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族文學》漢文版2021年第12期|馮藝:福屯,福屯(節選)
    來源:《民族文學》漢文版2021年第12期 | 馮藝   2021年12月10日08:40

    馮藝,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廣西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曾任廣西民族出版社總編輯、社長,廣西作家協會主席、廣西文學院院長。作品散見《人民文學》《詩刊》《鐘山》《花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出版詩集《馮藝詩選》《相見》,散文集《逝水流痕》《桂海蒼茫》《紅土黑衣》《沿著河走》《除了山水,還有什么?》等十余部,其中散文《一個人的共運史》(《美文》2015年第8期)入選2015年當代中國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散文集《朱紅色的沉思》、《桂海蒼茫》分別獲第四、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等多種獎項。

    福屯,福屯(節選)

    ◎馮藝(壯族)

    福屯,是我的祖籍和福地。

    辛丑年初,福屯村委會給我捎信,說我們的老宅空置,無人居住,長期失修,殘朽之形有礙觀瞻,影響家鄉鄉村振興的村容村貌,希望我們拆舊建新。父親與兄長年少離鄉,如今已不在世;姑姑遠嫁他地,亦已鮐背,我成了家中長者。拆,還是不拆?拆了后,還建不建?拆了建新宅,花了錢也無人常住。這個問題讓我糾結。

    我雖不在家鄉土地上出生和生活,但福屯之于我,卻是父輩所經歷與承載的歷史、記憶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情感,也是我內心與故土之間無法切割的血緣紐帶。

    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離開老家,歷經三十多年風雨,父親才第一次回老家。我也是那一次跟隨著父親第一次走進福屯。那時候,感覺回老家的路很遙遠。先是坐很久的汽車到一條江邊,接著搭了一個晚上的輪船,第二天上岸再坐汽車。下了車,沿著一條河的岸邊走,直到走不動為止才到家。父親說,這叫皇吉河,是一條連通很多大山底下的地下河。那時候,剛剛恢復高考,從地理復習的書上,我知道地下河也叫暗河,是碳酸鹽巖分布區一種獨特的喀斯特現象。這種穿山的地下河,河的水面與地表河的水面等高,往往是連接相鄰兩個溶蝕盆地中地表河的通道。皇吉河兩岸青山聳峙,河面水汽裊裊,氤氳著一種古詩里常常提及的牧歌意境。河水舒緩地流動,順著蛇一樣的山谷流淌,平添了幾分清幽和隔世的感覺。

    徒步數里,前面突然闊朗起來,一個村落兀然而現。“福屯到了。”父親說。我家的老宅就在河邊,是一座陳舊的“干欄”。“干欄”是老家人稱吊腳樓的壯話,意為“棧臺上的房子”。因為山里雨量充沛,土地濕潤,植被茂盛,為了避免地面潮濕瘴氣的侵蝕,人們便在平地或斜坡上立柱架楹,編竹為棧,下層架空,上層居住,自然通風,即使是盛夏,屋內也能舒適宜人。村里的建筑都是這樣,從山腳到河邊,大小不一,參差不齊;或現于山腳,或隱于林中。

    家門前有棵粗大的龍眼樹,是有年份感的古樹,我猜想是爺爺的爺爺種下的。向著河邊伸出的樹杈上有一個很大的鳥窩,筑窩的鳥一定很大吧。走到樹下,頭頂上空鳥兒鳴囀,那是它們在安逸的家里幸福歌唱。我想,鳥兒很聰明,它們在河上的樹杈筑巢,可以避開村里那些愛掏鳥窩的調皮小孩兒。

    讀過魯迅,熟悉他說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實,人類也本沒有故鄉,某個地方待得久了,便成了故鄉。那一次是“三月三”,我與族人們上岜苗山祭拜先祖。族里長者明祥老伯指著最高處的一塊高大的墓碑對我說,那是我們的老祖宗。他說北宋皇祐四年,廣南邊陲反叛,攻陷邕州,繼而攻破沿珠江九州,包圍廣州城,嶺南一帶動蕩不安。宋仁宗遂命名將狄青率官軍南下廣西,迅速討平了南疆之亂。平亂之后,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盤纏已盡,許多北方士兵便留了下來,與當地土著女子屯田成婚,繁衍后代,有了今日的鄉村。

    我朝已經風化雨蝕多年的碑刻仔細一看,有模糊的“明嘉靖年”的字樣。明祥老伯把用紅布包裹著的已經發黃的族譜翻開,橫平方正的楷書躍然紙上,記載著我們的先人來自山東青州。人類的遷徙,總有其內在的原因,尤其中國人,不逢大事絕不會輕易離開祖輩生息之地。明祥老伯的說法,豐富了我的想象,腦海便有這樣的畫面:一個春日的午后,一支剛剛打完仗的北方官軍,一路奔波進入南方邊陲山里,他們每個人的眼前都交織著青山綠水組成的美景,云霞是絢麗的,大地是寧靜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尋找到不再離開的理由——疲憊的身體和沉重的行囊已經難以移動了。他們相信這塊土地可以生息出一個新的世界,盡管他們的足音帶著眷戀、憂傷和無奈,但最終還是止住漂泊的腳步,成為這里的先人。

    然而,明嘉靖年與北宋皇祐年相隔幾百年,福屯立村真有那么久的歷史嗎?我想,也許碑刻的明嘉靖年間才更為準確。那時正是田州岑猛之亂,且田州距福屯只有三四百里路,我的先人是否就是那些遠離北方家鄉、被拉來平定“岑猛之亂”的官軍一員?他倦了殘殺,與數名同伴躲進山里的福屯過起平常人的日子。我不想當面質疑明祥老伯手上的族譜,這樣會傷害他的面子和感情,畢竟,歷史上關于遷徙的傳說總是模模糊糊,民間的編撰又并非十分準確。但凡族譜,往往經歷數百年的傳承,歲月的洗刷、時光的積淀,已約定俗成了遙遠的風景,留給無數個像明祥老伯這樣的長者,作為一代接著一代的談資。正是有了他們的演繹和傳播,才使鄉土有了民間的歷史和民間的文化。畢竟先人選擇這個地方,拾荒拓土,開辟基業,澤被后世,還把這方水土命名為“福屯”。我相信“福屯”的命名不會是隨意的,必然少不了關于風水的傳說。

    明祥老伯談起福屯的風水時眉飛色舞。他說,明嘉靖年王守仁來到廣西,就開始對廣西各地實地堪輿。有一天他路過皇吉河,這里的百姓殺雞捉魚厚而待之。守仁感到此處人賢禮重,當即前往馮氏先人墓地實地考察,繞墓一周,順著羅盤眺望遠方,即對族老說:“脈氣地氣所在,鯉魚上樹哉。”果然,那天大雨滂沱,河里漲水。瞬間,皇吉河里數百條金鯉躍出水面,有些鯉魚竟躍上岸樹,極為神奇壯觀。守仁臨別時說:“青牛臥波,暢飲河流,此地了得!福矣!”福屯得名,便與這則風水逸聞有所關聯。這雖是傳說,但聽了還是令人心生歡喜。想起父親歷經風雨,大難不死,最終還能回到家鄉,定是得到了福屯福氣的庇佑。因為這既是先輩們最早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破土萌芽的根源,也是我生命的源頭和靈魂的根系。祖輩們的福地,自然也是我的福地。

    平時,父親總是對我們盡情地說起那些艱難歲月走過的大江大河,卻從來沒有與我們聊過老家田園的一灣碧水。但我相信,在這之前一個個寂寞和思念煎熬的夜晚,父親一定會常常夢見這條皇吉河。清澈的河水,一定是他兒時常常玩耍的地方,因為這條小河是村里孩子的游樂場,天天都能掀起一波波喧囂的水花。天快黑了,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們記起了孩子,在一片呼喚或責罵聲中,玩得正樂的孩子們一個個不舍地從河里走了上來。

    可是,那天走進家門,父親再也回不到過去,面對著老屋中堂墻上爺爺奶奶的相片,走過槍林彈雨和心靈摧殘不曾流過一滴眼淚的父親,卻無法關住淚水的閘門。屋外那潺潺的水聲,讓他感受到無邊的寂寞,他那受盡苦難的父母早已如水遠去,目之所及,空寂清冷,他的心里陣陣作痛。那天,我懵懵懂懂感受到父親體內一縷關于故鄉的氣息。

    歷史對人類最大的悲痛,就在于人們往往不記得它。我想父親一定曾經把流過家門的河作為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傾聽者,看著身邊流過的河水,想要找尋一條可以成就他夢想的奔騰不息和洶涌跌宕的時代大江。終于有一天,他沿著河走,翻山而去,看著遠方更高更大的山巒,心一點一點地升騰起一種血性。他知道了“國家”“革命”的概念,他要尋找更大的江河,把生命的激情釋放于廣宇之下、百姓中間。

    然而,對許多像父親這樣的人而言,留在老家終日牽腸掛肚的父母,就像墻上的相片,臉上布滿深深的皺紋,一如這塊土地的溝壑,留存了許多歷史的印跡;一如我們的干欄,淡然地看著這個世界和他身邊的人,看著這個世界發生的變化。可是,地處荒僻,交通不便,親人們依然一天兩餐玉米粥度日,在世外桃源里素凈卻苦澀地慢慢凋敝、破敗、被遺忘……

    好在這個時候,“東方風來滿眼春”,風的滲透無所不在,讓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風的氣息。我雖然身在城市,但每一份生命履歷表上都有著不可抹去的原鄉。盡管老家已沒什么直系親人,但遠房親戚還是不少,老家還是我在內心與故土之間無法切割的血緣紐帶。四十多年來,每一次回到福屯,都能發現一些新變化。福屯有了高速公路,蜿蜒平闊的大路兩旁是逶迤的高山群落,山色由綠及蒼。下了高速公路,在連接鄉村的柏油馬路上,我習慣把車里的空調關了,降下車窗,當風穿身而過,心里滿是清爽。這樣的風帶著木葉的清香、山嵐的蒼羽、花果的芬芳、山泉的甘洌,溫潤著所有遠歸的赤子。

    家鄉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飯桌上日常的雜糧、飯、土雞、土豬等農家菜,倒成了我們這些城里人的饞蟲和念想。我尤其鐘愛家鄉的糍粑。福屯水源豐富,陽光充足。分田到戶后,鄉親們種下的糯米粒大潔白,芳香濃郁,是制作糍粑的上好食材。糍粑是家鄉最傳統的“糕點”。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傳來舂搗糍粑的“咚咚”聲。嬸嫂們站在舂池的四周,按著順序從左到右,邊舂邊聊,笑聲陣陣,在單純而歡喜的煙火中糍粑就做成了。當親人們把熱乎乎的糍粑遞給我時,那股獨有的糯香撲面而來,我恨不得將整個糍粑一口塞進嘴里。家鄉的糍粑打開了我的味蕾,慢慢咀嚼,唇齒留香。

    ......

    (節選自《民族文學》漢文版2021年第12期)

    《福屯,福屯》創作談

    馮藝(壯族)

    早年我去北京上學,就聽到過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講他當年出國留學的故事。費先生說,他臨行前,他的奶媽用紅紙包了一把灶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奶媽對他說,如果水土不服,想家了,就用它煮水喝。于是,我懂得了這就是家鄉的意義,它是一根割不斷的臍帶,把我緊緊地扯住。今天的我沒有成為游子,但像我這樣的許多家鄉人已經成為第二、第三代城市人了,許多人對自己的家鄉已經沒有印象。而家鄉對于我而言,它卻是曾經眼前流過清澈的江水,是父親出生的那座干欄房屋,是那棵長滿果子的龍眼樹,是父親沿著河邊走的小路。這些就是家鄉的血脈,多少年來一直流淌在我的身體上。

    如今,家鄉春風滿滿,座座新式居舍拔節而起,瀝青路縱橫交錯,一江兩岸風景如畫。幾十年來,目睹家鄉一步步向著城鎮化邁進,我從中更深、更真、更多地透析家鄉如癡如夢的人間景致。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就是這方水土、這片青山綠水的產物,我身上任何一個分子一個原子都與這方水土有關。雖然我不生于斯,長于斯,它卻是我的祖地,我的福地。沒有它,哪有我?畢竟人都喜歡活在童話里,我愿家鄉在淡煙輕雨里,鮮活長流,越來越美。或許,這就是生命與土地的玄妙所在;或許,我寫的這些就是我的鄉愁。

    久久精品*5在热|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99久久99久久精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国产AV色欲果冻传媒|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