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詩歌獎頒獎典禮在杜甫草堂舉行
18日下午,在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指導下,四川省作家協會、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人民日報》“一帶一路”文化中心、中國作協《詩刊》社、《世界文學》雜志社等支持下,由成都市文聯、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成都市文廣旅局、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由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成都電視發展有限公司)、成都商報社、杜甫草堂博物館承辦的2021·第五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朗誦會暨第四屆草堂詩歌獎頒獎典禮,在成都杜甫草堂隆重舉行。
娜夜摘奪年度詩人大獎,安然、西渡獲得年度實力詩人獎,年度詩評家獎頒給了耿占春,王二冬、彭然、田凌云榮獲年度青年詩人獎。獲獎詩人們上臺領獎并表達著對偉大詩人杜甫的致敬,也傳遞出對草堂詩歌獎的感謝。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詩人大獎 娜夜
授獎詞
娜夜的詩歌把日常生活、西部經驗和歷史記憶熔鑄于一體,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傳統乃至人與命運的關聯中,構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富于審美與沉思的詩性世界。她把西北高原的粗獷與蒼茫轉化成不受拘束的想象力,把歷史的滄桑與土地的荒涼內化為低于草木的謙卑和宗教情懷。因此,她常常在平凡無奇的日常情境中突然拋出陡峭、峻急的詩行,在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中顯現出悲憫的力量。她的詩歌如冰山露出的一角,如寒星閃現的一點光,如廣袤高原上的一朵小花,以深厚的底蘊給人以質地、光明和美,為這個浮華而空虛的時代帶來心靈的慰藉。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詩評家獎 耿占春
授獎詞
耿占春以高出時代的鳥瞰方式勾畫出當代詩歌演化的歷史脈絡,又以深乎其中的捫脈手法診斷了當代寫作的諸多癥結、分歧與可能性,不僅具有社會學、思想史和語言哲學的廣闊視野,更具有深切的人文情懷。當他從不同層面追問當代詩的本體價值和存在意義時,實際上一直憂心的是重構社會價值體系和重建當代精神生活的宏觀問題。他的諸多令人信服的闡述和令人警醒的追問,無疑為當下的詩歌現場和未來詩歌發展的可能提供了切實而重要的提示與指引。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實力詩人獎 安然
授獎詞
安然是從草原上走出來的詩人。《族的胎記》是一部少數民族的生活剪影,澎湃著個人與族群關聯的溫暖漣漪。古老的城村,斑斕的習俗以及稀奇的器物,包括纏綿的詞闕等物象與事象,構成了詩人精神記憶版圖中的濃彩重筆。詩人通過歷史碎片的微觀詩意結構,完成了抒情個體與地理事實的心靈對話。詩人浪漫而細膩的抒寫是從地緣和血緣的在場性感受出發,尋覓歷史真相與時代風貌在靈魂上不斷糾葛的詩意空間。在語言的多層次鍛打中,以她獨有的修辭路徑重新定義了鄉愁或故鄉的美學內涵,為新時代語境下的“地緣詩學”在文本向度上提供了新的可能。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實力詩人獎 西渡
授獎詞
西渡的組詩《返魂香》中,“南方”既是他詩意生發的不竭源頭,更是他揮灑想象的洶涌方向,恰如一條中國詩歌的大河在詩人的身體中“源源涌來”,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詩歌美學和迷人的詩歌氣象。在這些風格古典而修辭新穎的文本中,我們讀到了一位負責任的詩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優雅繼承,也看到了一位有擔當的詩人對于現代思想的從容發展。這種建立在創新基礎上的偉大致敬,體現了詩人追求經典寫作的不懈堅守。其充分的純粹、開放的活力和積極的建設,讓當代詩歌真正在藝術上呈現出“成熟的智慧”。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青年詩人獎 王二冬
授獎詞
王二冬的《時間的形狀》是對當下快遞行業從業人員進行了一次心靈掃描、溫情矚目。他見證并記錄了這一特定職業的從業者所特有的精神風貌,把快遞這一職業放在歷史、現實、心靈的維度上,加以理性思索與詩意呈現,體現了一個詩人的情懷與擔當。王二冬找到了一條詩歌捕捉、表達當下的新途徑,他展開自己的詩歌“煉金術”,把快遞業態展現的新的物質精神生活方式——轉化為關注時代變革帶來的心靈圖景遷移。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青年詩人獎 彭然
授獎詞
彭然的敘述方式看似平靜舒緩、漫不經心,實則內里的節奏把控到位,真誠而不落入抒情詩的窠臼,已形成自己獨特又穩健的話語氣場。他的詩,大多從身邊事物和個人經歷入手,營造多元的詩歌情境并讓讀者進入情境中互動、游走,與此同時,他還能讓身邊事物和個人經歷延伸到歷史的多維角度中,反射當下的人事,體驗細膩而深入,甚至催人警醒,體現出90后詩人創作中的較高品質。
第四屆草堂詩歌獎年度青年詩人獎 田凌云
授獎詞
田凌云的詩歌有一種強烈的對現實的反駁,飽含著對于生命且遠超實際年齡的追思和審問。從她的詩里,我們看到她在個人與集體、肉體與精神,甚至男性女性的天賦和權利之間不停做著辨認,她勇敢的語言姿態和強烈的個人意志是其詩里比較迷人的地方,這也是維持一個詩人激情的火焰,助益于她靈感源源不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