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的六副面孔
近日,漢文帝霸陵考古發現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漢文帝劉恒夾在存在感超強的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之間,似乎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文”這個謚號本身就蘊含“經緯天地,道德博聞,愍民惠禮”的蓋棺定論;司馬遷給了他“德至盛也”的高度正面評價;海瑞更是提出,劉恒是上古三代以后難得一見的賢君。
人是復雜的多面體。古代帝王擁有巨大的權力,面臨各種風險和誘惑,頭腦簡單、一根筋的往往沒有好下場。漢文帝能在漢初諸侯國林立、權臣在朝的局面下,穩坐帝位23年,開創文景之治,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隱忍——
劉恒是劉邦第四子,但并非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之驕子。他的母親原是魏王豹的姬妾,劉邦攻滅魏王豹后將其收入宮中,并不受寵。劉恒8歲時不得不離開母親,到偏遠貧瘠的代國就藩。漢初政治形勢復雜多變,各諸侯王、功臣集團、呂氏集團之間相互殘殺,一不留神就是身死族滅。劉恒及其母親由于不受寵、沒威脅,才得以保全性命。
在皇位這一天大的誘惑面前,劉恒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先派人去長安打探情況;到達長安郊區后不急著進城,再次派人去和功臣集團溝通;灞橋邊,面對送上來的玉璽誘惑,沒有急著接受,而是先回到代王府邸,等著一幫大臣來來回回勸進四次;但上位后,第一時間就把皇宮的禁衛換成自己人。這充分體現了他的隱忍和謹慎性格。
權謀——
劉恒登基后,先給周勃、陳平等功臣集團封賞,讓他們擔任丞相要職,并聯合起來解決了劉襄、劉章、劉興居這3名對皇位有直接威脅的諸侯王。然后,他針對周勃的弱點,當著所有大臣的面質詢國家一年財政收入多少、一年中有多少案件等具體問題。沒有準備的周勃啞口無言、汗流浹背,不得不主動請辭。對其他諸侯,劉恒則采取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方針,努力縮小諸侯國規模。
仁愛——
即位伊始,劉恒下詔大赦天下,并給老人發放牛、酒等;同年9月,宣布天下百姓田租減半;此后,廢除道路關卡稅費,促進了商品流通和各地經濟聯系。
漢文帝還廢除了延續多年的一些惡法。比如,他頂住各方面壓力堅決廢除嚴格的連坐法,人們不再因為某個莫名其妙的鄰居或者七舅姥爺犯事而稀里糊涂入獄;以緹縈救父事件為引,廢除殘害身體的肉刑。
除少數威脅到皇權的權臣外,劉恒對臣子一直都十分謙讓寬厚。即位第二年就廢除“誹謗罪”,官民上書言事不再因言獲罪。馮唐在朝堂上懟他,他大怒后也沒有治罪,只是事后告誡馮唐以后在眾人面前給皇帝面子。即使是周勃,也得以善終。
儉樸——
劉恒在位23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沒有添加,生活非常簡樸,一切以不勞民為本。霸陵是西漢帝陵中最后一個被確認的,也是因為劉恒沒有大興土木,導致標識不明顯。劉恒在遺詔中要求簡辦喪禮,且史書明確記載“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有人可能會有疑惑,文帝仁愛,為何陵卻叫霸陵,這只是因為陵墓接近灞河而已。
孝順——
劉恒的謚號叫漢孝文帝,《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第二個《親嘗湯藥》就是他的故事:其母薄太后生病臥床3年,漢文帝為母親親熬湯藥,日夜守護床前。每次煎完藥,他總要先嘗冷熱甘苦,然后敬奉。漢文帝的陵墓也不在祖陵,而是在母親的南陵附近。
有為——
對外,漢文帝以外交方式推動趙佗放棄稱帝,通過“打和并重”緩解匈奴的威脅;對內,消除亡秦暴政、休養生息,“民則人給家足,而府庫余貨財”。他開創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強漢的基礎。
(作者為復旦大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