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之子》:本文適合9歲至99歲閱讀
群星觀測,晉江文學城新人作者。《寄生之子》于2021年8月1日開始在晉江文學城連載。在連載期間,它從無CP頻道主流的基建、種田文中脫穎而出,因其獨特、感人的“兒童文學”風格在讀者間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以全年齡向可能的探索完成了對“女性向”網文邊界的拓展。
標簽:日常 科幻 懸疑
時至今日,親密關系想象仍可稱為“女性向”網文的核心。也正因此,晉江文學城性向分類下言情、純愛、無CP的三維,往往成為“女性向”網文分類的第一根樹杈。但這一格局并非等分。實際情況中,選擇無CP,有時意味著對當下“女性向”親密關系敘事中森嚴雷點的不滿表態(tài)或主動規(guī)避。
于是,無CP往往因其“零余”,而蘊含可能。
在這之中,《寄生之子》打開的是一種真正全年齡向的可能。
肇始于1960年的社會文化史兒童史熱潮,通過對“兒童的發(fā)現”的發(fā)現,將“兒童”的意涵從生物學實體歷史化為建構性概念。與此并行,作為分支學科與文學品類的兒童文學,雖從未停止“寫給兒童看”的本體論探索,卻也一直為“并非專門寫給兒童看”的全年齡作品預留著位置。從1997年就印在《兒童文學》封底的那句“本刊適合9至99歲公民閱讀”,足以勾連起一代人的全年齡向文學記憶。在這種意義上,讀者對《寄生之子》“像兒童文學,更像《兒童文學》”的評價,也就直觀展示了它對“女性向”網文邊界的拓展。
如文案所說,這是一篇“歡樂向文”,“是平靜日常與奇妙日常之間的來回橫跳”。《寄生之子》的場景同時結構了類型。地球表層發(fā)生的是校園家庭的“平靜”日常文故事,大氣層外直至深空,則上演“奇妙”的太空歌劇與星際文情節(jié)。除此之外的種田、游戲等類型,就隨副本單元間或打開。最終,這日常、奇妙的雙重主線,和其間密布的伏筆謎團一并,通過縝密的懸疑文構思,達成了小說的完整敘事。
銀河法律讓“獨立文明保護區(qū)”地球維持著對外星人的不知情現狀,這是日常敘事的基礎。外星主線打破日常的危險,則是笑料的結構性來源。怎么每天醒來世界好像都在毀滅?當被擊鼓傳花的是脆如蛋殼的地球時,拯救世界的動作,只能一邊劍拔弩張,一邊屏氣斂息,成為讀者眼中的夸張默劇。嚴肅宏大的星際斗爭也可能穿插著、甚至緣起于日常笑料。雞飛貓?zhí)中︳[闖禍,這正是兒童文學的常見情節(jié)。
但《寄生之子》最動人之處,卻無疑是那因主角是少年,才無需解釋的赤子之心。
《寄生之子》的故事開始于噬心魔的自述,這一種族因精神寄生與心靈控制在宇宙間臭名昭著,乃至以“噬心”為名。然而這一次,它吞下的,是一顆如日方升,又光芒萬丈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