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古琴藝術數字文創專場活動舉辦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院七十周年古琴藝術數字文創專場活動日前在北京鳳凰國際傳媒中心舉辦。在“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本次活動旨在展現通過高科技手段對古琴藝術進行數字化保護的最新成果,從而探討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的更多可能。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有關司局、中國藝術研究院和騰訊公司的領導、嘉賓,以及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數字技術等領域專家學者等參加了活動。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我國唯一一所集藝術研究、藝術教育、藝術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藝術智庫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近年來,藝術研究院積極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發展,2021年與騰訊合作開展了古琴藝術的系列數字化保護與創新實踐。作為全國古琴收藏最集中的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現藏歷代傳世古琴92張。本次合作首次嘗試對“枯木龍吟”“鳴鳳”等30張院藏古琴進行三維數字化采集,建立三維影像數據庫?;顒又校献麟p方發布了基于此次數字化采集成果打造的“數字古琴”小程序,從古琴的聲、譜、器三方面呈現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豐富院藏,將其打造為兼具專業性和普及性的古琴藝術展示傳播平臺。
發布儀式后,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古琴數字文創的實踐探索”“傳統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等議題進行對談。專家表示,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融合發展過程中要守住文化的根與魂,在內容與形式中取得平衡,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推廣傳統文化。對談結束后,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吳釗、林晨還借助全息激光投影和互動特效為現場嘉賓帶來了古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