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戰,新女性:職場與愛情的協奏曲 ——《火車浜7號?瘋狂處女座》線上研討會舉辦
10月30日,由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安徽大學網絡研究中心及萬派財經文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火車浜7號?瘋狂處女座》作品研討會在線上舉辦。萬派文化聯合創始人郭羽,網絡文學評論家黃發有、周志雄、陳定家、禹建湘、夏烈、周興杰、許苗苗、張春梅、李瑋、紀海龍、賀予飛、吳長青以及《火車浜7號》作者“九月的高跟鞋”(劉波、李夢)參加會議。會議由安徽大學講席教授歐陽友權主持。
《火車浜7號?瘋狂處女座》以“85后”家庭主婦陳筱露為找尋丈夫入獄真相重入職場,以及“95”后職場新人李可唯的職場情場歷練故事為核心,雙女主角螺旋交替視角作為線索,刻畫了火車浜7號的女性群像所經歷的職場、情感的命運,展現了我國當代社會獨立女性的風貌,為網絡都市行業小說的寫法積累了文學經驗,也探索了新的路徑。
黃發有分析,作者善于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與復雜性,陳筱露和李可唯兩個女主顯得血肉豐滿、生動活潑,在女性群像的塑造上也見出精彩。整部作品通過多樣化的人物塑造,立體地記錄下了新環境中女性突破傳統角色的束縛,形成獨立的奮斗史與心靈史。作品的不足之處是男性角色略顯扁平化。
周志雄認為,《火車浜7號》是一部“帶有文青范兒”的小說,延續了《網絡英雄傳》系列的品質,既精致又富于內涵。小說中,星座元素、服裝設計行業、人物形象都是充滿時尚感的,但故事并非是“物質至上”,故事人物內在追求的是物質與精神兼備的一種生活。作品的敘述架構顯然是經過打磨的,如開篇模仿了《百年孤獨》式的開頭,在敘述中形成一種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時間循環,給人帶來較好的閱讀體驗。
陳定家說到,郭羽、劉波作為企業家,在商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堅持文藝創作很難得。《火車浜7號》有大量互文性的書寫,其中受到傳統文學和經典作品的影響痕跡,如《百年孤獨》式的開篇、所有因果在轉了一大圈后再一次又回到原點的人生思考等。
在禹建湘看來,小說譜寫了新時代職場與愛情的協奏曲。小說文本擺脫了傳統職場勾心斗角的套路寫作,深入職場人的心靈世界,更多地關注人性和情感,折射出時代的奮斗氣息。作品塑造了多元立體的女性形象:職場再出發的家庭主婦、經歷職場與愛情蛻變的“小白”以及深陷秘密糾葛和救贖的女強人。出色的女性群像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80后、90后女性的價值趨向,實現了對情愛與職場敘事之外的時代折射。
夏烈從現實題材的角度給出了建議。他認為,《火車浜7號》本質上仍屬于封閉式結構的類型小說。然而,故事以尋找真相為動力,在尋找過程中又觸摸到了時代中兩性關系的真相、家庭和自我的真相等更深層的意義層次面。真正的現實主義是對時代中正在發生的人物現象命運研究的態度,能做到這一點是作品的可貴之處。他提出了對作品修改的意見:一是要注意敘事的剪裁,把握好小說與影視的區別;二是修改前后細節矛盾等“硬傷”;三是可以加強小說的國際化和職場化因素。
“《火車浜7號》是面向現實的虛構與時代共振的書寫。”許苗苗認為,作品其實可以看作是指向現實的一種虛構,作者積極捕捉并容納時代的新現象,如《火車浜7號》中出現的電商欺詐、跨國犯罪、中國商品走出去等等。她也提出,作品尚存在行文匆忙、次要人物形象薄弱和人物語言缺乏雕琢等可以提升的空間。
張春梅注意到,《火車浜7號》敘事“講究”,凸顯在以符碼化表述完成了主題體現、以自我縫合能力構成作品的動力機制。“處女座”這一符號是進入故事的重要導引,第二個符碼是“火車浜7號” ,帶有強烈的現代意味,作者有意設計了尊崇本心、追求極致之美和追求榮耀、炫目之美的兩類女性人物,以這關于兩種美的追求賦予這一符碼以盡善盡美的特征。人物行動導引圖是第三重符碼,兩位女主實際上都在以行動回答一個問題:如何完成對真與純的追求?整個作品就是一個證明愛的旅程,包含家庭之愛、男女之愛,《火車浜7號》成了重新宣誓愛的場所,主體的自我縫合也就構成了敘事的核心部分。
李瑋討論了《火車浜7號》的“新商戰”和“新女性”。小說拒絕簡單化套路,寫出了網絡時代的商戰特殊性、殘酷性。此外,作品展現了職場女性的主體性。陳筱露的成長性是靠她自己職業的能力而非另外一個男性來成就的;李可唯在面對“灰姑娘和霸道總裁”模式時有還擊和選擇的自主性,不是無力抵抗,而是考量“我要什么”。
專家們認為,這是一部高質量的現實題材作品,超越了一般的都市敘事和行業敘事常規套路,在一個懸疑、復仇、追討真相的框架之下來著力表現都市女性職場歷練、情感糾葛和人性的救贖。小說整體的定位在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有網文的可讀性,同時也有向傳統文學寫作致敬的精致,在藝術品格和價值含量上呈現出主流化、精神化的特征。
小說作者劉波和李夢分享了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李夢坦言,創作的重心就是在探討思考中產階級家庭起落過程中女性的困境,所以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上是下足功夫的。劉波說到,《火車浜7號》的創作基本思路和手法和《網絡英雄傳》一脈相承,體現了萬派文化的風格與傳統。不同的是,這次的創作承擔著回歸現實題材的重要使命。郭羽介紹了萬派文化出品網絡文學的理念:從《腦控》的科幻題材到《火車浜7號》的現實職場題材,從聯合寫作模式到“以老帶新”,萬派文化希望未來不僅能夠給網絡文學界貢獻好的作品,更能貢獻新的優秀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