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國門名片”專刊】 《啄木鳥》2021年第1期增刊|董保存 周釔:島城空港那雙明亮的“慧眼” ——記“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杜慧
島城空港那雙明亮的“慧眼”
——記“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杜慧
文/董保存 周釔
引子
2021年8月11日上午十點,我們的主人公杜慧像往常一樣,身著雪白的防護服,出現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崗位上。
今天,在這里送走最后一批旅客,他們就要與朝夕相處的流亭機場說再見了。他們將轉場至新啟用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到那里繼續履行“國門衛士”的神圣職責。
離開流亭機場前,杜慧和戰友們在“中國邊檢”的標識下拍照留念。
趕來采訪的記者圍上來。其中一位問杜慧:“告別工作多年的流亭機場,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想過無數次該如何告別。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心中萬般不舍,難說再見……”
杜慧說的是心里話。
在歷史的長河中,十五年不過匆匆一瞬,但在她的人生旅程中,卻是難忘的芳華歲月……
2006年,她從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現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了成立于1990年6月的青島機場邊防檢查站,成了公安邊防隊伍中的一員。他們擔負著青島機場口岸出入境人員和航班的查驗管理、口岸限定區域管理、防范查處非法出入境活動的職責。在這個崗位上,她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砥礪前行十五年,從一名檢查員成長為執勤隊教導員。
在這里,她經歷了2019年1月1日的轉隸。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和中央軍委命令,公安邊防部隊全體官兵集體退出現役,轉隸為人民警察序列,接受國家移民管理局垂直管理,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
在這里,她目睹了青島流亭國際機場一步步發展成了連接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二十三個國家(地區)四十條國際客、貨運航線的空港,出入境人員連續十二年保持百分之十五的高速增長;經歷了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重大安保勤務多、工作要求嚴,口岸反恐維穩、查緝管控壓力持續加大的關鍵時期。
在這里,她和她的戰友們一道,始終以維護國門口岸安全穩定、服務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圓滿完成了北京奧運會青島奧帆賽、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多國海軍活動和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二百余次重大活動的通關保障和安保任務;為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十余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提供優質通關禮遇;成功高效地實施了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候檢不超過三十分鐘、一百四十四小時過境免簽等改革新舉措,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數千萬元……
在這里,她練就了移民管理警察的一雙“火眼金睛”,能一眼辨認出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地區)的護照簽證真偽,一口道出五十多種證件防偽技術特點。先后查獲山東口岸首例“持用整版偽造加拿大護照非法出境案”、首例“騙領APEC卡非法出境案”、首例“口岸限定區域換持登機牌非法出境案”等重大案件二十余起,查獲非法出入境人員一百五十余人次、在控在逃人員一百二十余人,核查發現涉恐重點國家地區人員三十余人,涉嫌跨境詐騙、賭博人員一百余人,確保了青島機場口岸安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期間,她帶隊查獲“十五人持用騙取簽證非法出境案”,得到公安部領導批示肯定。2019年,她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杜慧被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公安廳聯合授予“山東戰‘疫’最美警察”稱號,榮獲國家移民管理局首屆“十大國門衛士”提名獎,榮獲公安部個人二等功兩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她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國門衛士”的英雄傳奇……
“火眼金睛”篇
2012年9月的一天傍晚,一架從韓國到青島的航班落地后,旅客陸陸續續從廊橋走到了邊檢候檢區域,排好隊準備接受入境檢查。正在臺外巡視的杜慧掃了一眼排隊的人群,忽然發現了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孔。
這人好像在哪里見過,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大,在杜慧的記憶里,除了幾位經常往返的旅客,她所熟悉的韓國人的面孔并不多。
職業的敏感性提醒她要提高警惕,于是她迅速向科領導報告。之后她一邊按照科領導要求,通知所有前臺檢查員認真細致查驗這個人的信息資料,一邊在檢查臺后側“把守”,密切觀察這個人的動向。
看著盯著,走著想著。杜慧小跑幾步,急匆匆地來到旅客查驗通道內。
前臺檢查員把該旅客資料錄入系統,沒有異常提示。
杜慧接過護照仔細端詳。
這是一本真實的護照。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她確認這本護照沒有作假。這個人的資料顯示,他是第一次入境中國。但是,為什么覺得有些面熟呢?
杜慧仍舊感覺可疑,于是把這位旅客帶到了后臺。
杜慧用韓語問:“您是韓國人嗎?”
“是的,我是韓國人。我叫樸燦勛。”對方答道。
“來過中國嗎?”
對方不敢直視杜慧的眼睛,低頭小聲答道:“沒有。”
“不對吧?”杜慧好似不經意地說。
那人一口咬定:“我沒有來過中國。”
“請您稍等一下。”
杜慧轉身回到查詢電腦前——在青島機場出入境檢查,除了人工識別以外,還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人臉識別比對。多年來,查獲過更改個人身份資料、變換身份的案件數十起。
經過一番比對,杜慧發現,這本護照上的照片和資料庫里一個不準入境人員的照片相似度極高。杜慧忽然想起來,那是一個前段時間因為觸犯中國法律被遣送回韓國的人。根據系統資料顯示,他還處于限制入境的期限內。如果真是此人,就可以斷定這本護照里的個人資料是假的!也就是說,他“改名換姓”了。
杜慧再次面對“樸燦勛”時,開口說的一句話讓他大驚失色。
“金先生,你最近瘦了。”
“樸燦勛”略顯慌亂,說:“我叫樸燦勛,我一直是這樣啊。”
第二句話讓“樸燦勛”無話可說了。“你從這里‘回國’的時候咱們見過面,你不記得了嗎?你的名字改得不錯呀。”
在鐵證面前,金東泰只得承認使用“樸燦勛”的身份重新申領護照,企圖瞞天過海非法入境的事實。
原來,一年前金東泰曾來過中國,因為觸犯了中國的法律,被遣送回韓國,并且限制三年內不得入境中國。
根據金東泰交代,他急于回中國繼續他的“業務”,回韓國后通過非法渠道,使用另一個韓國人的身份和自己的照片申領了一本新的韓國護照和中國簽證。
然而,他煞費苦心非法辦理的新護照和首次入境的假行程,沒能躲過國門衛士的火眼金睛。
水落石出,這也是早期山東口岸查獲變換身份偷渡案中典型的一起。現在,邊檢人員借助信息化設備和大數據精準的人臉比對,在國門一線布設了“天羅地網”。
杜慧請示領導后,按照中國邊檢的規定,及時遣送金東泰隨原航班回國,從而維護了我國法律的尊嚴。
這件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人們感到驚異的是,杜慧眼力如此厲害,簡直就是“過目不忘”。杜慧卻說:“哪有那么厲害,這只是崗位責任使然。”
2021年5月15日下午五點多,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出境檢查大廳內,有三位年齡差異較大的女性旅客,前后進入了三條不同的查驗通道排隊。
接受檢查時,她們的出境證件齊全,護照和古巴另紙簽證均為真實有效證件。她們出行的目的地均為古巴,而且都是去探親,但此時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肆虐,出國探親的人少之又少。她們要輾轉三個國家才能到達古巴,互相又說不認識對方,這讓杜慧覺得有些可疑。
杜慧把三人當中年紀最大的康某請進了詢問的房間。康某來自武漢,證件年齡六十三歲,已經退休在家。
“請問您去古巴干什么?”杜慧問。
“我去探親,我有個小姨在那兒。”康某神情自若。
“她什么時候出國的?”杜慧問。
“她出去好多年了,一直沒有回來。”
“您小姨叫什么名字?哪一年出生的?寫下來。”
“我記不清她的出生日期了。”
當問及康某的小姨是怎么出去的,在古巴以什么為生時,康某躲躲閃閃,含糊其詞。
在杜慧的詢問過程中,康某一直不敢和她的目光對視。問及在古巴的具體行程,康某只說不清楚,到了有人接。再問其他問題,她就聲稱自己年齡大了不舒服。
“我身體不好,有好幾種病,我要休息一會兒。”
杜慧一邊安頓康某休息,一邊安排人對康某“小姨”的身份進行核實。同時,她轉身到另一房間去詢問來自四川的高某。
此人五十歲左右,能說會道,言談話語之中很有點兒江湖氣。杜慧改變戰術,單刀直入,問她:“您的簽證是怎么辦理的?”
“一個朋友給辦的。”
“您的朋友叫什么名字?電話號碼是多少?”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我也沒有他的電話。”她擺出一副“你們愛怎么辦就怎么辦”的樣子。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距離飛機起飛時間越來越近。之前核實的信息沒有任何進展,杜慧再次“轉場”,開始詢問最年輕的劉某。此人和杜慧年齡相仿,杜慧用聊天的口氣,問了她家里的情況。劉某家在河北大平原上,和丈夫離婚了,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老大已經十二歲了,老二剛剛上一年級。
杜慧說:“你這負擔可夠重的,你去古巴,孩子怎么辦?”
“老人先給帶著吧。”
“你這次去古巴,到了聯系誰?”
“聯系我哥哥。”
“能用你的手機和你哥哥通個電話嗎?”
問到這兒,劉某就不愿意再開口了。
杜慧拿過劉某的行程單,說:“現在疫情這么嚴重,國外感染風險很高,你周轉幾個國家準備怎么防護啊?再說這時候出去,回來可不容易。”
她用充滿了同情的眼神看著劉某,劉某聽了這番話語,忽然打開話匣子,著急地問杜慧:“怎么就回不來了?買票就能回。我就去幾天,又不長住。”
杜慧說:“現在國外疫情嚴重,在外面的人都想方設法回來,回來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萬一回不來,兩個孩子怎么辦?父母能給你照顧一輩子?”
劉某欲言又止。杜慧趁熱打鐵,說道:“現在有些人以為花錢找中介辦出國簽證,出去打黑工能掙很多錢。其實,沒有正經工作,掙不到什么錢,家里有急事時碰上疫情還回不來,落個人財兩空。”
聽到這里,劉某喊道:“人家正常渠道給我辦的簽證,我出去是合法的,沒有人騙我錢。不會有人騙我的錢!”
此時,杜慧敏銳地察覺到已經戳到了劉某的弱點,判定她絕不是去探親。但要探到事情的真相還要費一番周折。
“我的孩子跟你的差不多大,我特別能感同身受,離家時間長會很想孩子,出去了就不能陪他們了,況且你這一去啥時候能回來都不好說。誰掙點兒錢都不容易,給那些人的錢留給孩子們花多好啊?”
杜慧正在跟劉某交流,這時,劉某的電話突然響起,顯示“爸爸”。杜慧對劉某說先不要接電話,好好想想有什么要說的。
就在杜慧組織人員緊張核查三人身份信息的過程中,劉某的手機一遍遍響起“爸爸”的來電。杜慧拿起手機來到劉某面前,輕聲問道:“是不是孩子打來的?”劉某用帶著紅血絲的眼睛望向杜慧,眼看就要落下淚來。
“讓我接一下吧,從我走了老二就一直哭,總是給我打電話。昨晚又在電話里哭,我昨天在賓館也沒睡。”
“我可以讓你接,但你接這一下電話又有什么用?出國就真管不上他們了。國外疫情這么嚴重,這個時候拋下孩子不管可不是明智之舉啊!”
劉某的心理防線在這一瞬間被攻破。“誰不想陪在孩子身邊?如果不是為了給他們多掙點兒錢,誰愿意扔下他們不管?我不去了,我要回家看孩子。”
“你不去了錢怎么辦?就把錢白白給他們了?我們能幫你把錢追回來,只要你配合我們……”
在杜慧一連串的追問下,劉某交代她是先到黑龍江,和一個叫伍海龍的東北男人碰頭之后坐飛機抵達青島的,在青島的酒店她和另外兩個女人第一次見面。但到底去黑龍江干什么,她還是有所隱瞞。
馬上檢查行李!杜慧立即安排人對她們的行李物品進行檢查。經過細致全面的檢查,在衣服和包里找到大量美金和墨西哥居留卡等證件。
面對搜查到的物品,三人交代都是通過網上發布的信息,和一個名為伍海龍的人取得的聯系。她們此行是繞道中北美某國去美國非法打工,而且一旦出境成功,就轉給伍海龍三十萬元。
順著這一線索,杜慧帶隊連續查獲“5·15”和“7·24”涉嫌境外換持證件非法出境案件,成功打掉了一個借道多國偷渡的非法出境務工通道。
“疫情大考”篇
2020年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本應歡樂祥和的春節籠罩在一片陰云之下。
時值春運高峰,青島機場邊檢站的客流量連創歷史新高。特別是作為日韓門戶機場,每天有大量的旅客來往韓國和日本。其中,有不少來自武漢的旅客正準備經青島前往韓國。
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執勤四隊教導員的杜慧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本支部黨員開會,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進行思想動員,強調要開展特殊勤務準備和疫情防控演練。
會議一結束,杜慧就和二十五名黨員一起,向邊檢站黨委遞交了請戰書,并迅速組建了“黨員突擊小分隊”。
“我們是黨員,我們先上!”杜慧對站領導說,“我經歷過禽流感、甲流、登革熱、埃博拉病毒等疫情事件的處置,這方面我有些經驗,我申請先上。”
然而,讓杜慧沒有想到的是,正月初一新冠病毒就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在一片“過年好”的問候聲中,有不好的消息傳來:1月23日從青島飛抵韓國首爾的航班中,有一位韓國旅客抵達后有發燒癥狀,經檢查確診新冠肺炎!這是口岸發現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疫情,執行此次任務的正是杜慧帶領的執勤四隊。
得到消息后,青島機場邊檢站立即進行排查,通過大數據迅速找到了那位韓國旅客所走的通道以及相應的檢查員,并第一時間通知當日值班隊領導杜慧,讓她了解當事人情況,安排隔離。
在通知當事人之前,杜慧先倒查了監控錄像,了解當天情況。說來也巧,就在杜慧準備撥打這名檢查員的電話時,他的電話卻先打過來了:“教導員,我有點兒發燒。”
杜慧的心一下子揪緊了,他會不會被傳染了?
片刻緊張之后,杜慧迅速調整狀態,對檢查員說:“你先自我隔離,不要跟其他人接觸!有什么問題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我本來想下班去老人那邊接孩子的,發現發燒了我就沒去。”
“我馬上安排人給你送藥,爭取今天給你做一下核酸檢測。”
“為什么要給我做核酸檢測?”
“我們剛接到消息,經過咱們口岸的旅客中發現了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需要你配合去做個核酸檢測,排除一下。”
“那個旅客是我辦的嗎?我發燒是不是跟這個有關系?我的頭也疼,我看新聞里報道的就是這個癥狀。這可怎么辦?”
“你不要慌,我已經看了整個驗證過程的錄像,你辦手續的動作很迅速,旅客沒有過多停留,咱們防護得很到位,下檢查臺時也做好消殺了。我以前經歷過疫情,大家做好防護是沒事的。”
放下電話,杜慧迅速向邊檢站領導做了匯報。當即,站里安排將這位檢查員送到了定點檢測機構,并對所有工作場所進行消殺……
幾個小時后,這個消息還是在站里產生了不小的轟動。這時的杜慧卻異常冷靜,在口岸工作十多年的經歷告訴她,遇到突發狀況,必須相信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聞令而動。杜慧要求隊里所有人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同時嚴格執行防控要求,不得有任何馬虎大意!
同時,隔離的檢查員也牽動著她的心。杜慧每一次跟這位檢查員打電話或發微信前,都要字斟句酌,努力不給他帶來心理壓力,增強他戰勝疾病的信心。
第一次檢測結果呈陰性,第二次檢測結果也是陰性,檢查員的體溫也降了下來,杜慧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一場虛驚,也是一場考驗,更是一次抗疫的“實戰”。
在這個過程中,以杜慧為代表的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執勤人員,頂著巨大的壓力堅守崗位,完成了青島國際機場每天一萬多人出入境邊防檢查任務。
杜慧后來說:“這一場虛驚,實際上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2020年2月下旬,新冠疫情在亞洲,特別是東亞呈暴發趨勢。
3月3日上午十時,世衛組織更新的新冠肺炎疫情報告顯示,世界確診新冠人數,韓國和日本分別排在了第二和第三位。
此時,韓國、日本等國與我國還保持著正常的通航,青島流亭國際機場一下子成了疫情防控的焦點,“外防輸入”成了機場邊檢站的重中之重。
入境防疫壓力增大,辦理手續時間增加,作為帶隊負責人的杜慧只能連軸轉,穿著防護服連續工作十個小時以上對她來說是常態。經常是剛送走上一個航班,又迎來下一個航班。疫情期間,航班經常有臨時性變化,時間上的不確定性也給杜慧他們帶來了巨大的體力消耗。
一天,杜慧帶隊從早上八點半接班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二點,正當大家都盼著最后一個航班正點抵達時,杜慧接到航空公司消息,稱該次航班晚點,具體時間不確定。半小時過去了,沒有動靜;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收到航班信息。
凌晨兩點多,這架航班才出現在青島機場上空。飛機落地后大家才得知,是因為臨時加裝了從韓國發往武漢的防疫物資導致航班延誤。杜慧內心充滿了感動:“咱們這也是為武漢抗疫出一份力。”
飛機落地后,杜慧帶著檢查員立即上崗,為這個航班上的一百多名旅客辦理入關手續。當時大家都已經相當疲憊了,杜慧的護目鏡也已經起霧模糊。但她還是細心地小聲提醒檢查員們:“仔細、再仔細……”當完成所有工作脫下防護服時,杜慧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抬頭望向窗外,天邊已經出現魚肚白。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病毒出現變異,傳播力增強,全球防疫形勢嚴峻。而到“特殊旅客等候區”對有疑似癥狀旅客做人證對照查驗,無疑是感染風險最高的崗位。
杜慧心里清楚,無論是年齡、身份,還是職務,她都是“大姐”,每次勤務,她都把進入專區辦理特殊旅客查驗當作自己責無旁貸的工作。
杜慧的舉動,自然影響了隊里的其他人,他們紛紛要求到專區執行“面對面”任務。
杜慧告訴他們,對待疫情防控,光有敢于亮劍的精神是不夠的,還必須善于亮劍。她總是語重心長地對戰友們說:“防疫往大處說關系到國家大局、人民平安,落到咱們每個人身上,就是我們接觸的旅客的安全和我們自身的安全都容不得一絲一毫疏忽。只要到了一線,大家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入境查驗場地被定義為防疫的“污染區”,旅客到達后都必須摘掉口罩進行仔細的人證對照。此時,旅客與執勤人員的距離在一米以內,雖然入境旅客到達后立即做核酸檢測,但無法當即判斷是否為新冠肺炎患者,在這種情況下,入境檢查必須是最高防疫等級。
一次,一位乘坐韓國航班入境的十七八歲的中國留學生,下飛機后申報自己發高燒。他本是在英國讀書,由于很多航線停飛,他中轉了好幾個國家,用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抵達青島。在特殊旅客等候區為他做人證對照的正是杜慧。
當杜慧為他核實證件、請他摘下口罩的時候,這個旅客惶恐地說:“這樣可以嗎?我發高燒了,我可能會傳染給你的。”
“不要緊,這是我的工作。你回來了就一定要安心,相信我們。”
一句暖心的話,讓小伙子熱淚盈眶。他嘴唇顫抖地說出三個字:“謝謝您……”
杜慧微笑著回復他:“不客氣,回來了就安全了。”
疫情暴發以來,杜慧共帶隊查驗疫情重點國家地區入境人員五萬五千余人次,航班八百余架次。每一次“向疫逆行”杜慧都清楚自己將要面臨的風險,但是為了每一份平安和每一份理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