上開茂給我的印象。
直到有幾次,我讓他畫畫,他謙遜的不肯動筆,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剛初學畫畫,剛進入美術這個圈子,見人膽怯不敢動筆。到他一動筆,我才驚訝于他筆法的老練成熟,聊聊數筆,一幅牡丹圖就悅然紙上。才見出他專業的功底,不虧是在中央美院專業進修學習過的。也沒辜負他在北京榮寶齋多年修復古畫的經驗。畫牡丹的人多矣,據說洛陽不但種牡丹,周圍還有個專畫牡丹的村,連村里的老太太都能來幾筆,畫出大家般的牡丹,但是開茂小弟的牡丹全不是那樣,已有了自己個性的藝術化牡丹。在生活中,一個人能做到不俗很難,如果有人在背后說某某做人不俗,說明你做的很不錯了,在藝術上,創作的藝術作品有自己個性,不俗氣也很難,如果你創作的作品別人一看就說某某畫的,創作的也很不容易了。當然,現在藝術界有種怪現象,所謂個性化的創作就是標新立異,寫字用針管噴,握筆插到鼻孔里,畫畫要不在女人的乳房上,要不拖起女人用頭發蘸著墨汁在宣紙上胡涂,要不像陰陽法官念咒,有喊有跳,象突然發瘋的病人,給人感覺像得了狂犬病似的,這不是創作藝術,也不是所謂藝術家的個性,純粹是在糟蹋藝術。從開茂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的藝術有了傳承,有了希望。從傳統中來,又走向自己的飛躍。學我者生,象我者死,一個藝術家根底來源傳統,又能突破傳統的束縛,是很難的,而開茂小弟,正如破繭的蠶,正在痛苦的裂變,正在突破自己,走向一個新的飛躍。藝無止境,我想開茂小弟定能在藝術領域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在藝術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如今的藝術界看似熱鬧,其實是很寂寞的,追求熱鬧的,嘩眾取寵的多,拼命硬干的人少,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是看客多,實干的少。以上聊聊數語,算是對開茂小弟的一點鼓勵吧,也證明著還有支持者,鼓勵者在。
張開茂,筆名,德林,漢族,出生于甘肅天水新陽鎮,畢業西秦美院,在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畢業后在榮寶齋修復字畫,現為職業畫家,專供花草、山水,以寫意牡丹見長。寫意牡丹等受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楊炳延等大家好評。
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為張開茂寫意花草作品題詞
看似平素,出手不凡
中國文聯主管(神州)雜志社副社長、著名學者、作家、金石書法家毛曉春先生為張開茂書畫題詞
張開茂先生為鄉賢溫子安先生贈送精心創作的牡丹
作品欣賞
張開茂繪、毛曉春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