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文藝批評注入新力量—— 首屆全國大學生“文學新作新評”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
    來源:羊城晚報 | 孫磊  2021年12月06日08:49

    12月4日,2021年全國大學生“文學新作新評”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以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現場還進行了以“文學批評的時代性與傳承性”為主題的圓桌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分享自己對當代文藝批評豐富性的理解。

    本次活動由暨南大學文學院、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與《文藝報》《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聯合舉辦。

    此次征文活動一共收到稿件近千件,評獎組委會對征文稿件進行了匿名初評和終評,最終評選出38篇獲獎作品。

    蘭州大學王秋實、暨南大學朱霄分別獲得研究生組和本科生組特等獎,王振鋒(南京大學)等10位作者獲得一等獎,陳舒遙(重慶大學)等10位作者獲得二等獎,李雨軒(北京大學)等16位作者獲得三等獎。

    青年學子為當代文藝批評注入新力量

    今年是首次舉辦全國大學生“文學新作新評”征文活動,除粵港澳大灣區外,也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山東等多個城市的在校學生參加。

    參賽的評論作品涉及2020年至2021年發表出版的文學新作,既有對莫言《晚熟的人》、余華《文城》、黎紫書《流俗地》等名家新作的評論,也關注到陳春成、班宇、路內、王占黑等青年作家的新作,展示了新一代大學生多元開放的審美趣味和嶄新的表達風格。

    “文學新作新評”見證了青年學子對當代文學現場的參與,他們的銳評新見為中國當代文學提供了新力量和新趨勢。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蔣述卓在致辭中談到,本次“新作新評”活動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同學關注文學現場,對當下的新作品、新現象有較為敏銳的感知,從本次活動的參與情況來看,參賽同學遍及全國各大高校,影響十分廣泛。

    與此同時,活動與報刊、雜志、評論家協會進行合作,也是想將活動繼續深入,拓寬評論視野,豐富評論形式,期待更多青年批評家、更多新銳評論的涌現。

    隨后主持人宣讀《文藝報》總編梁鴻鷹發來的祝辭,文學評論是光榮的事業,同時也是一個寂寞的事業,需要付出甚至比創作更為持續和艱苦的努力。“從本次入圍和獲獎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莘莘學子在文學評論方面展現出來的才華,也將更加期待未來更多優秀評論的涌現。”

    研究生組特等獎為王秋實的《空洞的神話與失落的先鋒:評余華小說》,認為《文城》試圖建構一個現代的“烏托邦”神話,卻因過于虛置的主題意蘊與過于抽離的現實元素而沒有實現其意圖。文章蘊含批評的激情與鋒芒,分析扎實。

    本科生組特等獎為朱霄的《欲望深淵與群體救贖的光芒——評李宏偉》,以文學史作為視野,以細讀作為方法,分析細致而又能層層遞進,邏輯分明,字里行間則蘊含著對社會與人生的關切。

    頒獎環節,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黃勇宣讀本次征文活動的整體評審意見:

    文章代表了青年人勇于直面、批評作品的朝氣和銳氣;代表了青年人的文學閱讀視野和藝術觸覺;代表了青年人的現實關懷與理論高度。與此同時也提出了不足之處,比如批評性文章比例偏少,概念界定運用不夠精確,歷史背景重視不足,等等。

    文學批評的時代性與傳承性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以“文學批評的時代性與傳承性”為主題的圓桌論壇。論壇由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申霞艷主持。

    參與對話的嘉賓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主編賀仲明,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郭冰茹,羊城晚報文化副刊部主任、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陳橋生,廣州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青年評論家、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德南。

    他們活躍于評論界,有60后、70后、80后,體現了代際間的傳承。在對話中,他們各自以老師、媒體人、學者的身份,從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對當代批評豐富性的理解。

    賀仲明提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視野和眼光,在前行的過程中,會形成新的透視,也依舊存在盲區。這就需要研究者們不斷地去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收獲更多新的思路與眼光。

    他也敏銳地指出了很多評論中存在的問題,即對于文本的解讀易流于空泛,與文學史的背景聯系不足。好的評論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還應該與時代、歷史有所關聯,放在更大的評論空間里去對作品進行更為細致深入的探究。

    陳橋生從媒體的角度出發談到,媒體實際是處在學院和大眾之間的一個橋梁,將學院的話語體系轉換為大眾較為關注的話題。他特別提到了“粵派批評”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對文藝新常態的一個敏銳感知與精確提煉,由此,他更希望看到一些更為鮮活、務實的作品。

    郭冰茹則提到,文學評論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創作,其文體特征與寫作目標決定了寫作者對于材料的處理以及文章的風格,無論是創作還是評論都應該表達出自己的個性,而個性的形成與最終呈現也與個體所處的時代相關聯。

    在李德南看來,80后批評家的特質,一方面體現在對于前人知識理論的傳承,一方面體現于在獨特的時代語境下,視野的多元性,處在社會轉型期的研究者們也相應地更加關注“轉型期”所帶來的變化,他們也能夠更為敏銳地捕捉新興的文學、文化現象。

    其實,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文學評論,最終指向的都是人生、時代、當下的社會現實,這也是文學力量之所在。“新作新評”雖為首屆,但已然展現青年學人的活力與朝氣,這也表明,新的時代性與傳承性也將由他們進行接力書寫。

    附獲獎作品目錄: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7精品国产手机|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86|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国拍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