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釀酒也釀人
我和衛平認識很早,我在1980年代開始寫作時,衛平就是學術領域的一位青年才俊了。和他認識之前,他讀到了我早期的長篇童話,還專門寫了評論文章,給我這個初學者很大的鼓勵。
記得2005年前后,我們明天出版社的兒童文學出版剛剛起步,還沒有多少產品,特別是沒有重量級的產品。有一次我們在云南開會,那地方適合放松,不怎么適合談工作,但衛平說,咱們談個稿子吧。后來他就把稿子交來了,是一套3冊書的文稿。這套書出版后,成了我們社的一套看家書,印了有幾十萬套——就是那套《最佳兒童文學讀本》。衛平在做這套書之前,參加過《新語文讀本·小學卷》的編選工作,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資料,他不聲不響地把這些寶貝交給了我,使我和我們出版社很受益。
當我們拿到意大利畫家英諾森提的作品時,衛平也給了我們許多指導與幫助。因為是初次做繪本,加之英諾森提的圖畫書也不是商業性特別強的那種,其中一本《最后的勝地》,我們怎么都看不懂。交給衛平,衛平費了很大的工夫,終于漂亮地解讀了這部作品。還有一本荷蘭的圖畫書《黃氣球》,也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是在衛平的幫助下,圖書的營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由于衛平等諸多朋友不斷地督促和支持,我們社的圖畫書出版飛速發展,從引進到原創,一片蓬勃景象。
后來我離開了出版社,調到作家協會工作,重新拿起筆寫作,慢慢地,我寫出一些東西來,也得了一些獎。但我注意到,雖然我們是很好的朋友,衛平對我寫出來的東西并不怎么說好話,在所有的場合或者點評時也不提。我就有了自知之明,盡量不去麻煩衛平寫那些滿足我虛榮心的東西。幾年后,我寫了一部小說——過去一直寫童話,忽然意猶未盡,想寫小說就寫了,自己也拿不準,就發給衛平。衛平有一段時間沒有回音,我也不敢打攪,但心里急,像等著拿成績單的小學生。有一天,我出門,走到一個路口,正等紅綠燈時,衛平來電話了,問我有沒有時間,談談那個稿子。我站在馬路邊上,跟衛平通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衛平對稿子做了很詳細的分析和點評,并且對一些地方的修改提出了意見。由于衛平的促成,加之出版社的支持,書出來前,我還有幸去浙師大給這本書開了研討會,了卻我一個長久的心愿?;貋砗?,我根據朋友們的意見,對作品進一步做了修改……這就是《有鴿子的夏天》那本書的由來。從此,我更加知道衛平對我之重要,一有稿子就發給衛平。這卻成了他的麻煩,他要不停地給我提意見,不但他自己看,還把趙霞老師拉進來一起看?,F在回想起來,我感到深深的內疚。但有時候,成績不好的學生碰到一位負責的老師,那是不愿撒手的,在這里,我也要向衛平和趙霞表示歉意!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方衛平兒童文學隨筆》,收入了衛平數十年來發表的一些隨筆、散記類的文字。與他以前出版的學術專著、論文集不同的是,這些文字記錄了他許多年來在兒童文學、兒童文化領域的點滴思考、人事聞見,因而不僅帶有某種親歷性和“私人史”的特點,而且具有相當的可讀性。
(《方衛平兒童文學隨筆》方衛平/著,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