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十月》2021年第6期|阿來:十二背后
    來源:《十月》2021年第6期 | 阿來  2021年11月22日07:46

    阿來,藏族作家,1959年生于四川省馬爾康縣,2009年3月,當選四川省作協主席,兼任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云中記》《空山》《機村史詩》《格薩爾王》《瞻對》,詩集《梭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散文集《大地的階梯》《草木的理想國》,以及中篇小說多部。2000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云中記》獲“五個一工程獎”;2009年,憑《機村史詩》六部曲獲得“第七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作家獎”;2018年,作品《蘑菇圈》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他由此成為四川文學史上首位獲得茅獎、魯獎的雙冠王。

    十二背后

    阿來

    去十二背后。

    去以前僅聽說過一回的十二背后。

    十二背后不是抽象的數學猜想,不是神秘的數字游戲,是一個實在的地名,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

    一片發育充分的喀斯特地貌中,道路起伏蜿蜒,視野里是雨后青山。連綿如屏的,孤拔而起的,灰色的石壁,層層疊疊,顯出蒼老的容顏。坡度平緩一點,就長滿了青草,長滿了灌木和更高大的喬木。針葉樹,無論是松,是柏,是杉,都筆挺如炬;闊葉樹綠冠開張,姿態萬千。山間平壩,緣溪,臨塘,都辟為層層水田,稻子將近成熟,飽滿的穗子低垂,顯出了淺黃。稻子的高處立著玉米,低處的芋撐開巨大葉片。天剛晴又雨,一線陽光照亮水面,一些雨落在山前。

    如此山重水復,不由得要想起徐霞客,他黔省長途行腳時所做的筆記如在目前:

    “度橋北,又溯流而西,抵水之北來東折處,遂從岐北向愬小溪行。如由溪東,已涉堰由于溪西,復西北逾崗,五里,抵銅鼓山。”

    徐霞客當年游黔,從廣西進入,行跡在南,不在我從四川進入的黔北。我將抵達的地方,是十二背后,也不是銅鼓山。但山屏水縈,越嶺過溪時的感覺卻如此相似。那種山疊水環,那種疑無路時的曲徑通幽與豁然開朗的感覺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徐霞客游記》中那些文字才會從記憶中突然醒來。

    “其處山塢南辟,北界石峰聳立,皆有洞,或高或下,隨峰而出。西界則遙山自北而南,蜿蜒如屏,連裂三洞,其門皆東向,而南偏者最高敞。”

    這也是黔北群山最典型的特征,石灰巖斷層不時出現,壁立在綠樹與群峰中間。還有幽深洞穴,從崖上吐出懸泉,張掛一道飛瀑,把清涼的喧聲與霧氣散布山間。更有洞隱身于崖腳,從綠樹中溢出條清冽水流,縈繞在山間小壩,又從某個落水洞潛回地下。亮光散盡,回聲深長。

    山、水、崖、洞、樹、田,其間是人的居所,叫村,或叫寨。

    “其前有數十家當其下,即銅鼓寨也。是洞名銅鼓洞。”

    我抵達的地方自然不是銅鼓,黃昏時分,三山夾峙,兩河蜿蜒,一河潛出山峽,一河溢于深洞,小河相匯處,倚山面水聳立一座寨子,石砌成基,構木為樓,二十多戶人家,寨前河邊,荷塘半枯,蘆竹盛開。這個地方就叫雙河。到達的時候,正是亮燈時分,層疊的木樓投影于寨前的人工水景中,好一個幽靜的清涼世界。

    真是來到了“背后”,喧騰急切的世界背后,高溫灼烤的世界背后。

    徐霞客游黔,在三百多年前。他終日飽覽青山綠水,似這樣的日暮時分,卻每每為食宿無著所苦:

    “五里,過一寨,排門入,居人頗盛。半里,復排出一門,又行田塍中。一里半,叩門入舊司,門以內茅舍俱閉,莫為啟。久之,一守者啟戶。無茅無飯而臥。”

    “又半里,復得一村,入叩之,其人閉戶遁去。又西得一堡,強入其中,茅茨陋甚,而臥處與豬畜同穢。”

    如今,天上地下,航空線高速路縱橫交織,酒店民宿星羅棋布。再無須“人跡板橋霜”臨歧問道,再不必“雞聲茅店月”叩門借宿。

    關于十二背后這個地名,有說是十二道嶺背后,有說是十二條溪背后,還有說是十二個洞的背后,十二個壩的背后,十二道石崖的背后,無論是什么的背后,所有十二的背后,總說的是此地天遠地荒。但今天,從遵義市出發,一個多小時車程已到了雙河寨前。開發十二背后的女老板梅爾出來相迎,沿石階而上,經過一株噴香的桂樹,再經過一株也在開花噴香的柑橘,已經在坡上寨中了。再經一株掛果的板栗樹,右拐,進門洞,入一望臺,石板鋪地,某張石板上介殼類化石構成漂亮的紋理。靠墻懸一副古意十足的對聯:“學稼尚懷經世志,隔墻愛聽讀書聲”。今天的書家寫不出如此的誠懇的筆意,也沒有這樣深摯的耕讀情懷。細看落款,才知是曾國藩所書,寫于同治九年。

    電子門禁嘀嘀作響,進屋,木板壁,大花窗,高屋頂。樓下可以飲茶書寫,上曲折樓梯,樓上可以高臥,可以倚窗讀書。

    作為十二背后景區的一個部分,雙河寨二十多幢依坡面水的錯落寨樓,在保持外觀原貌和原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精心裝修,已然改造成了雅致民宿。

    在更高的另一寨中,男主人置酒,歡迎一行遠客。席間相談甚歡,早上起來,宿醉的緣故,有些談話已然忘記,卻鮮明地記得男主人一句話。那是我問他們夫婦從江蘇來此投資開發的緣故,男主人說:“被美所傷害。”女主人寫詩,男主人不寫,卻用了很詩歌的語言。這一“傷害”,使他們投資建設十二背后,已有十年之久了。他們不是拿錢一砸了之。而是憑對這片山水人民的熱愛,所有營建開發都親力親為,都滲透自己的審美,都帶著一份珍重的心意,把從別處收羅來的老家具,老建筑構件,一扇雕花的窗,一只嵌螺鈿的柜,一塊古匾,一張刺繡,都嵌入精心構建的民宿中,樸素之中含著雍容與文雅。

    這樣的地方,由不得不早起,沿清澈小河散步,空山鳥鳴,與青草味與綠樹一樣清新。河邊濕地里,矮的是蓼花與鳳仙花,高的是蘆竹。這種喜水植物高擎著穗狀花序,陽光透亮,照出了花序上密集細小的稃與芒。荷塘半枯,其間有蜻蜓與蝴蝶頻繁起降。

    漫步看景回來,距早餐還有一個多小時,在望臺上泡一杯茶。其實是綏陽當地盛產的金銀花。放一本書是洪堡的傳記《創造自然》,卻沒有讀,在手機上讀《徐霞客游記》。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入黔,也有遇好客主人,頗稱愜意的時刻:

    “僧檀波,甚解人意,時時以茶蔬米粥供。下午,有象過,二大二小,停寺前久之。象媽下飲。瀕去,象輒跪后二足,又跪前二足,伏而候升。既而駝騎亦過。余方草記甚酣,不暇同往。”

    “五里,過白真觀。觀前奉真武,后奉西方圣人,中頗整潔。時尚未午,駝騎方放牧在后,余乃入后殿,就凈幾,以所攜紙墨,記連日所游,蓋以店肆雜沓,不若此凈而幽也。”

    讀徐的記敘,入黔一路,得以如此放松心情,好整以暇的機會并不多。而且都是在遇僧于廟,遇道于觀的時候。但現在,我等卻是在經營性的店肆之中,心意從容。

    我讀這些文字時,金銀花在熱水中慢慢洇開。金銀花是忍冬科植物。古籍中描述忍冬是“一蒂二花”,腋生花在斜升的枝上總是成對排列。現在,它們在水中一金一銀,成對散開。古籍中說:“花初開則色白,經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

    晃動茶杯,三對花載沉載浮,長長的花距,距端上下相向的唇形花瓣,纖長的雄蕊,都在水中舒展,香氣若有若無。也是古籍中寫到過的:“微香。”

    淺淺啜飲,那微香就在唇齒間,悄然彌散。

    陽光溫煦。

    出游。

    溯小河行。不到兩里地,一道壁立的石灰巖下,貼地處,赫然張開一個巨洞。洞口巖壁,很像蟒蛇奮力張開的上顎。立身洞口,在陰陽交割處短暫駐足,陽光已在身后,身前陰影中冷氣撲面。巖壁層疊清晰,縫隙間正好讓蕨類扎根,風化的表面讓苔蘚繼續侵蝕。流水悄然出洞,一到陽光下便灼然生光。再移步,就進入了地下世界。人聲在靜謐的空間激起回響。

    這是一個巖石世界。

    巖石在地球上塑造出眾多奇麗雄偉的風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石灰巖在自然界中造成品類最多的奇觀。現在,我們就置身在石灰巖塑造的奇觀中間:頭頂、身側、腳下,都是無聲的巖石。

    時間靜止。

    上個世紀最后二十年,我幾乎去遍了廣西、貴州、云南和湖南向游客開放的所有溶洞,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審美厭倦。大自然敞開地下的秘室,讓人在一個幽閉的、時間流逝十分緩慢的空間中,呈現地球的部分演化史,但我們的旅游開發者卻似乎都生活在人類的幼稚時期,智識還停留在簡單的象形階段。一切巖溶形成的奇觀都被簡單指認為一些象形的物體。這根巖柱是龍王的定海神針,那片鐘乳石幔是《西游記》中的花果山。此是香蕉,彼是菠蘿,此是犀牛望月,彼是雄鷹展翅。林林總總,幾無例外。還都用舞臺布置般的燈光加強與渲染。因此,二十余年間,再也沒有去過此類景點。想和人去探未開發的野洞,和洪荒直接對話,卻沒有探險家的身手。

    直到今年冬天,在遵義偶遇梅爾女士,以南美紀行的詩集相贈。便先說她詩里寫的馬丘比丘。因為我也去過那里——印加帝國的馬丘比丘;從庫斯科經過庫魯班巴河深峽才能抵達的馬丘比丘;壁立巖峰上,印加人用累累巨石建成的馬丘比丘;聶魯達也攀登并書寫過的馬丘比丘:“月亮的馬,石頭的光。”“最后的幾何學,石頭的書。”

    然后,談到他們夫婦正在開發的十二背后。我現在置身其中的幽深洞穴就是其中一個部分。當時是朋友請酒,稍微過量的酒讓我可以這樣問梅老板:“你們真的沒有用象形思維,把溶洞弄成一個神話角色陳列館,或打造成一個豐收田園?”

    她說保證沒有。

    眼前的景象證實了她的話。燈光很節制,只是照出隱約的路徑,只是照出洞中大概的空間。石灰巖的洞穴還是本來的樣子。如聶魯達的詩:“這充盈著寂靜的最高容器,如此眾多生命之后一個石頭的生命。”

    就不說那些洞穴中的石頭生成是多么怪異了,也不說地下的洞穴世界造成的感覺又是多么奇譎。那是比所有雕塑師都偉大的那個雕塑師的杰作。這個雕塑師就是地球自己。造成這些奇觀依憑的就是地球自己也難以控制的創造性的,同時也是破壞性的力量。地球內部是一個高溫熔爐,用數十億年的時光,在這座熔爐里冶煉各種礦物元素。它噴出火山,讓不同的礦物質凝固成堅硬的巖石外殼。它又用旋轉的力,內部巖漿奔突的力,使這個外殼破碎成板塊,使之互相碰撞,擠壓,使大海聳立成高山,使高山崩陷為大海。地球數十年的運作似乎有一個最終意志,要在他的盛年期演化出一種智慧生物。這種智慧生物大概就是我們這些叫人的動物。人類出現以后,地球的變化沒有以前那么暴烈了,大概地球是擔心他用物理,用化學,用意志造出的人會被嚇壞了。于是,他在自己寬廣的表面,用了風,用了水,用了漫長的時間,將粗糲處慢慢打磨。地表的打磨,還交給了植物和動物。地球已經形成四十多億年,人在地球上只出現了二百多萬年。真正的高歌猛進,不到一萬年時間。人以天計算生命的時間,以年計算文明的時間。那是在地面,陽光照耀之處。而在地下世界,地球計數以更大的時間單元。如“系”,如“紀”,一個單元最起碼也是以百萬年作基本單位。昨夜臥讀景區準備的資料,知道構成眼下這些地下洞穴的巖石形成于寒武紀至奧陶紀。寒武紀是地球生命大爆發的時期。所以,寒武紀巖層也是含有最早生物化石的巖層。距今天已經5.7億年。又過了差不多一億年,即4.8億年前,奧陶紀到來的時候,生命經過緩慢進化,海洋里有了魚這一類的脊椎動物。脊椎是了不起的結構,哺乳動物靠它支撐在陸地上橫行,人靠它支撐才能直立行走與瞭望。與此同時,沉積物緩慢堆積,形成了眼下這些在水中生成的巖石,一層層包含了那些生物體的化石,一層層凝結了時間。

    現在,我就置身在巖石中間,在另一個時間維度中,在數億年前地球的偉力創造的景觀中間。

    數億年前,這些巖石都是一個整體,一層層平鋪在海底,然后,被板塊的碰撞擠壓、扭曲、斷裂、抬升,拱出海面,成為高原。如果地球是有意志的,似乎它的目的,就是想讓由進化賦予了智慧的人看見一部偉大的地球編年史。但這樣的看見又是為了什么?讓人感覺生命渺少與短暫,如蜉蝣一般?地球,或者更大的星系之神不管這些,為了制造這些奇觀他還作了更細致的工作。這個工作交給水來完成。他很有耐心,給了水幾乎無限的時間。讓水融解巖石中的碳酸鈣。水同樣耐心十足,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先在層層疊疊的巖層中制造許多縫隙,為的是讓更多更大的水流進入,直到成為地下河,左右蕩滌,往下深切。

    一進雙河洞,經過地下河漫長打磨的光滑巖面就觸手可及。而數米深的腳下,河水無聲流淌,繼續著制造地下深洞的永無盡頭的工作。我的手撫摸的這段光滑石壁,打磨完成至少有上億年了。巖壁并不像看上去那樣光滑,有砂粒微微凸起。是砂。在海底沉積為巖層前是砂。在暗河的水中化解時也是砂。又或者,是巖石分泌出的硝與鹽。

    聶魯達問過:“石頭里有石頭,人在哪里?”

    那時,人尚未出現。那時,距人類命名這些石頭還有四億八千萬年。

    那時,流水在蒙昧的黑暗里耐心打磨洞穴的下部。洞穴的上部,在無數次分崩離析后造成崔嵬峻嶒的奇觀。水的工作是那樣恣意,在洞中隨時旁枝逸出,在主洞中造出支洞,在大洞中套出小洞。洞與洞,似斷還連。水還像龍一樣下潛,在洞底下又造一個洞,不夠,再次下潛,再造一個洞。如此造成洞的樓宇,洞的迷宮。十二背后提供的資料說,雙河洞開發十年,和地質專家合作,和外國洞穴探險家合作,也是不斷探索這個地下迷宮的十年。目前,已經探明的洞口竟有數百個之多。而且,這些曲折幽深的洞穴的總長度已超過百余公里。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難怪開發公司的男老板會說,我叫哥倫布·陳。自稱哥倫布可能有些夸張,但這對夫婦開發商,確實在項目開發上盡量體會自然的本意,確實也從容地不疾不徐。確實是被自然之美所“傷害”——這個傷害叫誘惑。

    梅爾詩《雙河溶洞》寫出了他們共同的癡迷:“我不能告訴你所有的秘密,我的秘密還在生長。”他們提供的地下勘探報告有具體洞口的數字,具體洞長的數字,我沒有引用,因為“秘密還在生長”,勘探還在繼續,這組數字還會不斷刷新。

    確實,一切都還在生長,水仍然在地下見縫插針,融通壯大,永不停歇。讓洞穴更幽深,更曲折,更漫長。

    緩慢,從容,水蝕石穿,不慌不忙。人的生命短暫,地球自己卻有的是時間。

    行走其間,我竟不住想,自然真的是有意志的嗎?在人類未出現之前,地球讓水如此日復一日創造的意義是什么?那時沒有人,是想讓誰看見?還是這一切只是力學運動的,化學反應的簡單結果。如果是讓人看見,那開發出來的這個部分,在這一個洞中,我們也只是摸索著,驚嘆著走了兩公里左右的距離。其他更幽深詭譎的部分,還是只有少數洞穴探險家曾經短暫地看見。

    徐霞客游黔是1638年,一百多年后,1799年,一個叫洪堡的德國青年上路了,他用五年時間探索南美大陸,他相信:“任何地方的自然都以同一種聲音向人類訴說。”他要用漫長的考察證明這個想法。去發現“自然的所有力量是如何相互交織起來的”。

    和徐霞客不同,他一路記錄眼見的一切東西:地面上的植物,在植物世界中生存的動物。動植物生存所依賴的氣溫,水,巖石,泥土,峽谷的深度,山峰的高度。他要從這些紛亂雜沓的現象中尋找規律性的東西。與他的汪洋恣肆相比,徐霞客的就顯得簡單多了。他只是行走,只是簡單記錄。除非雨和風影響了行程,他并不關心天氣;除非是可以果腹充饑,否則他也不觀察大地上的動物與植物。他不會像洪堡一樣作抽象思考,從而總歸納出一套科學思想:地質學,生物學,人類學和氣象學。他也不會如洪堡一樣想象:地質運動的元素是水與火,而非土地自己。

    洪堡在旅途中對自己說:“人類必須首先理解自然之規律,才能通過行動來將她的力量化為己用。”

    洪堡還說:“讓心靈充滿對永恒的體悟。”

    今天在地下洞穴中行走著的是我們這群提倡生態寫作人,是提倡自然詩歌的一群人,和徐霞客的書寫方式應該大不相同了。

    雖然徐霞客的書寫還是真實的,如眼前所見一樣:“洞西北盤亙,多垂柱裂隙……東南裂隙下,高迥亦如西門,而掩映彌深。”竹杖芒鞋的徐大師置身奇異地理中,為何只滿足于這樣的記敘?今天當然已有結論,缺乏科學思想,陷于具象而不能抽象。

    這時,洞口前面現出了天光。

    接著就看見一塊方形巖石基座上,一大叢灌木被陽光照得透亮。綠色,被懸泉水打濕的綠色,被陽光透耀的綠色!

    徐霞客見過類似景象,他寫道:“芃芃植物茂盛有光。”

    以為是出洞了,其實沒有。只是洞穴的一段塌陷了,制造洞穴的力量也毀掉了洞穴。我們進入到一個天坑底部。這是我第一次置身在一個天坑的底部。坐在長椅上抽一支煙。背后的斷崖上,水淅瀝而下,石壁上長著好幾種蕨,某種鳳仙,和一種開白花的苣苔。我克制住自己,沒有近前去辨認。在地球用數億年前塑造出來的這個特別的空間,我想體會什么叫地老天荒,而不想讓自己淪陷于瑣屑的植物分類學。同樣原因,我也沒有走到那叢芃芃生光的灌木跟前,確認是不是一叢花期已過的醉魚草。

    今天,我要感受整體。我手里的煙卷冒出絲絲縷縷的藍煙。四五億年前,這片大地上沒有這樣的煙。

    我坐在那里,想起當年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的旅程中,面對復雜紛繁陌生的自然,感到的某種迷失。當年達爾文行走在新世界里,在給他父親的信中說:這里眾多的花卉“足以讓任何一個園丁為之瘋狂”。但他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花哨的蝴蝶,爬上花柱的昆蟲,還是一種從未見過的異域花朵?于是,他寫道:“我只能重新開始讀一讀洪堡,他就像另一個太陽,照亮我眼前的一切事物。”

    洪堡給達爾文提供了一種面對自然的典范:不是把自己封閉在地質學家或動物學家的視角中,而是既置身其中,又跳脫其外——從久遠的地質年代穿越時空。達爾文將以洪堡為榜樣進行寫作:將科學與詩意的描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我也不自量力地對自己做如此想象。

    我這么想象時,望著天坑四壁上的綠色植物,和天坑上方的天空。那是一方狹長的,邊緣柔和的空洞。一條天青色的空虛。梅爾說,那圖形是臺灣島的輪廓。我拍下這狹長條的淡藍天空,發到微信里。反應馬上就來了。有女性朋友說,好色,在讀《金瓶梅》吧。有男性朋友直接引《道德經》:“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其實這個解釋要比臺灣地圖來得要好。陰陽嘛,陰陽割昏曉嘛。陰陽是東方智慧中一種整體性把握。

    然后起行,沿曲折的梯步,到另一個洞,天坑出現前原本就連為一體的洞。

    現在,兩者相距幾百米遠。這段距離長滿茂盛的植物。相當多種類的蕨與苣苔。還遇到一種特別的竹子,刺竹。顧名思義,竹身有刺。

    使地穴塌陷為天坑的該是一場地震吧?是地層猛烈錯動才使洞頂崩陷的吧?不然,不能解釋天坑兩端兩個洞口間近百米的落差和那些整齊的斷壁。我們乘電梯上了斷崖,到達另一個洞口平臺上。對面,一道瀑布,貼著幾乎垂直的崖壁飛墜而下,也是和這個洞口平齊的對面崖壁靠頂處,綠樹掩映中,現出又一個洞口,無路可去,只能遙望。一行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洞中穿行時,已經應主人之邀命名了一些洞中之洞。我沒有命名。我說我要想想。現在主人又說,要么你就命名這個洞吧。我說那就叫天荒洞好了。身處在這樣的世界里,確實只感覺造化的偉力,只感到地老天荒。

    我把腳下一塊石頭踢下懸崖。

    因為想起洪堡傳記里的一句話:“他們還將石塊踢下懸崖,聽其回聲,以此推算懸崖的高度。”

    洪堡是帶著很多測量儀器的,但有些時候,也會采用這種簡單的方法。

    現在,我們再次進入洞穴,看水的創造。

    也許是水在創造前一個洞穴時,覺得工程推進的過于粗放,只是急于造成地下復雜而巨大的空間,卻沒有在局部作精細的打磨。所以,巨洞造成后,水在這里繼續從事精細的裝修工作。還是水,天無三日晴的貴州的雨水。天水落下俘獲了空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滲透進地表,溶解洞頂巖石中的碳酸鈣,滲出洞底巖層,滴滴下墜,又是多少個萬年的功夫,造成一個細膩光潤的鐘乳石世界。用鐘乳石吊頂,用鐘乳石掛壁,用鐘乳石鑲嵌深潭的邊緣,在空間最闊大處,用鐘乳石制造廊柱。造帳幔、造燈臺、造龕、造慢動作的水滴計時器,不是人間攸忽而逝的分分秒秒,而是緩慢之極的地質時間。我數了一滴水,晃晃悠悠,從聚攏成形,到下墜開出一朵水花,發出一聲滴答,一共用了三十多秒人類時間。這滴水在造一根上下銜接的柱子。這根柱子的造成,至少還要好幾個一萬年。也許比人類學會用火,到今天可以用火冶煉各種礦物,用火烹制各種食物的時間還要漫長。

    我想伸手撫摸一下柱頭,但終究沒有,我怕這一伸手,抹去的那點乳漿,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水蝕空石頭,同時,水制造石頭。

    舊的石頭,變成新的石頭。

    幾個小時時間,在洞穴中,粗覽了幾億年巖石的歷史。

    出洞了。

    出了洞,就是光,是草、樹、云、人。鳥飛,蟲鳴,風炊。出了洞,又回到了生物時間。一天,一夜,一月,一年。

    洞口就是一道水的飛簾。站在那里,任水沫撲面,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詩:“飛梯綠云中”,“珠箔懸銀鉤”。

    還發現水霧中兩種植物綠光閃爍。一種開黃花的鳳仙,一種開白花的梅花草。都密集地簇生于巖壁上面。既然洞中行程已完,雖然警告過自己不要過分癡迷于植物分類,還是不由得俯身用手機細細拍攝,用了微距,用了廣角。

    又在手機上查出其種名。

    梅花草因子房膨大為心形,故名雞心梅花草。

    鳳仙花通身略略泛紅的黃,卻在長距和唇瓣之間,箍著翡翠綠的萼片,故名綠萼鳳仙。奇的是這鳳仙的長距,在末端自卷成一個圓圈,故民間有俗稱喚做金耳環。如果有當地女子穿了當地的短擺青衣,把這鳳仙當耳環佩上,想是好看。

    該離開了。坐汽車去遵義乘動車。

    經過一個地方,名字與植物相關:旺草鎮。這至少說明了此地人生活與植物的關聯。當時就想,有沒有更多的地名與植物相關?

    在動車上用手機上打開綏陽地圖,居然發現那么多與植物相關的地名:茅埡鎮、黃楊鎮、枧壩鎮、青杠塘鎮、蒲場鎮、茅蓋頂、茅盍峰、巖崗藤、茶坪和箐灣。如果有一張更詳盡的地圖,相信這個名單還可以延長。好一個葳蕤繁茂的植物大世界!

    用洪堡的話說,這就是人類用直接經驗認知的“自然最宏大的面相”。

    列車高速行進,很快就沖出了灰白巖石構成峰與嶺的包圍,沖下了喀斯特地貌的貴州高地,由東南向西北進入了四川盆地。眼前,一座座覆滿了松與柏,楝與榿的低緩丘陵,間或露出的巖壁變成了赭紅色。和黔北的那些石灰巖一樣,這種紅砂巖也是在遙遠的地質年代,在水底沉積而成。只是更容易風化為泥土,如此才造成了物產更為豐饒的四川盆地。1872年,一個叫李希霍芬的德國地質學家從秦嶺南下,深入四川盆地,就注意到這種滿布整個四川盆地的紅色砂巖和由其風化而成的沃土,在其著作《四川記》中將其命名為紅色盆地。他注意到,這個盆地,靠這種砂巖風化的沃土,靠西部高原發育的河流,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發展出成熟可靠的灌溉農業。

    列車飛速行進,穿行在盆地中央的丘陵地帶,一條條江流蜿蜒相伴,嘉陵江、渠江、涪江、沱江、岷江,赭紅色的巖石不斷露出一個個紋理鮮明的剖面。

    動車停靠大足站。

    大足,由唐至宋,在十數處易于雕鑿的紅砂巖上,開造了眾多石窟,眾多佛菩薩造像。在這里,佛教造像終于完成了全然中國化的過程。佛教的時空觀念更加宏觀,與世界相始終,一個劫也就相當于一個地質上的時間單元。而人的存在只是一彈指,生命的綻放只在須臾剎那之間。

    第二天,清晨,乘飛機去川西高原。機翼下,高原夷平面上眾多的海子在初升太陽照耀下金光閃爍。最近一個冰期結束時,高原頂部的冰川化為流水,卻把懷抱中巨大的花崗巖石一塊塊遺落荒原。

    我下了飛機,踩著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草甸,穿行在這些猶如遠古獸的巨大冰漂礫間。這些石頭比黔北的石灰石,比四川盆地中的紅砂巖堅硬多了。它們不是在水中沉積而成,而是火山噴發,將它們從地下帶到了地面。花崗巖迎著陽光的一面,云母的薄片和石英的晶粒銀光耀眼。那是大地一種隱秘的語言。

    攀上一塊巨石東望,浮云如絮,藍天深遠。

    在這個地火造成的巖石世界,一切都凝固無言,汪洋之水造成的四川盆地渺不可見,更東邊的十二背后的喀斯特世界渺不可見。但我知道,這一切都與我同在,在同一個地球,由宇宙的偉力推動,在幽深闊大到無邊無際的宇宙中緩緩旋轉。

    在十二個月的背后,在黃道十二宮背后,在十二個宇宙洪荒的背后。

    在眾多的水成的火成的巖石背后。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久久精品韩国三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午夜一级日韩精品制服诱惑我们这边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91亚洲精品麻豆|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