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用文學促進精神共同富裕 ——中國作家協會創新開展公共文學服務和文學志愿服務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 劉江偉  2022年02月11日09:19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曾說:“文學是有光亮的,如燈照亮人性,照亮生活,照亮我們的心靈。”從北疆林海到西南邊陲,從千年古都到紅色圣地,從濱海明珠到巴蜀內陸,“文學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作為中國作協深化改革成果之一,中國作協創新開展公共文學服務和文學志愿服務,加強對主管文學社團的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做好作家權益保護與版權開發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面向社會大眾,根植基層擦亮公共文學品牌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張宏森在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強調,重心下移,精準供給,堅持開放共享,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擴大有效工作覆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學活動和文學志愿服務,搭建更多文學志愿服務平臺。創新服務基層、服務社會的方式方法,切實提高基層作協組織活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公共文學服務品牌,廣泛培育文學愛好者和閱讀者,鞏固和發展文學的群眾基礎。

    從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舉辦的首屆中國作家“文學周”2018年10月在重慶拉開帷幕至今,“文學周”系列活動已在重慶、遼寧、陜西、山西舉辦四次,成為舉辦省(市)年度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綜合性文學活動。歷次“文學周”組織論壇、講座、見面會、圖書捐贈等各類文學活動共計50余場,直接受眾數萬人,社會反響熱烈持久,示范帶動效應凸顯。作家東西表示:“通過文學周,想告訴作家和讀者中國當代文學是勇于思考、探索,與現實密切相關的文學”。

    鮮明的文學氣質、強烈的時代精神、厚重的歷史底蘊、濃郁的地域風格,“文學周”既咬定青山,又常辦常新。2021年“陜西文學周”和“山西文學周”分別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啟航新征程”為主題,在省會城市設主會場,多個地級市設分會場,利用城鄉文化空間開展一系列主旋律、正能量、有創意的公共文學和文學志愿服務,形成全社會參與、“一核多面”的活動布局,名家薈萃的“文學周”真正成為文學愛好者的盛大“節日”。

    2021年6月8日,中國作家“陜西文學周”在西安啟動

    近年來,由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辦的“中國作家”文學公開課、“名刊名編走基層”、“美好生活基層行”等品牌活動足跡遍布全國,構筑起“沒有門檻和圍墻”的公益課堂,推動文學進校園、進社區、進書店、進行業企業、進少數民族地區、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線以及大灣區建設前沿,給基層群眾帶來豐沛精神滋養,使新時代文學化作生活中用而不覺的“空氣”和“陽光”。

    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源頭活水。去年,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線,在具有農村改革光榮傳統的山西呂梁、長治開展“鄉村振興·文學在場”專場文學公開課,邀請知名作家劉醒龍、付秀瑩為基層文學愛好者傳授寫作經驗,聯合中華文學基金會“育才圖書室”向36所中小學校捐贈圖書7萬冊。舉辦地負責人表示,新農村建設正從外在美向內在美轉化,這一舉措將成為鄉村文化振興新亮點。

    作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發起單位之一,中國作協大力提升優質內容供給,推動全民閱讀、文學閱讀理念廣泛傳播。

    2021年“4·23”世界讀書日,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聯合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聯合發起“書香中國·文學有我”全民閱讀溫州行,隨著上千盞“全民閱讀之燈”共同點亮,啟動儀式現場星光熠熠。10項主題活動、36項特色活動精彩紛呈,創新創業之城書香濃郁。

    目前,社會聯絡部開通了“中作社聯”抖音、頭條號,并在線上開展“喜迎建黨100周年·重溫文學經典”朗誦征文、“讓孩子愛上閱讀”話題互動等群眾性活動,聯合團中央舉辦“世界讀書日·一起讀黨史”主題網絡直播,打通文學普惠大眾的“毛細血管”,讓更多更好的作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弘揚志愿精神,引導廣大作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文學工作者是時代的記錄者,也是參與者和建設者。

    用真情,為人民,寫英雄,是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之“最美志愿者”蔣巍一貫創作態度,并且他還以極大熱情投身于志愿服務事業:“作家,天然就是以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服務人類的志愿者,這種服務不僅在書齋,而且在作家心靈之光抵達的所有地方,在勞動者奮斗的所有地方。”

    “志愿者”是光榮的稱號、崇高的使命,開展文學志愿服務,更是做好新時代作協工作的應有之義、應盡之責。近年來,中國作協將文學志愿服務作為密切聯系群眾、加強政治引領的重要途徑,開拓文藝新境界,彰顯文學新氣象。

    “通過與基層讀者坦誠深入交流,我感受到他們對文學的關注和喜愛,真切體會到文學以心見心的力量。”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獎者冉冉為大連沙河口區居民授課后感慨地說。

    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以品牌活動為平臺,邀請知名作家、優秀中青年作家、新文學群體和網絡作家參與文學志愿服務,引導文學工作者心系民族復興、弘揚行風藝德、履行社會責任。

    2021年4月23日,“書香中國·文學有我”全民閱讀溫州行活動啟動

    2020年7月,中國作協面向文學界發出《關于開展文學志愿服務的通知》。目前,已有多家中國作協團體會員單位成立文學志愿服務隊伍,相關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健全。

    江蘇作協志愿服務隊走進中小學校園、殘疾人托養中心、對口幫扶貧困點進行閱讀交流、愛心陪伴和捐贈;陜西作協舉辦“陜西優秀青年作家進百校”“小文學陜軍進作協”,培育文壇新苗;貴州文學院與出版社、媒體、書店合作“精讀堂”,做經典閱讀的“引路者”……

    大江南北,文學志愿服務落地開花,蔚然成風。

    “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青銅峽作家之家“青年文學創作人才培養計劃”組織文學志愿者采訪鄉村新風新貌

    為進一步推動文學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2021年,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項目扶持工作首次開展,通過資金支持、項目指導、宣傳推介等方式,重點培育一批優秀文學志愿服務項目。一年來,全國37個受扶持的單位組織各類文學志愿活動300余場,成為作協工作在基層的有力抓手。

    堅持守正創新,強化對文學社團行業管理和服務

    今年1月,《民政部關于表彰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決定》正式發布,授予中國茅盾研究會等281個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和基金會“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中國作協主管16家文學社團是黨的文學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依托,是文學事業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參與者,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增進群眾文化福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固本培元,黨建為先。社會聯絡部根據各社團實際,加強分類指導,充分發揮社團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重新指定社團黨支部班子成員、要求每季度研究社團黨建工作制度、組織社團黨支部書記參加推進中國作協機關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組織會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社團生態風清氣正,黨支部建設和學習教育活動如火如荼,凝聚力、戰斗力逐步增強。去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簡報刊發中國作協以黨建促進社團管理的先進經驗。

    如何找準工作發力點,推進社團各項工作縱深發展?

    ——定制度、管長遠,引導社團規范化管理

    新制定《中國作家協會社會團體管理辦法(試行)》,完善會員發展、活動組織和人財物管理等方面制度流程,印發《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社團資助管理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高質量完成民政部中國社會組織政務管理平臺行政事項聯合預審;嚴格活動審批,提前化解意識形態風險;落實巡視整改要求,解決社團負責人超齡問題,扎實推進社團換屆;組織開展專項清理核查,確認無“僵尸社團”,撤銷不符合章程規定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為社團肌體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證。

    ——廣調研、補短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在認真接待來電來訪,細致做好服務咨詢的基礎上,開啟兩輪社團走訪調研,了解各社團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發現社團管理“隱患”“堵點”;舉辦中國作協社團工作會議暨業務培訓,邀請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專家現場授課,在學習交流中明晰“干什么”“怎么干”;針對群眾反映多、解決阻力大的問題,多次與民政部有關負責同志懇談,主動尋求政策支持;以現場辦公會形式指導有關社團換屆,梳理討論,攻堅克難。

    ——抓業務、重實效,拓展思路謀劃新發展

    業務能力建設是社團發展的生命線。社會聯絡部組織社團申報國家級優秀社科社團獎勵性補助,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理論創新。立足新時代,各社團牢記“國之大者”,放寬文學視野,發揮優勢所長,積極融入社會合作治理。

    如今,徜徉于溫州寓言小鎮,到處見文化,俯拾皆寓言。

    2021年,中國寓言文學館和中國寓言文學最高獎“金駱駝獎”落戶溫州甌海,成為文旅融合的亮麗名片。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參與“城市IP”打造,正是社團創新發展的生動體現,而類似案例在各社團中并不鮮見:

    中國散文學會黨支部與“全國文明村”詩上莊村黨支部“結對子”,挖掘當地人文資源,推動文學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中華詩詞學會啟動“浙江詩路文化帶”“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項目,創立詩教“樣板課”“示范校”,弘揚優秀傳統,建設精神家園。

    “社會聯絡部努力做好社團‘娘家人’,助力各社團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在精神共同富裕路上煥發蓬勃生機,釋放組織活力。”社會聯絡部負責人表示。

    2021年7月,中國作協社團工作會議暨業務培訓在北京舉行

    維護作家權益,推進文學深度融入現代傳播格局

    “知識產權保護關系作家切身利益和創作熱情,關系保護民族文化創造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期間,徐則臣等十多位知名作家通過短視頻呼吁全社會加強版權保護。

    普法維權,水滴石穿。自成立以來,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權益保護辦公室,以下簡稱“權保辦”)和各團體會員單位不斷加強作家權益保護工作,以切實有效的舉措提升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

    在中國作協十大駐地,社會聯絡部設置法律咨詢處和“加強版權保護開發、促進文學繁榮發展”展臺,每位代表收到由權益保護辦公室主編的《作家維權實用指南》和《作家維權實用手冊》。

    為營造全社會尊重和保護著作權的良好氛圍,權保辦及時發布普法知識及維權動態;吸納一批在知識產權領域有較高成就的法官、學者及律師,提供政策解讀、課題研究等服務;開展走訪調研、專題培訓、主題征文等進行全覆蓋宣傳,五年來累計召開座談會30余次,舉辦普法講座30余場,其中線上公開課有近萬人次收看,受到廣泛好評。

    立法是法治社會龍頭環節,為此,權保辦與各團體會員單位積極探討法律法規和相關司法解釋的有效銜接,向全國人大法工委、財政部、國家版權局等部門建言獻策,推動相關法律法規修改完善;通過文藝界“兩會”代表、委員提交議案、提案,將作家普遍關心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建議。

    在維權工作上,權保辦利用協作機制,同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溝通信息、提供線索,嚴厲打擊抄襲、盜版等侵權違法行為。與此同時,用心用情為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提供專業糾紛調解服務,五年來為百余名作家解決糾紛,涉案金額900余萬元,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大時間節點,為《黨的女兒》《閃閃的紅星》《霓虹燈下的哨兵》、臧克家詩歌等改編使用提供版權服務,依法保護“紅色經典”合法權益,推動優秀文學作品在廣闊舞臺順利呈現。

    面臨當前維權領域的新形勢、新挑戰,權保辦積極識變、主動應變,建立“作家維權聯絡網”,籌備建立文學版權鑒定委員會,形成維權合力。還與上海版權交易中心合作,搭建完整、權威的文學IP轉化平臺,整合系統內版權資源,貫穿影視、游戲、動漫、有聲讀物、戲劇等產業鏈,加速新時代文學“破圈”傳播、“跨界”生長,推動文學繁榮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江偉 通訊員 李瀏清)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xxxxbbbb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999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