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踏入了職業寫作的門檻” ——訪網絡文學作家齊佩甲
作為一部以游戲為背景設定的網絡小說,《超神機械師》的評語中如此寫道:“書中人物不斷面臨各種危機與挑戰,展開一場場冒險,劇情設置十分出彩。”其實寫作的過程也是作家自己的冒險。假如有一天我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成了一名網絡作家,那該如何思考,如何寫作?《超神機械師》這部作品就見證了齊佩甲從一名兼職寫作者成為全職網絡文學作家的寫作歷程。
2014年,齊佩甲開始在網絡上進行文學創作,“那個時候就隨便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而寫《超神機械師》的時候,他會在每章前寫一個章節的細綱,整理每一章的思路,然后嚴格按照細綱的計劃執行。從新手作品到《超神機械師》只有4年的時間,他的成長是迅速的。小說如今占據游戲品類各大榜單首位,并入選2018閱文集團超級IP風云盛典·年度值得改編游戲作品,這也是寫作帶給他的進步。《超神機械師》寫的是在科幻背景下的星際世界中,各個種族、文明間的互相接觸、爭斗以及合作,通過主角視角去經歷、展現這個世界,并通過這個世界的發展與演化,展現一些關于未來社會的幻想。
從最初的自由寫作到職業化寫作,齊佩甲的感受是雙重的。“更舒服和不自由,兩者都有。更舒服的話就是寫起來會更有條理性,知道整體的劇情結構,現在該寫些什么,下一章又該寫些什么。當然不自由也是存在的。開始寫書的時候表達欲最旺盛,初生牛犢不怕虎,什么也不懂,寫作當然是最自由的了。知道了一本小說該怎么寫之后,就產生條理性了,雖然不自由,但寫的書會好看一些,才算真正邁過了創作的門檻。”網絡小說的寫作既要實現內容上的飽滿,又要保證更新的字數,這就需要“生活”與“創作”的平衡。齊佩甲的方式是首先把生活和創作視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對他來說,創作的靈感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生活中經歷的事情都會變成寫作的養分,同樣人生就是一種創作。他每天更新的字數在網絡作家中并不算多,但是對劇情的推演是時刻在腦海中進行的,日復一日。“更新不給力,肯定是不會讓讀者滿足的,只是我個人的創作習慣更傾向于每天不要寫太多也不要太少,不為了追求收益而‘爆肝’,最重要的是養成一種適合自己的習慣,保持輕松的心態。”
當齊佩甲還單純是讀者時,最初閱讀的小說是《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從讀者的角度,他更享受小說帶來的樂趣,思考的都是對劇情和人物塑造的感受和看法。成為作者之后,他開始學會用作者視角來分析一部小說。“會本能性地跳出讀者思維去分析一部作品,比如一段劇情的邏輯鏈、情緒鏈、起承轉合,一個完整劇情的整體結構,幾個事件的鋪墊、承接、情緒,塑造人物的切入點以及各種對比、反襯等手法。”雖然看重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技法,但是齊佩甲也認為,寫作不能迷信套路,而要靠內功,“同一個故事,不同的人寫出來,效果就會不一樣,這個就是內功的體現。在網文創作中,內功除了這些寫作基本功外,還包含對讀者情緒的揣摩,對市場風向的分析判斷,對題材‘賣點’的提煉和豐富,對人物形象爭議性的預期以及整體故事的適應性等等。一本小說光‘寫’得好,也不一定很多人看,網文讀者還是更希望能看到些更新奇、好玩的東西,也就是俗稱的‘爽點’。但爽點并不只是為了追求爽快,實際上還可以分解成許多不同的情緒。”這些都是在寫《超神機械師》的過程中齊佩甲摸索出來的經驗,他逐漸領會到了不同的視野和技巧,每寫完一天的更新,會去看讀者的反饋,然后再調整自己的寫作。這種網文特有的創作生態讓他的整個創作過程很充實,覺得在寫《超神機械師》的時候,才真正開始了職業寫作,不像以前那么自由散漫,真正地從作者視角來把控自己的小說。“要說對生活上的影響嘛,更宅了,也更加專注于寫作了。”齊佩甲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