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北京文學》2021年第11期|故鄉:走出心靈的地獄——抑郁癥調查實錄(節選)
    來源:《北京文學》2021年第11期 | 故鄉  2021年11月10日08:38

    故鄉,男,本名顧元明,1960年代生,現居沈陽。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已在《中國鐵路文藝》《鴨綠江》《芒種》《文學少年》《福建文學》《散文百家》《參花》《邊疆文學》《紅豆》《散文選刊》《滿族文學》《遼寧日報》《沈陽日報》等多家報刊發表散文、小說40余萬字。散文集《花香有蝶吻》獲孫犁散文獎。

    編者說

    抑郁癥在當代人中已越來越受到關注。抑郁癥到底是怎么患的,有哪些癥狀,如何救治?本文作者走訪各大醫院,通過對一群抑郁癥患者的明暗采訪,呈現出抑郁癥患者的共同病征,呼吁全社會關愛這個特殊群體,創造更完善的醫療、救治環境,給予他們人文關懷,使他們學會堅強,樹立信心,勇敢地走出黑暗的心靈地獄,還孤獨的心靈以光明。

    走出心靈的地獄

    ——抑郁癥調查實錄

    文/故鄉

    在我們當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生活原本是美好幸福的,所看到的世界原本是多姿多彩的。然而,突然有一天,瑰麗的世界在他們的眼里黯然失色,美好、幸福的生活讓他們感到索然無味,而伴隨他們的卻是悶悶不樂、思維遲鈍、行動遲緩、睡眠障礙、煩躁焦慮、心境坍塌,甚至悲觀厭世。

    2006年3月,我在網上看到某位公眾人物患抑郁癥的消息后,起初不以為然。沒過多久,我的一位親人因生意血虧,欠了上千萬元的債,也患上了抑郁癥。那以后,他怕被追債、怕被抓,整天過著焦慮煩躁、人鬼不如的生活,家庭也從此充滿苦痛。之后的2011年至2017年間,筆者相繼有好友、同事、戰友被抑郁癥奪走生命,內心受到極大震撼,從而關注起這一社會問題。然而,要想全面了解、摸清抑郁癥患者的內心之痛,采訪對于我這位業余作者來說是極其艱難的。為了獲得真實材料,從2017年9月起,我不得不把自己裝扮成患者及家屬,利用一年半的時間,對北京、沈陽的幾家醫院的抑郁癥治療中心、心理康復門診、心理衛生科,展開了艱難的明暗采訪。因涉及隱私權等敏感問題,本文中的醫生、患者均使用化名。

    ——采訪手記

    第一章 友人的死訊

    第一節 林處長之死

    2011年小年這天清晨,春節的氣息悄然來到東北某城市,大街小巷的鞭炮聲震耳欲聾。可是,熱鬧的鞭炮聲卻沒能蓋過全市黨政機關干部市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林迎春之死的熱議?!稗k公廳秘書一處處長林迎春自殺了?!焙檬虏怀鲩T,壞事傳千里。一上午,市委政府、人大政協、公檢法司傳得沸沸揚揚?!傲钟菏亲蛱熘形缭诩抑型蝗簧系踝詺⒌??!薄傲痔幤綍r挺好一個人,怎么會自殺?你弄錯了吧?!币粫r間,對林迎春的死因,體制內出現了多種版本的傳聞、猜測和推測。

    林迎春算是我結識不久的朋友,我當然不愿相信發生了這樣的事實,便操起辦公桌上電話,撥通了一位工作交往頗多的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的電話。隨后,林迎春自縊的事實得到證實。我放下話筒,心緒煩亂,腦海中不停地閃現著林迎春的身影,閃現著他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

    不打不相識。大約在一個月前的某日上午,我正在辦公室忙于工作,房門突然“咣”的一聲被人用力撞開,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撞門聲嚇了一跳,沒好氣地問來人:“你是哪單位的,找誰?怎么連個禮貌都不懂,門也不敲就往屋里闖?”“我是市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林迎春,明天你們不是視察嗎,找你一同去沿線,我和公安局警衛處的同志在樓下等你快一個小時了,再不出發就到中午飯點了,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只顧低頭改材料,根本沒正眼看他,聽到這兒,我忽然意識到了什么,抬起頭問道:“你是不是想找楊處長?你多上了一層樓?!绷钟汉軐擂?,木訥片刻后如夢初醒:“對不起對不起,領導千萬莫怪,我一著急,就闖您這兒來了?!闭f完灰溜溜地離去。

    水過地皮濕,日過地皮干。這件事很快就被我忘了??墒?,三四天后,林迎春在楊處長的引領下專門來到我辦公室賠禮道歉,并且再三邀請我出去坐坐,說是要以酒“賠罪”。我本不是酒肉之徒,平時就對喝小酒之事缺乏興趣,便婉言謝絕。林迎春急得滿臉通紅,內心十分不安地連忙道:“領導,您若不給我機會謝罪,恐怕以后我連覺都睡不好了!”楊處長特想撮合我倆盡快“和好”,便在一旁不停地為林迎春說情。見林迎春一臉真誠,我心軟了,答應了兩位處長的請求。

    第二天下班后,我們三人來到機關附近的杏花春酒樓小敘,我才仔細端詳了林迎春的體貌。林迎春,四十三四歲,一米八的大個,一表人才,干練強勢。通過交流了解到,他剛任市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不到倆月。之前,在機關黨委做專職副書記,因工作出色,得到了秘書長欣賞,才坐到了第一處長的位置上。而楊處長、我,與林迎春是同日相識,不然也不會鬧出如此誤會。

    林迎春自殺那天是市“兩會”結束的第二天。那天中午,他妻子黃艷下樓去小區鍋爐房找師傅來看暖氣漏水點,前后不過十幾分鐘,林迎春就尋了“短見”。林迎春用事先準備好的一根尼龍繩,把自己“吊”在了躍層樓梯最高位置的“橫梁”扶手上。他妻子回來后,迎面就看到了樓梯橫梁扶手一端已經斷裂,和林迎春吊死的慘狀。至于林迎春是脖頸套好“繩套”,再翻過“橫梁”慢慢下去突然“一墜”而亡的,還是翻過“橫梁”直接就往下一跳而亡的,連法醫的鑒定也沒個準確說法,但林迎春當時已經自殺身亡卻是不爭事實。

    林迎春和黃艷住的是一棟300多平米的別墅樓。這是兩人一年前重新組成家庭后,在臨河的“麗華苑”購置的獨戶獨院別墅,全部由黃艷出資。由于林迎春每天忙于政務,房子的裝修事宜完全由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黃艷一人操勞。黃艷既要忙于打理生意,又要顧及別墅的裝修,工程盡管全部包給了裝修公司,但到林迎春自縊之日,仍有一些未完善之處。

    黃艷接受了警方的調查詢問,她提供了這樣一些情況:

    昨天晚上八點多,林迎春回來了,我知道這是“市人代會”結束了。因為,他離開家那天告訴我,他要到鳳凰大廈住會五天,為“市人代會”服務,還體貼地對我說,你這些日子太辛苦了,這幾天我不在家你也好好歇歇,別累垮了。

    我最近累得確實快崩潰了,情緒很不好,因此不假思索地順嘴說了一句,你早就該離我遠遠的了。林迎春沒接話,“咣當”摔門而去。

    林迎春進屋后,招呼也沒跟我打,就直奔臥室,半天沒聽見他的動靜。我心里有點發毛,就進臥室看個究竟。林迎春正悶悶不樂地躺在床上發呆,見我已站在床前,便慌忙坐起來。我發現他眼神惶恐,臉色難看,問他發生了什么事?他一聲不吭。問急了,他沖我大吼一聲:我不想活了!

    最初,我認為他在與我置氣,但從他神情上看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再說,我倆平時不是沒拌過嘴,但誰也沒有“記過仇”。因此,我突然意識到他抑郁癥犯了。我想,這可能跟他工作壓力大,不順心有關。我倆成家之前,他曾坦誠地告訴我,他有抑郁癥。我覺得他平時待人和氣,談笑風生,忙忙碌碌,和常人沒兩樣,就對他說,我不介意,有啥病咱都可以治,錢不是問題,你不用有心理負擔。

    結婚后,他犯過幾次抑郁癥,病情嚴重的時候他總想偷偷尋死。但我看得緊,過些日子,他病情好轉,人恢復了正常,也就不再想尋死了。昨天晚上,我怕他做傻事,就主動和他親熱,他興致不高,草草了事。他一夜沒睡,一直發呆。我也一宿沒合眼,一直擁抱著他,生怕他離開我。

    今天早上,我見他情緒仍沒好轉,就沒敢離開家門半步。十點多,臥室暖氣接頭不停地漏水,我向鍋爐房電話報修,維修師傅答應馬上過來,但過了一個多小時也沒過來,我就跟他說,我去趟鍋爐房請師傅過來看看漏水點,三兩分鐘就回來,你千萬別出家門,等一會兒我回來陪你去香水公園散散心。你一定要等我喲。我故意語氣親昵些,見他沒表示反感和厭惡,就走出了家門……

    第二節 大才子殞命

    臨近下班時,公務班收發員小董匆匆送來一張訃告。我看到死者的名字是譚惠中后十分驚愕,隨后心里茫然一片。我當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訃告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譚惠中,男,1955年12月12日生于xx省xx市,退休前為xxx委員會辦公室正處級調研員,于2015年9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60歲。譚惠中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將于2015年9月21日上午9時,在北崗革命公墓二號告別廳舉行告別儀式。參加譚惠中同志遺體告別儀式的機關人員,請自行前往,并請提前30分鐘到二號告別廳前集合。

    機關辦公廳

    2015年9月20日下午4時

    我和譚惠中相識在1994年7月,當時我通過公務員考試,錄用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離開新聞隊伍,來到機關工作。那時他在辦公廳人事處,我的調任考核是他和他處長到報社進行的。報到那天,我到人事處取體檢表,與他見了面。初次接觸,譚惠中給我的印象不錯。他方臉,頭發濃黑,模樣清秀,文質彬彬,十分溫和。時間長了,我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身高一米七八,腰板很直,身體健碩,是我們單位唯一一個無論春夏秋冬,都堅持洗冷水澡的人,唯一一個一年四季都堅持走路上班的人(每天上下班共計兩小時四十分鐘,且風雨不誤),唯一一個冬天只穿秋衣秋褲,不穿棉衣棉褲棉鞋的人。他的形象、氣質按現在的說法,絕對是帥哥一枚。

    我調入機關不久,譚惠中的工作也有一點小變動,調到了機關黨委任處級調研員。他調到黨委后,職工文體工作、業余文化生活抓得生動活潑:書畫展、攝影展,歌頌祖國歌頌黨征文比賽,軍旗、跳棋、象棋比賽,籃球、足球賽,拔河比賽,還有每年八九月份,都把機關全體干部、職工拉到代表培訓中心,舉行一場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文化型、服務型、高效型、廉潔型機關“和諧之聲”文藝晚會。機關干部、職工以黨支部為單位積極參與,唱歌跳舞,吹拉彈唱,相聲小品,各展才華。譚惠中為了把晚會搞得歡天喜地,嚴謹有序,親自寫串連詞,親自做主持,還親自上臺唱段數來寶快板,拉一曲二胡《二泉映月》。

    后來,我發現譚惠中還寫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他的硬筆書法曾獲得過國家級優秀獎,他創作的散文、隨筆,時常在報紙副刊上發表。因為愛好相近,情趣相投,平時我倆走得較近。工作之余,經常會坐下來交流創作體會,規劃理想,追夢人生。我在報社工作時,每天風風火火到處采訪,工資待遇高,可謂名利雙收。但調入機關后,工資降了近半,工作環境也不如報社充滿朝氣。因此調入機關三四年間,工作仍然不太適應,就經常動議離開機關。這時,大我五歲的譚惠中就像自家兄長一般做我的思想工作,勸慰我安心工作,積極向上,大膽展露才華,為機關建設多作奉獻。我為人生中能遇到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品德優良的好兄長而感到欣慰。

    十多年后,譚惠中平調到本機關某委員會辦公室,他雖然工作很出色,但由于年齡大、暫時沒位置等因素,一直在這個部門工作到退休。這期間,我的工作崗位發生過幾次變化,后來得到了組織重用,成了部門負責人。因不在一起就餐、不在一層樓工作,平時會議也多,所以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一旦有話題要交流,就通個電話。有一天下午,他在電話中對我說,兄弟,老哥身體要完蛋了,精神已經崩潰了。我當時感到莫名其妙。

    放下電話,我就去了他的辦公室。因為他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每況愈下,以前同他一起辦公的女同事,由于心里有負擔,要求領導給其調換了辦公室。我一推開門,看見他呆呆地站在門口,惶惑不安。我問,老哥,你這是咋的啦?他慌慌張張地對我說,機關所有衛生間都不能用了,到處跑火車,差點把我撞死,我要打車回家解手。我心里畫魂,老哥咋突然變成這個樣子?我想起半年前,他得腦血栓住了院我去看他,因為救治及時,恢復得挺好,說話嘮嗑也跟沒病人似的。住了一個月的院,回家又休息了兩周就回單位上班了。得知他上班了,我特意打電話問候了他。就在那天中午,我在一樓餐廳前見到了他,并沒感到他神經系統出了毛病,只是覺得他臉有點脫相,說話有些費勁,走路慢慢騰騰,腿腳有些不靈便。

    沒有想到,這才幾個月的時間,他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居然到了這種不堪入目的地步。我的好兄長居然從一個當年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美男子,一下子變成了枯瘦如柴、神魂顛倒的病秧子。上蒼啊,這是誰把他折磨成這個樣子?讓他這么好的一個人承受著這種毀滅性的摧殘和打擊。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同情的淚水奪眶而出。惠中兄,你到底咋啦?誰把你折磨成這個樣子?我大聲問他,眼里不停地流著淚。

    譚惠中的遺體告別儀式來了不少同事。告別儀式結束,人們紛紛走出告別廳。“從19樓往下跳,惠中怎么想的,太可惜,才60啊?!薄盎葜幸彩?,有啥想不開的,不就是沒提起來嘛,提不提職那都是命,都退休的人了,在家天天看看大孫子,享享天倫之樂該多好,還想那些沒用的事干嗎?”走在我身旁的幾位女同事喋喋不休地感慨著。我心情沉痛,不愿參與這種無厘頭的議論,拔腿就往臺階走去。

    “主任大哥,謝謝你能過來,您一定要回酒店坐會兒,我還想借機敬您杯酒,感謝您這位人大代表幫我依法維權?!蔽毅墩乜粗矍斑@位和我打招呼的人。團臉,黑臉膛,大眼睛,中等身材,胖墩墩,滿臉憨厚?!拔医凶T軍,譚惠中的表弟,您忘了,我那年右腿被一老板的‘大奔’撞折了,法官拖了好幾年不給執行,前年我哥讓我找您,這事才了結,您一直沒給我機會謝您……”我想起了那件事,和譚軍也就不見外了,順嘴問了一句,惠中兄以前啥毛病也沒有,怎么這幾年身體和精神一下就敗壞了呢,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選擇這樣一條絕路?“領導大哥您別挑我理,我這得馬上去張羅酒店那邊的事,哪天得空我專程去向您匯報,但我現在只能實話告訴您,我表哥的婚姻很失敗,我嫂子不是人!”譚軍說完匆匆離去。

    現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以上二人的具體死因。

    一、林迎春死后的第二天,我聽到的是他在“兩會”期間,因工作上出現一些“小失誤”,被上司批評了幾句,話可能有些重,無外乎就是“這點事你都安排不明白,要你這個處長干啥,能行不?不行換人,那么多人盯著這個位置呢,我看誰來干都比你強”。我當時不相信這種說法,給了解情況的幾個熟人打電話,隨后獲得了以下披露——

    A君,副處調,林迎春同事: 處長挨領導批評時,我們都在場,領導確實說了這些“狠話”。那個領導就那“X樣”,動不動就“急脾酸臉”(東北土話,意同“疾言遽色”),一著急不分男女逮誰損誰,脾氣一來嘴沒把門的,盡是“狠磕”。我們都知道他脾氣暴躁,也經常挨他“收拾”,但沒誰往心里去。林處到咱們處時間不長,又頭一次上“兩會”,自然有些事被問到時會發蒙,領導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損”他,挺傷他自尊。但怎么也不至于為這事自殺啊。我覺得挨領導批評只能是他自殺的“導火索”,是不是還與家里的事有關,比如夫妻關系,處里誰都知道他的婚姻不如意。

    林處死后,他妻子來政府找過領導,看她面相,同事們都不敢恭維,有的還說,林處要個頭有個頭,要形象有形象,要地位有地位,要年齡又正當年,既然是二婚,說啥也得好好挑一挑,是不是圖女的有錢???

    B女士,副處調,林迎春同事: 林處是通過競聘到我們處的,當時這個位置太搶手了,有十多人競聘這個位置,最后他還是如愿以償了。林處雖然上任時間不長,但工作非常努力,為人也挺好,整天笑呵呵的,根本沒看出他得了抑郁癥,這個病隱蔽性太深了。

    剛上“兩會”時,林處狀態挺好的。他雖然工作壓力一直很大,但卻沒見他有“犯病”的跡象,自從XX領導在會議期間“損”了他之后,他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人沒精打采,總走神,臉色也不好看。我們都覺得領導批評他時有些話挺過分,還紛紛安慰過他,他說沒事的,過兩天就好了,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林處走了沒幾天,XX領導就住進了醫院,高血壓和心臟病都犯了,估計他也特別后悔,所以很上火,不管怎么說,人是他幾句話給整沒的,因此他很自責。這件事對他來說恐怕也是個不小的教訓。

    二、譚軍在電話里聽我說想了解譚惠中的死因,就激動得不得了,說啥也要當面替他表哥“訴訴苦,正正名”。一見面,譚軍還是上次握別時的那句話:“我嫂子不是人!我表哥是她逼死的!”我靜靜地、認認真真地聽完他毫不保留的講述。

    譚惠中二十六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董麗梅。譚惠中雖然長得帥,但姊妹多(一共六個,在家排行老二),家庭經濟條件不好。董麗梅的家里就她和弟弟兩個孩子,父母又都是工程師,經濟條件比較優越。董麗梅圖譚惠中老實帥氣,做了一些“犧牲”。譚惠中自知家庭條件不如董麗梅,就只能“低人一頭”接受現實。結婚時,譚惠中還是一家建材公司的工人,后來在岳父的關照下,調到了市委群工部,1980年參加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組建工作。

    譚惠中工作干得雖然不錯,但一直沒提起來。從結婚那天起,譚惠中就在董麗梅的歧視下與她共同生活。董麗梅在一家中型企業里雖然是個普通辦事員,但回到家里總是趾高氣揚地對譚惠中數數落落,這也瞧不起那也看不上,總之一句話——天天嫌丈夫沒出息。

    譚惠中本來有望升為“市管干部”,但調到專委會工作后,部門一把手嫌他不會“來事”,所以他工作再努力也得不到領導欣賞。對于不能升遷的事,譚惠中早已看開了。可是,每天一回到家里,董麗梅就拿丈夫提不了職的事“當話把兒”,不是給他臉子看,就是經常在兒子、兒媳面前揭他的“嘎巴”,弄得他吵架不是,不吵架就只能窩窩囊囊地忍氣吞聲。譚惠中畢竟是個知恩圖報、觀念傳統的男人,每次不管老婆怎樣無理,他都強忍著,直到有一天董麗梅罵他不如一頭豬中用,死了算了,他的情志才徹底坍塌。

    譚惠中得抑郁癥后,病情一天比一天重。譚軍心疼表哥,就把生意交給妻子打理,天天陪表哥看病、外出旅游,可是一回到家,董麗梅就不依不饒,沖他大罵:“你活著有啥意思,不僅天天拖累別人,還盡‘禍禍’錢,快去死吧!”這種情況多次被譚軍撞上??吹奖砀缣焯焓芘按T軍心里特別難受,經常推著表哥找沒人地方,倆大老爺們兒抱頭大哭。譚惠中跳樓自殺好幾年了,譚軍想起表哥就會大哭一場,他的心里有抹不去的陰影,董麗梅在譚軍眼中不是嫂子,是“魔鬼”。

    (……試讀結束,全文原載《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21年第11期)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91精品国产一区|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