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研究院:賦能少兒出版創新發展
由出版企業牽頭成立研究院,在國內出版社中還不多見。一年前,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童趣研究院,全力打造兒童教育領域專家智庫,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一年來,童趣研究院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在哪些研究領域深入推進?童趣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大會近日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對這些問題給予了解答。
深化四個方向研究
“童趣研究院是童趣公司未來發展的最強勁的發動機,是童趣公司信心和底氣之所在。”人民郵電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的這句話,道出了童趣公司成立研究院的意義所在。
據童趣研究院副院長、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妍介紹,童趣研究院成立一年來,在各位專家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出版項目。其中,《給孩子講人工智能》榮獲第十六屆文津圖書獎少兒類推薦圖書;《給孩子講大數據》入選科技部2020年度全國優秀科普作品;《聽!國寶在說話》入選了2021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項目;《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叫好又叫座,同時在“出版+教育+技術”的融合創新上提供了成功案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閱讀教育、少兒出版人才培養,這是童趣研究院正在深入推進的四個研究方向。
在韜奮基金會的指導下,童趣研究院聯合北京河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文傳智庫。童趣研究院名譽院長、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為文傳智庫揭牌。北京大學教授王余光認為,文傳智庫可以為中國傳統經典傳承作出貢獻,遴選出適合當代年輕人閱讀的內容,以多種形態呈現出來。
從2010年開始,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就致力于中文分級讀物的研發。為進一步推動分級閱讀的理論研究與創新發展,童趣研究院籌辦了童趣研究院分級閱讀研究中心和閱讀教育研究中心,分別邀請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和慢學堂創辦人李一慢擔任這兩個研究中心的主任。童趣研究院分級閱讀研究中心和閱讀教育研究中心在大會上同時揭牌。
童趣研究院還與北京印刷學院達成共建“少兒出版產學研人才培養基地”的戰略合作。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陳丹認為,在適應創新轉型的新常態背景下,出版人才培養必須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而制度創新則是高校出版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的最根本、最直接的維度。
擁抱新形勢新技術
對于童趣研究院開展的各項研究,專家們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具體建議。
“中國分級閱讀理論遠遠落后于實踐。”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認為,目前需要結合中國分級閱讀實踐,總結出適合中國的分級閱讀理論和方法。分級閱讀研究中心要研制一套分級閱讀的行業標準,加強兒童閱讀的基礎理論研究,堅持公益性、專業性和科學性。
徐升國提出了分級閱讀研究中心的“三結合”研究方法:結合分級閱讀宏觀方向與微觀實際,結合分級閱讀基礎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研究,結合兒童讀物分級研究與兒童閱讀能力分級研究。李一慢則表示,希望閱讀教育研究中心可以建立分級閱讀創作隊伍,發展特定渠道,組織線上、線下培訓,進行設計專業書庫、測評系,培養專業研究員等工作。
“雙減”政策給行業帶來了很大影響,童趣研究院院長、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提出,要充分研究家庭場景承擔的多元教育功能,構建以家庭教育為切入口,以優質陪伴、親子閱讀、高效學習為內容的多元教育產品體系。此外,童趣研究院還要擁抱新形勢,用技術創新驅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出版與移動互聯網的緊密合作一定會為出版業帶來新的局面和新的希望。
兒童閱讀其實是“益與趣”的需求,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暉看來,未來兒童出版物可能更要注重科學、文學、文化、藝術四個方面的兼顧、交互。數文明(廣東)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涂子沛結合自己創作兒童和家庭讀物的經驗,提出“用數據標簽和人工智能組織構建的兒童數據庫,將會成為家庭甚至學校教育的重要工具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