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科幻南京” “網文·青春榜”:《我們生活在南京》
網絡文學只能是一次性的眼球經濟?網絡文學不能是持續暢銷的經典?在點擊量、月票榜之外,我們還能期待些什么?
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與《青春》雜志合作,推出“網絡文學·青春榜”,意在帶著青年人的理想性、好奇心,擁抱新世界的活力和創新的熱情,綜合考慮創意(類型貢獻和創新性)、主題(思想、意蘊和價值取向)、故事(架構、敘述和講故事能力),人氣(綜合網站和讀者評價)及IP(衍生產品、影視改編和海外傳播的潛力)五項要素,及時發布當月、當季和當年推薦榜單。
“網絡文學·青春榜”與《青春》2021年第11期同步發布。
《我們生活在南京》(連載中)
天瑞說符
起點中文網
“假設你生活在二十年后,我要給你送東西,我現在腦子里有一個念頭,決定今天晚上把時間膠囊埋在樓下,但是我在還沒埋的時候,就用電臺通知你,讓你去挖,你覺得能挖到嗎?”
這是一部關于“時間”的科幻。
坐標是南京市秦淮區苜蓿園大街66號,梅花山莊中沁苑。(不得不說,生活在南京的我讀到這里就“咯噔”了,當讀到長滿綠苔的新街口時,我相信每一個生活在南京的人,都會為之沉迷……)
當世界末日來臨,正常通信手段全部失效時,無線電臺便成為人類最后的救命稻草,它粗糙、脆弱、嘈雜不清,但永不失效。
身為高三學生的白楊從小就被父親培養出無線電臺的愛好,在通聯了數晚后,他終于聽到了來自 14.255MHZ 的同類聲音,這是2040年僅存的女孩半夏。而這一來自未來的呼喚,將2040年的未來科幻南京與2019年的日常南京城聯系在一起,在時空的微妙縫隙里,具有拯救人類意義的通信,在一對男孩女孩之間悄然發生。硬核科幻加上兩個年輕人攜手拯救世界,常見但絕不俗套。
一封藏于時間膠囊內的“亡者”書信,騙過了世界,甚至騙過書寫者自己,抵住了光陰的流逝、時間的侵蝕,最后,終于邂逅了末日下僅存的未亡人。“時光慢遞” 的準則,帶給人的思考,并不亞于劉慈欣《三體》中的“叢林法則”。當然,這部作品的“時間”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