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間煙火濃 ——繪本動畫電影《向著明亮那方》
2022年1月,中國原創繪本動畫電影《向著明亮那方》在國內院線上映。電影共由七個獨立短篇故事組成,故事全部來自于繪本圖書,畫面也忠實還原了繪本的清新風格。故事通過關于童年的點滴或幻想,聚焦中國當代社會的家庭生活,細膩溫柔地展現了中國當代家庭的愛與溫情。
七個故事的篇幅都不長,內容也都很簡單,有的作者展現了嫻熟的敘事技巧,有的則通過簡單清新的畫面和明快直白的敘事喚起觀眾的共鳴。七個故事中,《小兔的問題》以一只小兔的視角,通過與媽媽的對話,表現母愛的樸素與偉大,也展示了成長帶來的離別與思念的苦痛。《螢火蟲女孩》則通過鄉村長途車老司機的黃粱一夢,通過人與自然的相互關愛,講述了山鄉在發展中的巨大變化。《小火車》則以四川地震為背景,講述在災難中失去一條腿的小男孩如何在家人的陪伴下鼓起正視生活的勇氣,也折射出堅強樂觀的中國人民如何從苦難中尋找希望的光芒,堅定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蒯老伯的糖水鋪》以廣東糖水鋪的經營者蒯老伯為主角,一面講述他思念遠在他鄉拼搏的女兒,一面獨自經營一間小小的糖水鋪,為熟識的鄰里留一份惦念,為夜歸的打工者留一盞燈火,為溫暖的人們留一碗甜蜜。《哼將軍和哈將軍》以天庭守門人哼哈二將為主角,故事在二人的爭吵打鬧中一波三折,折射了當代雙胞胎家庭里每個孩子對堅持自己獨立人格的訴求。《外婆的藍色鐵皮柜輪椅》是七個故事中最沉重的一個,以一個鄉村少年的視角觀察年邁孤獨的外婆;少年偷偷拿外婆的錢,又對外婆充滿愧疚,在矛盾的心情中,直到外婆去世,少年才明白外婆對他的情感,以及他對外婆刻骨銘心的思念。《翼娃子的星期天》則以一種近似“流水賬”的方式展現出在城市打拼的打工者的瑣碎日常;夫妻倆開一間小店,周末也要帶著孩子去店里開工,他們整天忙忙碌碌的,彼此關心又不停嘮叨,點滴日常里,忙亂吵鬧又分外溫馨。
電影畫面清新淡雅,以水墨、剪紙、水彩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了獨特而溫馨的中國美學特色。七個故事大部分保留了繪本的畫面風格,但有些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新。如《蒯老伯的糖水鋪》的原繪本偏寫實,畫面線條也細致復雜,動畫則做了卡通化和簡單化的調整。《哼將軍和哈將軍》的原繪本是用剪紙風格畫出的水彩作品,動畫里做出了立體鮮明的剪紙人物和場景,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改動,更加貼合人物性格。
對于國內讀者,繪本并不陌生。繪本指以繪畫為主、附有少量文字闡述的書,一般帶有創作者強烈的個人風格。這種藝術創作形式起源于西方,在中國起步較晚,通常被認為是“給幼兒閱讀的書”。繪本改編的動畫作品其實并不鮮見,國外有《大壞狐貍的故事》《女巫麥格和小貓莫格》等保留繪本風格的動畫作品,也有《怪物史萊克》《彼得兔》這種成功改編為商業動畫電影的作品。但在中國,繪本動畫尚屬新鮮事物。囿于繪本本身的長度,繪本動畫往往以短片居多,很多都局限在20分鐘左右,這也使得很多繪本動畫與大銀幕失之交臂。《向著明亮那方》的7位獨立動畫導演在同一主題下聯手呈現他們的故事,實質上是一次創新,它使曾經只能輾轉各個影展的優秀獨立動畫作品終于亮相于國內院線。也許觀眾接受度依然不高,票房成績始終不好,甚至很難通過極好的口碑或評分改變那種動畫是“給幼兒看的”刻板印象,但獨立動畫短片登上國內院線這件事本身便是難能可貴的。那些才華橫溢的獨立動畫人需要主流市場和觀眾的一步步認可和一點點肯定,為他們更多的表達、更值得期待的作品開疆拓土。同時,國內動畫電影市場也需要更多元的作品以及更豐富的表達來展現當代中國人民細致忙碌而又波瀾壯闊的生活圖景。
《向著明亮那方》無疑是一部值得更多關注的優秀動畫作品,導演們用頗具創新性的敘事手法和技巧,將關于童年、親情、鄉情的故事細細道來,其中有牽掛和不舍,也有堅強與信念,它們是大時代浪潮下小人物的喜悅悲傷,也是歷史洪流中一粒粒筑起家國情懷基礎的砂石。這些故事里有許多獨屬于中國人的文化情感,不是壯懷激烈或神仙斗法,就是最普通的煙火人間家長里短,折射出每個人成長中從稚嫩到成熟的隱秘軌跡。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時時刻刻要向著明亮那方,相信希望與夢想,相信自己每一個腳踏實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