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國內外那些值得期待的文學作品
《忠貞之夜》
《伊麗莎白·芬奇》
《雅各布之書》
《在邊緣》
《偷水果的姑娘》
《溫疫之夜》
《灼熱的問題》
進入2022年1月,國內外各大出版社陸續公布了自己的年度出版計劃亮點,其中國內作家的小說新作如劉亮程《本巴》、葉兆言《通往父親之路》、艾偉《演唱會》等已于本月出版推出,而在晚些時候預計推出的長篇新作中,值得關注的有王旭烽《望江南》、孫甘露《千里江山圖》、周梅森《大博弈》、梁曉聲《執否》、付秀瑩《野望》、路內《關于告別的一切》、李浩《灶王傳奇》、魯敏《金色河流》、林白《北流》等作品。
從出版周期角度而言,外國翻譯文學因籌備周期較長而更能準確預判全年的出版計劃。2022年較受期待的翻譯文學里,2021年新晉諾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的首批中譯本《來世》《最后的禮物》《天堂》《海邊》《贊美沉默》這五部作品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另一位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新作《瘟疫之夜》將由世紀文景引進推出,這部作品顯然折射探討的是影響當下世界運轉的疫情,小說從1901年一座名叫明格爾的島嶼上爆發的大瘟疫出發,帕慕克借用他最喜歡的懸疑框架,講述了20世紀初風起云涌的奧斯曼帝國歷史,眾多不同階層、文化和性格的人物在此展開了瘟疫時期的愛情、生活和命運。此外,世紀文景還將推出2020年諾獎詩人露易絲·格 麗克的新詩 集《忠貞之夜》與2019年諾獎作家彼得·漢德克的新長篇《偷水果的姑娘》。首次出版于2017年的小說《偷水果的姑娘》被漢德克稱之為是自己“最后一部史詩”,在一個顏色多樣燦爛的夏天,小說開啟了深入歐洲內陸的冒險之旅,里面有尋找媽媽的女兒,有歐洲無處不在的難民群體,在漢德克看來,這部小說展現了對歐洲冒險小說傳統的致敬,更展現了自己對童話世界的敏銳感知力。
這兩年不斷推出2018年諾獎作家托卡爾丘克譯作的可以文化,今年繼續有新譯作出版計劃,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在托卡丘爾克創作生涯中富有標志性的《雅各布之書》,這部作品在2021年末才推出英文版,隨即入選了《衛報》年度最佳小說和《時代周刊》年度最佳歷史小說等榜單。在這部史詩級作品中,托卡爾丘克穿越哈普斯堡帝國、奧斯曼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尋找雅各布·弗蘭克這位18世紀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他是位極富魅力的神秘主義者、操縱者、騙子,挑戰世界的秩序,想要打造一個新世界。托卡爾丘克通過刻畫出這個既容易引起紛爭,又充滿魅力的人物,傳遞出她對猶太傳統的繼承,也透露出她對歐洲知識無國界的期望。
2020年因疫情而延遲揭曉的布克獎最終頒發給了蘇格蘭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的第一部小說《舒吉·貝恩》,這部獲獎作品的故事題材與作家斯圖爾特的成長經歷緊密相關,通過講述一對生活上全然失敗的母子關系形成背后,呈現同情和愛的強大紐帶,也紀念像他母親那樣有追求有個性卻被社會忽視的女性群體。今年這部小說將由譯林出版社譯介推出。另一位極具社交話題的年輕作家,來自愛爾蘭的薩莉·魯尼新作《美好的世界,你在哪里》將繼續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去年9月在歐美上市時,這部新作依然制造了出版界的熱門話題,新作可以看作是薩莉·魯尼回看這兩年生活和觀念成長的一次文本呈現,多達四位年輕主角拓展了她以往的人物關系,疫情背景讓薩莉·魯尼更加注重突顯青年心理層面的危機感,這也是她選擇了德國詩人席勒詩句來作為書名的原因,她替所有當下英語世界的“Z世代”發出了這一句慨嘆。
外國原創小說在各大出版社發布的計劃中未顯示出像去年那樣有眾多知名作家參與。帕慕克的《瘟疫之夜》將在下半年推出英語版,比中文版略遲。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將推出非虛構作品《灼熱的問題》(Burning Questions),在書中超過五十篇文章里,阿特伍德將她驚人的智慧和頑皮的幽默瞄準我們的世界,報告了她的發現,她關注的話題涵蓋了金融危機、流行病、氣候危機等議題,也展現了自己的機智,比如當被問到從何時起該向年輕人提供建議時,她簡潔明了回答,“僅在被問到時。”以“那不勒斯四部曲”聞名于全球文壇的匿名意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將推出一本散文集《在邊緣》(In the Margins),她回憶起在小學筆記本上書寫故事的經歷,解釋了她成年之后在創作中偏好于“愛與背叛、可怕的發現、腐敗的青春”等主題的原因,她也承認寫作技巧是如何建立在前人的作品之上的——例如她偏愛的但丁、艾米麗·狄金森和格特魯德·斯坦等人。
寫完“季節四部曲”的英國作家阿莉·史密斯將帶來一部后續的小說《伴奏曲》(Companion Piece),這是一部被她植入較多想象力有關民族往事的小說,她也承諾新作將對當下時代精神投去重要的關注。另一位英國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說新作《伊麗莎 白·芬 奇》(Elizabeth Finch)從敘述者尼爾獲得了去世的伊麗莎白·芬奇老師的筆記本開始,回憶起往昔課堂里對種種哲學和歷史議題的討論場景,并嘗試為這位老師寫一本傳記。提前獲得這本新作預覽版的書評人認為在這部具有挑戰性的實驗小說里,巴恩斯試圖制造一個自己的分身,也就是學者伊麗莎白·芬奇。此外,布克獎作家霍華德·雅各布森、馬龍·詹姆斯、道格拉斯·斯圖爾特都將推出小說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