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藝術性與思想性 ——評《中華少年行之拯救神童》
《中華少年行》是兒童文學作家張軍面向廣大少年兒童創作完成的少兒科幻系列小說。最近剛剛閱讀了其中的第一冊——《拯救神童》,深刻體會到作者的文學追求和良苦用心。
《拯救神童》的亮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概括:
一、文學性
張軍是有著多年兒童文學創作經驗的成熟作家。由于小學語文教師的特殊身份,他與孩子們頻繁接觸,非常熟悉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日常用語。《中華少年行》的語言風格活潑流暢,十分幽默,可以隨便以書中第41頁的一處為例:
“小狌獸可不是東西,他是小狌獸!”藍姿伸出食指撩起小狌獸的下巴。
“我當然不是東西,我是小——”小狌獸剛得意起來,眼珠子骨碌一轉,反應過來,“嘿,不對啊,我是不是東西,都不對??!”
這樣的語言活潑有趣,很容易引起小學生們的共鳴。
《拯救神童》塑造了吳迪、藍姿、小狌獸、項橐、項遇這幾個少年形象。其中吳迪和項遇這兩個形象頗為出彩。吳迪是一位科學家之子,他從小博覽群書,電腦技術高超,組建了少年探秘師工作室。讀完整篇小說,一個勇敢而機智的少年形象也躍然紙上。項遇是一名被父親打造出來的神童,也是全校師生的驕傲,因此被捧得不知天高地厚。然而,過度的營銷使他迷失了方向,沒有了理想和斗志,以致辜負了所有人的期望。他與歷史上的人物一起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也在這個過程中“拯救”了自己。
項遇是近些年少兒文學作品中較少見到的一類人物形象,填補了少兒作品人物畫廊中的一大空白。
二、科幻性
《拯救神童》是希望出版社推出的“小飛龍”少兒科幻系列小說之一,作家張軍在其中注入了明顯的科幻元素。依照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實現時空躍遷的。作者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特殊的來自外星球的高級生物——小狌獸。它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上經歷了數次冬眠,堪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百科全書”小精靈。而吳迪的爸爸作為一名科學家,專門研究時空傳輸,他發明出的新技術可以將承載記憶和思維能力的人體通過量子傳輸到目標年代,然后再組合、復制。
就這樣,吳迪與小狌獸通力合作,在小說中實現了時空穿越。
三、教育性
作者張軍在小說的“楔子”里這樣寫道:“用我們的技術探秘中華歷史中那些影響深遠的先賢、圣哲,挑選最有正能量的神童往事,為當代少年尋找正向的榜樣,引導少年們從小立下凌云之志……我們真心希望你在讀了故事之后,能像故事中的少年一樣,眼中有星辰,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山河?!?/p>
通過短短的幾行字,便能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想通過書中少年的成長經歷,為現實生活中廣大少年兒童的成長指出方向,希望每一位少年都能成為心懷夢想的陽光少年。
小說的教育性還體現在多個方面:相當明顯的科幻元素,能夠激發小讀者對科技發明的興趣;頗為考究的歷史細節,可以培養讀者對歷史的愛好,以及對數千年中華文明長河的濃厚感情。
新中國成立伊始,第一代兒童文學作家們十分重視作品的教育性?!缎∮⑿塾陙怼贰秾毢J的秘密》……這些作品摒棄刻板的說教,將人生道理融于生動的人物與精彩的故事情節當中,為后來的兒童文學創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曾有一批優秀兒童文學作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品承擔著塑造新世紀兒童性格的重要作用。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少作家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忽視了作品的思想性與教育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華少年行》也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