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龍:爭做德藝雙馨的新時代文學青年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堅持堅守的定力,是國家奮起奮發的勇氣,是文藝工作者創新創造的活力。“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淵博大,是指引我們青年文藝工作者前行的一盞明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肯定文藝事業、文藝戰線、文藝工作者在民族復興偉業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重要講話擘畫了新時代新征程文藝事業發展的美好藍圖,這是對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寄予深情厚望和殷殷期待。
高舉精神之旗,把準文藝事業奮進方向是青年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堅持人民至上,滿腔熱情創作高質量文藝作品是青年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傳承。堅定文化自信,勇做文化強國建設生力軍是青年文藝工作者的理想擔當。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牢記初心使命,扎根生活,將藝術的自我融入人民的大我,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不忘本來,留住根、守住魂
回望過去,正所謂“不忘本來賡續基因,文化自信歷久彌新。”展開歷史長卷,留住根、守住魂,不是抱殘守缺,而是注重在傳承中創新,激活傳統文化的靈魂。《中國詩詞大會》讓百姓領略到了古典詩詞的韻律和意境之美,《國家寶藏》讓人民在一眼千年中感悟到了傳統文化的深沉和厚重,《典籍里的中國》讓世人在思接千載的穿越中感受到了“弦歌不絕”的文脈傳承。這是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的精神滋養。中華文化歷久彌新,是今天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對于我們這一代青年文藝工作者,不忘本來,堅持創新型轉化、堅持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志高則言潔,志大則辭宏,志遠則旨永。”切身聽完總書記的講話,我真正切切地感受到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創作、文藝發展、文藝事業的極大重視。作為一名青年網絡作家,我更是備受鼓舞。總書記說:青年是事業的未來。只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青年文藝工作者只有守正道、走大道,多創作、出精品,才能幫國家、幫民族挑大梁、當主角。只有讓自身理論更加深化,始終秉承踐行初心使命,才能扎根祖國大地的理想信念。在履職盡責上體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在明德修身上展現新風貌。
立足當下,弘正道,德才備
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優秀的文藝作品令人如沐春風,代表著創作者的價值取向。“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覺醒年代》《長津湖》等優秀影視劇的成功出“圈”,是匠心獨運的必然結果。人是藝術之基,而德則是文藝創作的靈魂。在總書記講話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段話是:“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這讓我切身聯想到,網絡文學的誕生和繁榮發展,正是得益于這個時代國力強盛、科技發展,讓網絡文學搭上了時代的快車并飛速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和國家對網絡文學的重視和正確引導,讓網絡文學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讓包括我在內的廣大青年網絡作家實現了自己的中國夢。網絡文學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承擔著描繪新時代新征程、講好中國故事的責任。作為青年網絡作家的代表,必須以更高的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弘揚行風藝德,以自重贏得尊重,以自愛收獲大愛。時刻秉承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自覺意識。不碰國家法律“高壓線”,遠離行業紀律“警戒線”。始終在創作上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歌頌真善美,以“工匠精神”潛心打磨作品,為時代放歌,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在守好紅色根脈的同時力爭推陳出新,用心用情用力地將故事寫得真實、演得真切,不斷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面向未來,與時進、取創新
曾在新中國誕生之際,毛澤東同志就曾預言:“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而現如今,這個預見已經在中國大地上變為現實,我們迎來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在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講到“新時代、新征程 、新文化”,講到“新風貌、新氣象、新輝煌,”再講到“新形態、新篇章、新境界”。 這些“新”的表述,讓我感受到一名文藝工作者面對新的未來的使命擔當。在如今線上線下相交融的網絡時代,作為青年網絡作家的我們務必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主流價值觀融入“虛擬生活”,讓主流價值浸潤“網絡居民”的心田。一百年歲月崢嶸,一百年初心如磐。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我們有太多想要為偉大人民和偉大祖國書寫的篇章。百年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這些都將是我們青年文藝創作者應該濃墨重筆、熱忱描繪的恢弘篇章,我們有能力也有自信用筆下的文字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站在新時代的浪頭,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們,更要努力踐行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努力攀登文學高峰,爭取做德藝雙馨的新時代青年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精品佳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甘肅省網絡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劉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