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蔣童:關于“譯”字的現代闡釋
    來源:光明日報 | 蔣童  2021年11月09日15:57
    關鍵詞:文學翻譯

    現代漢語中常用的“譯”字,是個多義詞,既做動詞,也做名詞,覆蓋了不同翻譯活動和不同的翻譯方式,既表示口譯,也表示筆譯,表示翻譯職位和翻譯工作者。“譯”的諸多義項是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漸漸生成的,這種歷史本身,便形成一種翻譯文化,值得我們關注。而關于“譯”字的兩種現代闡釋,又生成了其更多的義項。這就是復義的“譯”。

    清代黃本驥《歷代職官表·禮部會同四譯館》記載,夏商周三代的政府都設置“象胥”一職。翻看秦漢時成書的《周禮》,在其《秋官·司寇》中有如下的記載:“今總名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制言而諭說焉,以和親之。”這里的“象”是“相似”之意,表示中原話與南方話相像。周代中原與南方通商,周人看重象骨做成的器物。通商要有懂得南方語言之才,譯者稱“象”,比喻其作用重大。這樣一來,象胥便成為周代譯官的統稱。與《周禮》基本同時代成書的《禮記·王制》中記載,掌管不同方向的翻譯職官,分別有著不同的稱謂:“五方之民,言語不同,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唐代孔穎達對這四種官職給出如下的釋義:寄者,言傳寄外內言語;象者,言仿象外內之言;狄鞮者,知也,謂通傳夷狄之語,與中國相知;譯,陳也,謂陳說外內之言。

    西漢以降,北方少數民族與漢地沖突頻發,“譯”官的事情開始多起來,“譯”字也跟著開始流行與使用。而其他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官員,因沒有或少有民族沖突,語言轉換的事情自然少了起來。待到譯字、譯官在漢初、漢中流行以后,便不再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做其稱呼,“象胥”“狄鞮”及“寄”這三個詞匯便漸漸消失在歷史中,并且一去而不復返了。

    幸運的是,“譯”這一職位及其指代的語言轉換行為,卻一直延續了下來。無論歷朝歷代的歷史語境如何變化,從“象胥”到“譯”的更迭與流行,都與政府間外交活動直接相關。不幸的是,翻譯官職(人員)雖然存在了三千年,但其地位卻一直低下。例如,從漢代的譯長、譯官令、九譯令,北朝的譯令、譯史,唐代的譯語人、譯史,宋代的譯語通事,金代的通事、譯史,元代的譯史,明代的通事,清代的通官、譯生、通事、翻譯官,都可以看出,翻譯人員及翻譯活動,雖官階不高,大抵都“不入流”。只有清代的“通譯官”地位略高,是五六品官銜,拿四品俸祿。但這并不能抹殺譯官在外交事務中占據一席之地,并參與構建主流文化。

    可見,“譯”字從一開始就包含了翻譯職員及翻譯行為兩方面的意思,二個義項互為表里,不分先后。“譯”在其原初語境中用做動詞,在現代漢語中,“譯”“翻譯”也多用作動詞。漢語詞性使用的延續性從中可見一斑。

    清代陳澧說:“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有翻譯則能使別國如鄉臨,有訓詁則能使古今如旦暮。”地遠,說的是空間,即不同語言間的翻譯;時遠,說的是時間,即不同時代漢語言的翻譯,稱為“訓詁”。這兩種意義上的翻譯,是把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相互介紹,異質同構,有異有同,相克相濟。公元382年,道安就說道:“譯胡為秦,正當以不聞異言,傳令知會通耳”。時至今日,這仍是有關翻譯本質最佳的說法。

    錢鐘書和許淵沖對“譯”字進行的現代闡釋,引申出其更多的含義,豐富了“譯”的內涵與外延。錢鐘書《林紓的翻譯》開門見山,指出“‘囮’,譯也。從口化聲。率鳥者系生鳥以來之,名曰‘囮’,讀若‘譌’。南唐以來,小說家都申說‘譯’就是‘傳四夷及鳥獸之語’,好比‘鳥媒’對禽鳥所施的引‘誘’‘譌’‘訛’‘化’和‘囮’是同一個字。‘譯’‘誘’‘媒’‘訛’‘化’這些一脈通連、彼此呼應的意義,組成了研究詩歌語言的人,所謂‘虛涵數意’,把翻譯能起的作用、難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來了。”這段文字論及“譯”及其多個近義字,進而闡釋“譯”字的三種意義:即“譯”的作用、毛病及最高境界。第一,翻譯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譯者是居間者或是聯絡員,介紹大家去認識外國作品,引大家去愛好外國文學,仿佛做媒似的,使國與國之間締結“文學因緣”;第二,某些方面、某種程度的“訛”誤,是不可避免的;第三,作品從一種文字轉成另一種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入于“化境”。

    許淵沖對“譯”字進行的現代闡釋如下:其一,譯者一也,譯文應當在字句、篇章與文化的層次上求得與原文的一致,西方翻譯理論強調“同一”,也是這個意思;其二,譯者依也,譯文只能以原文字句為依據;其三,譯者異也,譯文需創新立異,這樣,譯文總會有異于原作之處;其四,譯者易也,翻譯要轉換語言形式;其五,譯者意也,翻譯要傳情達意,包括言內之情,言外之意;其六,譯者藝也,文學翻譯是藝術,不是科學;其七,譯者益也,翻譯工作,開卷有益;其八,譯者怡也,文學翻譯要能移性悅情,使人“好之、樂之”。以這種思路,還可以繼續追加“譯”字的兩種現代詮釋。其九,譯者驛也,翻譯工作穿插往復于兩種甚至多種語言之間,就像往返“驛”站間的“驛”馬;其十,譯者繹也,翻譯行為是對原作的闡釋、演繹,巧合的是,西方翻譯理論中也有類似觀點。

    這里,“譯”字的十種現代闡釋,把“譯”字從語言轉換引申到字形轉換,因為兩者具有內在邏輯的一致性。譯的本義指語言轉換行為,在這里被抽象提取,用于陳述語言以外的事情。就這樣,“譯”字,在厚重的歷史積淀與睿智的現代闡釋中,引申出內涵深厚、外延幽遠的多種意義,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多義詞。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精品国产这么小也不放过|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精品国产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