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如初 到老彌堅
觀看話劇《兵心》是一件賞心悅目又催人奮進的快事。這部聚焦退役軍人題材的原創話劇,以輕喜劇的表達寄寓著深厚的內涵,因精巧的構思頗為引人入勝,由一批退役老兵領銜演繹“兵心”故事,更是體現了“兵心”如初、到老彌堅的精神品格。
一、一出“兵心”如初、寓意深刻的優秀劇目
三代軍人,一臺大戲,“兵心”如初,到老彌堅。《兵心》一劇著力塑造了以耿長年為代表的中國軍人的偉岸形象,可親可敬,令人感動。已是耄耋之年的耿長年及其戰友們,歷經70年軍旅歲月,“兵心”不改,使命永存,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當代最可愛的人。耿長年的戰友孫大樹,則是另一位特別的存在。70年來,他被誤解為“逃兵”,劇中也一直以暗場處理。直到最后一場劇情出現驚天逆轉,現身在觀眾面前的孫大樹卻是那么的崇高偉岸。當年的英雄為了一個承諾,70年來堅持對犧牲戰友的守護,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真可謂“兵心”如磐,令人崇敬。
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在當下,塑造這樣一群有血有肉的軍人群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即使是劇中耿長年次子耿直形象的創造,也有著特別的意義。耿直出身軍人家庭,也曾是一名軍人,但退役后受到市場經濟和流行文化的負面影響,以追逐利益為目標,自然會失去軍人的理想、生活的目標和革命的信念。正是在父親耿長年、前輩孫大樹等的感召下,他們重新校準自己的人生,認清軍人的職責,一日從軍,“兵心”不變,牢記使命,勇往直前。對于廣大的退役軍人特別是退役后再次創業的年輕軍人而言,這樣的情節和形象設置,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創作該劇的現實意義。
該劇題材獨特,形象鮮明,語言生動,創作過程也很精彩。軍旅編劇李文緒和導演彭澎傾注了他們全部的創作激情,力求突破一般同類劇目容易流于概念化、“行業戲”的局限,力爭將該劇創作成為一部觀照歷史、現實與社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劇、思想劇。綜觀該劇,在人物塑造上避免了高大上和概念化,塑造了一批生動感人又個性鮮明的軍人形象。在舞臺呈現上,追求“有內涵”“有意味”“有戲感”,不“玩”大的舞美包裝,老老實實講故事、演人物、訴真情,追求戲劇的本真,揭示生活的本質,彰顯當代軍人的精神品格,讓該劇具有了很強的舞臺感染力和觀賞性。
二、一出構思精巧、引人入勝的原創大戲
《兵心》結構精巧,明暗雙線,層層遞進,懸念迭出,引人入勝。全劇從現任所長的講述開始,他是劇情的講述人,也是劇情的參與者,是推動劇情發展、聯系各方關系的重要線索人物。耿長年的突然失憶引發出的一系列事件是劇情演繹的主線、明線,戰友孫大樹的“逃兵”污名則是劇情的暗線。原本身體尚佳的耿長年突然失憶,引起了耿家大亂,兩個兒子各存心思,連老戰友王忠誠、劉麗娟夫婦也因這場風波而心神不寧。二兒子為了恢復父親記憶要銀行卡密碼,設計了父親當年參軍的情景,卻也是一場耿長年崢嶸歲月的情景再現,巧妙地揭示了一位老兵“兵心”如初的歷史根由。而王忠誠、劉麗娟夫婦因一張與耿長年和“逃兵”孫大樹四人的合影照片,引發了幾十年恩愛夫妻的婚姻危機。耿長年與孫子耿志軍的祖孫對話,不僅揭開了他裝呆的原因和內心的反思,也是對當代年輕軍人一堂生動的“兵心”課。全劇的最后隨著昔日的老戰友孫大樹現身,明暗兩條情節線的匯合,謎底終于揭開,化解了“逃兵”的誤會,觀眾也從劇中人物悲歡離合的命運中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得到了精神的凈化。
該劇之所以形象生動、引人入勝,還與臺詞生動、語言精彩,編導追求趣味性、喜劇性分不開。全劇表現軍旅生活,展現軍人形象,厚重的內涵儼然是一出正劇,但在劇情的展開和形象的塑造上又注入了諸多喜劇性元素,以喜劇手法去演繹厚重的軍旅生活和軍人形象,又具備了輕喜劇的風格。創作者正是想通過如此的風格,為觀眾打造一出內涵豐厚又好看動人的軍旅劇目。編劇原本擅長喜劇創作,該劇風格化的創作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三、一批退役老兵演繹“兵心”,也是演繹自己
《兵心》一劇由一批退役老兵領銜、老中青三代演員聯合主演,劇場效果熱烈,觀眾無不為他們的精彩表演所感動。尚大慶飾演耿長年,李文啟飾演王忠誠,黃曉娟飾演劉麗娟,洪濤飾演吳為,梁斌飾演孫大樹,“兵心”如磐也充分體現在領銜主演的這批“老兵”表演藝術家身上。李文啟是廣大觀眾非常熟悉和喜愛的表演藝術家,七十有七,最為年長,在劇中有著出色的表演。梁斌也已年過七旬,雖然戲份不多,但在他看來,飾演孫大樹這樣一位有大愛的人就像這一形象的臺詞所說,“一個人,一輩子,一個承諾,值了”。黃曉娟坦言,要飾演好87歲的老兵劉麗娟是一種挑戰,不僅要貼近人物年齡、形象和特征,更要深挖人物的內心世界,彰顯好那顆純真執著卻溫柔強大的心。尚大慶飾演耿長年,力求將他還原成一個真實鮮活的人、一個在思考的人、一個在尋求自我救贖的人。這些可親可敬的老兵藝術家雖退役休養,但與劇中老兵耿長年、孫大樹等惺惺相惜,情感相通,演“老兵”也是在演自己,以全身心的投入傾情演繹著“兵心”如磐的動人故事。
《兵心》首演就已經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我們相信,這部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組織創作的首部退役軍人題材話劇,借助藝術的方式,講好軍人故事,培塑家國情懷,在感動觀眾的同時,對于在全社會營造尊崇軍人職業、尊重退役軍人的濃厚氛圍,也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