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將啟 “虎嘯”而來
1月2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進行了第二次彩排,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同臺亮相。可以說,這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已進入到緊張的“備菜”階段。
還有不到一周,2022年春節就將踏春而至,總臺春晚和各衛視春晚也將陸續揭開面紗,為觀眾帶來一場場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的盛宴。通過豐富的視聽呈現和多彩的文化元素,烘托出歡樂喜慶的過年氛圍,在歡聲笑語中盡展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
全民參與盛宴
春晚作為每年的“匯報演出”,自然少不了對熱點、焦點事件和重大新聞的回顧。從今年各臺發布的亮點來看,“冬奧”“航天”“建黨”“奮斗”“振興”等是高頻主題詞,而冰雪運動員、航天人、老兵戰士、脫貧攻堅帶頭人等,也是各家春晚力邀的“明星”。
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以“福虎耀青春,溫暖中國年”為題,回訪2021溫暖事件主人公,用人間煙火氣為晚會加溫。此次春晚以“鄉村振興”、“祝福冬奧”、湖南“三高四新”三大板塊為核心,非遺傳承、戲曲國粹、大國工匠、反詐保民生、浪漫飛天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內容則在其中穿針引線,交織出一臺全年齡段皆宜的小年夜視聽盛宴。
江蘇衛視春晚將繼續以“幸福合家歡”為主題,圍繞“最美奮斗者”、北京冬奧會、歌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青春是用來奮斗的等主題推出系列節目,將邀請脫貧攻堅楷模、冰雪運動員、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老兵戰士、科學家、航天人等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講述他們各自的青春奮斗故事,通過兩代人的對話感受時代精神的傳承。
東方衛視春晚則將“幸福”作為核心關鍵詞,聚焦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讓平凡人走到舞臺中央,以“小家風”呈現“大國風”,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將為觀眾打造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盛宴。
強化地域特色
如果說總臺春晚是全國大聯歡,那么,各家衛視春晚則更帶有鮮明的本地特色。在各臺的春晚里,本地習俗、風土人情、傳統文化將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為各家春晚打上濃濃的地域烙印,也向各界人士展現當地文化特色。
今年的吉林衛視春晚延續了“回家過年”這一主題,但特別之處在于將借助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即將開幕的契機,打造以冰雪版“回家過年”為主題的晚會。正所謂“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今年吉林衛視春晚將突出吉林的冰雪特色,向全國觀眾朋友們推介吉林的冰雪文化。
廣東衛視春晚用了“大灣區春晚”概念,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最火熱之際體現這一特色。與此同時,該晚會將充分體現嶺南文化的氛圍,包括主持人講粵語,嘉賓唱粵語歌曲,節目中有廣東特有的元素,也有很多灣區建設的元素,許多小品、歌曲里都將涉及前海、橫琴,力求挖掘出灣區文化更大的傳播力。
圍繞傳統文化、時代楷模、喜迎冬奧等內容,天津衛視春晚將推出11段相聲以及歌曲、舞蹈、快板、京韻大鼓、京劇等,除了邀請近百位德云社、麒麟社以及鼓曲社演員,還邀請了相聲界前輩馬志明、石富寬以及15位老藝術家組成的“千歲組合”同臺表演,展現崇德尚藝、潛心耕耘的匠心風采以及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傳承。
科技引領創新
除了內容看點,春晚舞臺上還有一個“幕后”看點——舞美。隨著科技的發展,舞美成為了勤創新、易出彩的環節,各家春晚今年也是圍繞著舞美做足了文章,充分運用XR(擴展現實技術)、5G等新技術,試圖為觀眾帶來更多的視聽體驗。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總臺春晚舞美設計首次以高科技打造720度環幕空間,讓球形舞臺與一號演播廳整合為具有無限延展效果的立體“同心圓”,將實現與觀眾席多維度、多角度的融合統一,為全球觀眾呈現一個“團圓、團聚、團結”的中國年。同時,總臺春晚深化“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傳播,有機融合XR、虛擬、全息等前沿科技,讓新技術、新創意與舞臺效果相融相通,突出呈現全景式舞美的空間感,欲將2022年春晚打造成總臺科技創新的新標桿。
為推動川渝一體化發展,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由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與四川廣播電視臺共同舉辦的《川渝一家親 歡樂幸福年——2022川渝春節聯歡晚會》將在重慶衛視和四川衛視同步播出。在此次川渝春晚上,技術應用也將是一大亮點。不僅將5G技術融入節目編創,還會以純4K的直播方式還原節目現場。此外,還會通過全新的XR和VR(虛擬現實)技術,拓展舞臺的邊界,讓觀眾與主持人一起“穿梭”于川渝兩地,感受兩地的美景。
河南衛視春晚則把很多節目場景化,以及實景拍攝虛擬化。該晚會還創新地提出“年宇宙”概念,帶著中國年的不同關鍵詞,或者說是中國人對“年”的不同理解,穿梭在不同空間里,引入不同的節目。而這些“時空穿梭”都將依賴于特效手段來完成,將節目轉換為舞臺表演或虛擬表演甚至微電影的方式進行呈現。
各臺春晚到底會精彩到什么程度?待時間推移,慢慢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