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系統全面研究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新著
隨著20世紀末彌漫全社會的懷舊情緒,一些國家和地區青春片開始大批量引進與廣泛傳播,新世紀的大陸青春片創作呈現出一種井噴態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延續至今。與此同時,關于青春電影的研究文章鋪天蓋地,良莠不齊。此時,亟需一部對新世紀大陸青春電影進行全面總結、具有學理深度的專著。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暉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1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研究》的最終成果應運而生,恰逢其時。該著力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實現對青春電影整體性特征與局部性差異流變的雙重把握,將歷時態的考察與共時態的反思,創作回眸與理論闡釋相結合,既梳理出清晰的青春電影創作流變及其功過得失,又表現出鮮明的理論建構的勇氣,在多維度多層次的研究中,構建出一個完整和科學的大陸青春電影的闡釋體系,是一部全面而系統地研究21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新成果。
所謂青春電影,就是表現青年人生活和情感的電影。中國電影史上,不同時期的青春電影層出不窮、佳作迭出,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21世紀大陸青春電影在其類型化內在演進的驅動下,在消費時代的時代語境和日韓青春片的春風化雨中再度大規模崛起,幾乎成了一個現象級的創作潮流。《21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研究》雖然主要著眼于21世紀的大陸青春電影,卻將研究對象置于整個中國電影史,尤其是新中國電影史的大坐標系中對其進行整體觀照。從中,不僅新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淵源起處、來龍去脈一目了然,中國電影史上青春電影的全貌也一覽無余、盡收眼底。與此同時,新中國電影代際創作的內在走向、創作遞邅和美學特質也闡釋得異常清晰,顯示出宏闊的學術視野和厚實的電影史知識背景。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部21世紀大陸青春電影史,不如說是一部當代中國青春電影史。在具體論述中,又處處可見比較的觀照視野,如將新世紀的青春歌舞片與中國電影史上的本土化、民族化歌舞元素進行比較;新世紀的青春成長電影與“十七年”被“賦予國家意識形態”的家國一體青春成長電影的比較;新世紀的底層青春敘事與第六代早期的“青春殘酷物語”的比較;21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與其他國家與地區青春電影的比較等等,縱橫捭闔,翻轉騰挪,隨手拈來,游刃有余,從對研究對象的多方位考察中呈現出學術的深廣度。
21世紀大陸青春電影不再像以前的代際青春電影母題那么單一、純粹,而是在新的網絡時代、新的時代語境、大眾文化心理和電影思潮共同催生下產生的影片類型,內容駁雜,類型繁復,主題指向多維,風格多元,多重的意蘊和審美空間決定了解讀空間的多維向度,再不能簡單地用過去的代際美學特征來強行概括,所有這些給研究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全書分為幾大板塊:時代語境——青春電影的內外支撐,題材范式——青春影像的內部分類,人物形象塑造——青春主角的形象更迭,敘事模式——青春故事的藝術建構,電影語言——青春鏡像的視聽圖解,美學風格——青春景觀的內在向度。這些板塊幾乎囊括了21世紀大陸青春片的全部內涵和外延,不僅考察了世紀末前后日、韓青春片的催化作用,而且深入探討了21世紀大陸青春片的本土語境對其內在生成機制的驅動與制約;不僅分析了青春片的人物形象、題材范式、敘事模式、地域特色,還詳細地剖析了青春片的修辭策略、視覺符碼和鏡語功能等方方面面,將研究對象的內部異質成分與整體同質特征闡釋得異常清晰,拓展了研究的深廣度,顯示出嚴密的邏輯推進力量,顯示了作者多年致力于中國電影研究的學術積累及其理論功底。
在立足中國話語的同時,該著廣泛運用了當代西方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新的理論和新的批評方法,并真正做到為我所用,既處處可見理論的閃光,又與文章水乳交融,增加了著作的理性穿透力和學理蘊含。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強大的理論儲備、理論自信和學養支持。透過該著的字里行間,我們能分明感覺到在西方理論和方法的借用后面顯示出的本土文藝理論的厚實積淀。
作為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作者跳脫了對研究對象一味溢美的窠臼,在肯定21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在整體上呈現出的現實主義審美特質和時代價值的同時,非常清醒地看到了它的創作不足,并提出了富有建設性和現實意義的有效對策。未來的青春電影路在何方,是代表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以接地氣、深思考、撼心靈的正能量表達直抵人心,還是趨附消費文化和泛娛樂化,以“娛樂至死”的心態去玩轉青春?是在資本的驅使下將歷史虛無化、青春游戲化,還是以責任感和使命感表達對現實人生的關懷和反思?不少人從電影工業、電影制作、大數據、受眾等外圍角度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意見。然而,青春電影最核心的還是價值觀的矯正和整體人文精神的提升。該著顯然注意到這樣一個具有全社會的影響力、關乎一代人價值觀重塑的電影創作思潮的重要性和引導的緊迫性,大聲疾呼“主流文化的底線不能踩,電影的精英教化功能不能失,不能把電影媒介中青年亞文化所宣揚的價值觀全部當成健康正面的價值觀來接受”。同時要有意識地扶持青春片中“不走流量、不看顏值、卻承擔著電影教化功能”的“滄海遺珠”。這份清醒、這份警示、這份情懷是值得嘉許的。
毫無疑問,21世紀的大陸青春電影將會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影創作潮流寫進中國電影史,而全面系統地總結這一段歷史的《21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研究》也將會成為研究這一段電影史不能繞過的標志性學術著作。其體系的完備,方法論上的創新,宏闊的歷史縱深感和獨具慧眼的理性穿透力,對于推進、提升大陸青春片的研究水平無疑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