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精神創造力
難忘的2021年剛剛過去,我們聚在這里,盤點過去一年的文化收獲,見證不同類型文化書寫的百花齊放,為精神創造力的蓬勃生長鼓勁加油,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人類巨大的物質與非物質創造能力,已經為世界建造起無數座嘆為觀止的豐碑,創造了一個個難以超越的紀錄。如今,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突飛猛進,傳播媒介影響日益巨大,出版產業異常發達,文化需求愈加旺盛,人的審美趣味與精神取向差異加大,面對唾手可得又眼花繚亂的海量圖書,人們既感嘆過剩,又深感匱乏。如何為全社會提供更有價值的閱讀,如何為人們的精神充實和全面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引,便顯得越來越重要,對網上網下優秀出版物,去粗取精、優中選優、評論推介,非常必要。
“探照燈”的寓意,一是發現,二是指引。在我看來,無論是發現,還是指引,必須秉持開卷有益的初心,充分打開文化視野,守護精神創造力。今天發布的幾個書榜既有虛構也有非虛構,既有原創也有翻譯,文化、社科、思想、歷史門類兼具,純文學與類型文學并舉,廣泛覆蓋文化書寫主要領域,重名家不廢新人,不求全不偏倚不遷就,向全社會呈現的是品類齊全、風味各異的精神盛宴,滿足社會需要,回應時代關切,有益凝心聚魂、建設書香社會。
近些年我們不斷加強網絡文學和網絡文藝評論,深知對網絡文學創作規律的深入探討離不開與閱文集團這樣專業平臺的合作,也希望得到網絡文學作家的支持互動。比如,要熱情關注與扶持創新性,鼓勵創造力、想象力與探索力。有的作品可能就是小眾的,有的作者可能眼下還沒什么名氣,但只要表現出了探索的銳氣,勇于回應時代之問,有直指人心的問題意識,就應該得到推舉和扶持。比如,務必積極褒揚專業專注精神,鼓勵創作、研究和治學上的“工匠精神”,無論是王安憶的《一把刀,千個字》,還是楊瀟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等,都是很好的榜樣,一個人一件事情做幾年并不難,難的是永不放棄、永不降低標準的孜孜以求,越是社會風氣浮躁,越是生活內容豐富,志業堅守和一往無前的品格越是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