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真的惡聲在那里?!”——讀《波德萊爾與中國》
    來源:中華讀書報 | 婁燕京  2021年11月02日16:31
    關(guān)鍵詞:波德萊爾

    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作為西方現(xiàn)代詩的鼻祖,以一部《惡之花》,改變了世界詩歌的走向,持續(xù)性地引發(fā)“新的戰(zhàn)栗”。五四文學革命伊始,波德萊爾就被介紹進中國,深度參與了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現(xiàn)代化進程,尤其是給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新詩作者們帶來了“比冰和鐵更刺人心腸的歡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波德萊爾其人其詩在中國翻譯、傳播和接受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的發(fā)生、發(fā)展史。波德萊爾憂郁的面影,一直伴隨著百年中國新詩的浮浮沉沉。2021年,是波德萊爾誕生兩百周年,也是詩人被介紹進中國的第一百周年。在這一重要的時刻,梳理波德萊爾在中國的接受史,回顧過去,放眼將來,或許是對詩人最好的紀念。《波德萊爾與中國》一書的出版,正是作為一份來自中國讀者的厚重“禮物”,在雙重的紀念意義上,向波德萊爾致敬。

    回顧波德萊爾在中國的百年接受歷程,采取何種角度,選擇哪些文獻,很考驗編選者的眼光。《波德萊爾與中國》一書設(shè)置了“文苑之聲”“學苑之聲”“歷史回眸”和“訪談”四個部分,從而以多聲部的方式合奏出波德萊爾在中國的接受史。其中“文苑之聲”和“學苑之聲”收錄的是文學史上的重要詩人和波德萊爾研究專家的相關(guān)作品,側(cè)重于從創(chuàng)作和研究兩個角度透視波德萊爾在中國的意義。“歷史回眸”部分則是一組專門的波德萊爾接受史論文,主要展現(xiàn)了波德萊爾在中國二十世紀二十至七十年代的接受歷程,各篇論文既有關(guān)注整體者,又包含了個案。“訪談”部分則是對當代中國波德萊爾重要接受者的采訪記錄,鮮活而不失歷史文獻意義。可以看出,《波德萊爾與中國》注重“史”與“論”的辯證結(jié)合,多角度地呈現(xiàn)出波德萊爾在中國的接受路徑,也為當下如何理解波德萊爾之于中國詩歌的意義,提供了一扇窗口。

    在一般的想象中,波德萊爾往往被視作頹廢詩人、惡魔詩人,但是作為現(xiàn)代性的象征符號,波德萊爾其人其詩也必然蘊含著現(xiàn)代性本身所具有的種種矛盾、復(fù)雜和詭譎之處。波德萊爾“亦莊亦諧”,美與丑,善與惡,天使與魔鬼集于一身,成為捉摸不透、言說不盡的人。而這種復(fù)雜性也成為波德萊爾在中國的接受史的一個表征。《波德萊爾與中國》一書通過文獻的選取與安排,呈現(xiàn)出的正是波德萊爾在中國的多元面影。

    比如,在新文學早期,面對波德萊爾的詩,徐志摩以他特有的“濃得化不開”的文風,贊美詩歌中的聲音:“他詩的音調(diào)與色彩像是夕陽余燼里反射出來的青芒——遼遠的,慘淡的,往下沉的。他不是夜鸮,更不是云雀;他的像是一只受傷的子規(guī)鮮血嘔盡后的余音。”而魯迅看過徐志摩的文章后,一面斥之為“神秘談”,一面則借著波德萊爾呼喚“只要一叫而人們大抵震悚的怪鴟的真的惡聲”。魯迅將波德萊爾視為“精神界的戰(zhàn)士”,“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徐志摩則是把波德萊爾看作一個神秘的浪漫抒情詩人,兩種不同的波德萊爾形象,標示著兩種不同的文化政治立場,而這種種沖突之處,又關(guān)聯(lián)著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路向抉擇。同時,不同立場間的分歧與對立,也體現(xiàn)在對波德萊爾詩歌的具體翻譯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發(fā)表于《學衡》雜志上,由李思純翻譯的多首波德萊爾詩歌,均使用文言譯文,或多或少地體現(xiàn)出文化守成主義者的波德萊爾接受觀。而在同一時期,左翼文化人士也對波德萊爾詩歌進行了“改寫”,作為《資本論》的首位中譯者,陳勺水將波德萊爾名作《奉勸旅行》的頹廢風格改譯成進步主義風格,“將波德萊爾想象成充滿力量和激情的詩人”。到了四十年代中后期,天地玄黃的時刻,之前的種種對立,進一步凸顯。在左翼文學陣營那里,波德萊爾已是“一群沒落的小布爾喬亞的代表”,而在中間階層的作家、持自由主義立場的詩人那里,波德萊爾卻成為新詩現(xiàn)代化的借鑒資源,陳敬容、汪銘竹、王道乾等詩人在波德萊爾的影響下,詩作中早已滿是漫游、頹廢、死亡與情色想象。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波德萊爾的形象,多元而又分裂,深植于中國社會的脈動之中,無疑是一個窺探歷史與詩學真相的重要癥候。

    而在“當代”,隨著新的文學規(guī)范重新確定,“沒落與頹廢”的波德萊爾詩歌在“雙百方針”時期有過一次集中而短暫的現(xiàn)身。在1957年7月號的《譯文》上,陳敬容選譯了《惡之花》中的九首詩,標志著文學、意識形態(tài)體制的某種松動。盡管驚鴻一瞥,這九首詩卻與當時其他的異質(zhì)性文學資源一道,深刻震撼、影響了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的“地下寫作”,形塑著后來蔚為壯觀的“朦朧詩”與“第三代”的寫作形態(tài)。在陳建華、柏樺等詩人的回憶中,波德萊爾的頹廢與唯美,完全契合了那一時期中國青年的心境,從詩歌風格到行為方式,詩人們無不將其視作反抗固化的體制的精神源泉。正是基于不斷地回溯性建構(gòu),波德萊爾對一代詩人的致命影響,在今天,已然成為制度性的文學史想象,和不容懷疑的起源神話。但問題可能恰恰也由此呈現(xiàn)出來。那種來源于反叛心理的、對抗式的歷史回憶與文學研究,反復(fù)申說之下,多元的波德萊爾形象已經(jīng)越來越單一。當那一代詩人們一再確認波德萊爾的頹廢與唯美,當學者們花式論證波德萊爾的都市漫游者形象,或者說,當人們汲汲于將波德萊爾推向“革命”的反方,事實就果真如此嗎?

    波德萊爾在當下中國的傳播與接受困境,似乎也不經(jīng)意間體現(xiàn)在《波德萊爾與中國》一書的文獻編排上。“文苑之聲”部分側(cè)重的是波德萊爾對中國詩人創(chuàng)作的影響,但是所收錄的作者止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詩人。而從“文苑”到“學苑”的切換,卻像是透露著波德萊爾在給新時期的中國先鋒詩歌帶來“比冰和鐵更刺人心腸的歡樂”之后,迅速固定化、體制化,成為學科式的專業(yè)研究對象,也因此就成為需要“回眸”的老古董。或許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是,波德萊爾已被符號化,圍繞他的種種激動人心的、代表著反抗的關(guān)鍵詞——頹廢、唯美、惡魔、審丑、都市漫游者等等已經(jīng)成為文學與認知常識,既不構(gòu)成寫作的前提,也無法攪動現(xiàn)實秩序。在眼花繚亂的消費社會,在應(yīng)接不暇的全球化時代,比波德萊爾更“惡”的花朵,比“惡之花”更“刺人心腸的歡樂”已經(jīng)層出不窮,年輕的詩人們早已見怪不怪,時時尋求著更大的刺激。在他們練習詩歌寫作的道路上,波德萊爾更像是一種不得不去了解的知識,甚至都夠不上一種可以被模仿的詩歌風格。而且,令人愕然的是,波德萊爾也似乎已經(jīng)被編排成某種體制的辯護詞。每當時下的詩歌寫作場域出現(xiàn)一些粗俗現(xiàn)象而引起爭議與討伐之時,總會有人跳出來用波德萊爾為其張目,而如果“惡之花”已成為鄙陋的衛(wèi)道士,那么,波德萊爾還代表著“真的惡聲”嗎?

    因此,回顧波德萊爾在中國的百年接受史,不僅是學術(shù)謹嚴的歷史考古,也是對當下的批評與反思。中國對波德萊爾的翻譯與介紹,始終鑲嵌在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中,那些多元、鮮活的波德萊爾形象,透露著一代代波德萊爾接受者的心聲,也閃現(xiàn)著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真容。而在整理與打撈歷史之際,如何在新的語境下閱讀波德萊爾,如何讓那朵兩百年前的“惡之花”重新綻開,或許是更為嚴峻的課題。這至少意味著,直面歷史與現(xiàn)實的危機,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并發(fā)出“真的惡聲”。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毒不卡|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