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的火炬照亮未來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注重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2021年欣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引領少年兒童在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中吸取精神力量,為他們將來肩負時代所賦予的重擔而儲備能量,顯得尤為關鍵和迫切。“黨史”是一個宏大磅礴的詞匯,而“童心”則閃耀著單純稚嫩的光澤,如何讓二者實現完美對接,其中所包含的挑戰性是不言而喻的。
“童心向黨·百年輝煌”書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套圖書以簡短的故事、簡潔的文字和簡約的形式承載著歷史的厚重,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題,至少在四個方面實現了令人驚喜的突破。
兒童性與史詩性的統一
對“兒童性”的堅守,是這套書系萬變不離其宗的“宗”,也是它成功的秘密武器。這得益于叢書編輯們在選題策劃階段,對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實踐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察,特別是對黨所給予少年兒童始終如一的關懷和期望以及少年兒童對這種關懷和期望所做出的積極回應、所顯示出的參與歷史建構的熱情和力量,都進行了仔細梳理和發掘,尋找到了關鍵歷史節點和重大歷史事件中兒童活躍的身影,他們都是歷史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這樣的發現是珍貴的,讓我們看到少年兒童在這段長達百年的壯麗事業中從來沒有缺席。同時,這套書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它是通過“百年”這個時間單位來書寫的,因此擁有史詩般的整體性,這種整體性帶來了開闊的視野和高遠的格局。在百年的歷史跨度內,這些孩子在時間的橫軸上形成了完整的精神譜系,構成了栩栩如生的群像,他們既帶有鮮明的個體特征,又呼應著時代的大潮,輝映著百年的風云激蕩。對史詩性的堅持,讓通過兒童的眼睛看到的歷史畫卷并不顯得局促和狹小;對兒童性的堅持,讓大歷史不因其浩繁而淹沒了屬于孩子們的小小聲音。正是兒童性與史詩性的較為完美的統一,讓這套書系抵達了單純中見豐饒、方寸間見天地的境界。
啟蒙性與文學性的統一
努力實現啟蒙性與文學性的統一也是“童心向黨·百年輝煌”書系的重要特點。這套書系秉持“培育時代新人”的宗旨,努力讓孩子們讀后能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所以啟蒙性和教育性是這套書系題中應有之義。但它并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簡單的黨史小故事剪輯和拼貼。它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同時,作為繪本,它也注重用圖畫敘事來呼應當下孩子們的審美興趣。這些作品是編輯、作家、畫家多方在長期的溝通交流中打磨出來的,幾乎每部作品都是數易其稿。為了能夠還原歷史現場,讓作品更具生活質感,作者們不但做足了案頭“考古”功夫,還實地調研采風。事實上,這個創作團隊,本身也是讀著紅色文學作品,看著紅色影視作品,高唱著革命歌曲長大的,紅色經典構成了他們成長的深層背景,他們的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這套書系既是作家、藝術家們和歷史的對話,和老一輩的文學、藝術家們的對話,更是和新時代的孩子以及未來新新人類的對話,并在對話中同頻共振,傾聽、繼承和傳遞著那永不消逝的真善美。
故事性與紀實性的統一
這套書系可以說既是文學,也是歷史。書系嚴格按照百年黨史的時間軌跡,以真實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事實為依據,一路寫到巨輪行駛的新時代。先從嘉興南湖的紅船講起,從中國共產黨夢想啟航的地方出發(《紅船,紅船》),然后目光落在了中國少年兒童先鋒隊的前身安源兒童團的團員們身上(《三十二個團子》),繼而是井岡山上勇敢機智的少年們(《井岡山上炮聲隆》)、長征路上那些不畏艱難險阻的小小紅軍戰士(《一把青稞粒》)、積極向民眾宣傳抗日的小演員們(《孩子劇團》)、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延安抗小的孩子們(《紡車在歌唱》)。當然,還有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的先烈劉胡蘭(《青紗帳 紅小花》)和小蘿卜頭(《光明》),還能看到在開國大典前夕喜氣洋洋報名參加天安門廣場整修的孩子們(《閃閃發光的廣場》),體味到孩子們勤工儉學、捐錢捐物支援抗美援朝志愿軍買飛機時的愛國情(《糖果換飛機》),感受到少年宮科技小組的同學們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努力鉆研、發明科技作品時蓬勃昂揚的風貌(《最好的榜樣》)。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之后,我們從深圳孩子積極參與城市設計(《未來之城》)、從孩子們眼中因精準扶貧政策而脫貧的十八洞村(《苗寨飛歌》)、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觀而由荒原變林海的塞罕壩(《綠色的塞罕壩》),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中國天眼》)之中,都能感受到在朝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進途中,中國孩子越來越自信、包容、勇敢、智慧;新時代的紅領巾們更加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用心、用情傳承革命先輩們堅定的革命信仰和無私奉獻的情懷(《紅領巾講解員》)。這些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的,唯其真實,讓故事更加具有力量感。
事實上,我感到書系也承續了中國紀傳體史書的特點。這種史書體例更加突出人物的言行活動,更具故事性。這一點和兒童的審美天性和心理特點恰恰是契合的。這套書系所追求的故事性和紀實性的統一,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文學的尊重,更是對那個打開了這套書系的小讀者的尊重。
歷史性與未來性的統一
“述往事,思來者”,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過去、現在、未來從來不是割裂的,而是一體的,回望過去是為了看清現在與未來。“童心向黨·百年輝煌”書系堅持以歷史之光照亮未來之路,巧妙地找到了歷史上的兒童和當下兒童的共鳴點。它將黨的百年歷程中形成的精神——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紅巖精神到延安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等,全面、完整、清晰地表達出來。這些精神成為構筑新時代中國精神珍貴的組成部分,引領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中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不但成就了我們的歷史,也將帶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