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塑造人物是導演創作萬變不離其宗的永恒命題
    來源:文藝報 | 徐 健  2021年10月25日08:21

    “只有將人物形象確立,才能賦予戲劇生命的邏輯。”“導演必須心無旁騖地挖掘一個生命最獨特的戲劇價值。”“導演要有藝術創造力,通過溯源、補充、完善、再創,讓傳統戲曲在當代有更好的呈現。”在10月15日武漢舉行的“構建中國戲劇導演體系——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中國戲劇導演藝術高峰論壇”上,任鳴、王曉鷹、黃定山、張曼君、熊源偉、王筱頔、李伯男等數十位活躍在當下中國戲劇舞臺上的導演藝術家圍繞“戲劇的本質與當代導演實踐觀”“戲劇與時代·劇場與觀眾”“當代戲劇導演的創作意識與追求”等論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導演在舞臺上如何塑造人,如何體現自己的職業擔當、藝術擔當,如何從題材的同質化中“破圈”,與會導演、評論家直面新時代戲劇舞臺上出現的創作問題,坦誠表達了各自的關切和思考。

    找到創作的初心和內心情感表達的源泉

    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原創作品、真人真事、英模人物、命題作文……導演黃定山表示,這些當代戲劇創作中面臨的難點問題幾乎都在他近些年的創作中遇到了。“對于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我內心有很強烈的感受,就是導演要保有初心,持有真誠。作為導演最主要解決的就是你自己信不信的問題,這是創作態度、創作歷程,也是創作的原動力。”黃定山說,每一次遇到這類創作,都要首先找到自己的初心和內心情感表達的源泉。“崇尚英雄、追求信仰的崇高感是我在作品中始終要表達的,這種情感不分年代、不分國家、不分種族。”

    時下的戲劇舞臺上,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有真實原型的,有的來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有的是對當代英模人物的舞臺演繹,實際上觀眾在走進劇場之前,通過媒體的宣傳、報道等渠道已經對這些人物或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在戲劇舞臺上實現戲劇人物從宣傳形象到藝術形象的轉換?黃定山表示,他在導演創作中經常要做的工作就是給這些帶有“光環”的人去“光環”,還原人為本人,既要找到人物本來的面貌,還要找到與當代觀眾認知的共情點。“不管是現實題材,還是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對人的解讀和開掘,對人物的塑造,是導演創作萬變不離其宗的永恒命題。”

    談及戲劇塑造人的方式,導演李建平發現,現在的戲劇和傳統的戲劇在創作觀念上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過去的戲劇表現的都是主人公在行動過程中遇到無法逾越的障礙,客觀問題加上主觀問題糾纏,使他(她)在舞臺上竭盡全力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而觀眾要看的就是主人公陷入了困境,甚至是絕境,然后如何掙脫或自拔的過程。“但是現在的許多戲劇作品基本上是模范人物或者全能般的人物下凡,帶著重大的使命而來,不沾油鹽醬醋,自己沒有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到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別人的問題。這里問題成堆,他用智慧排除了這些問題,克服萬難取得成功。”可以說,人物塑造變得套路化、模式化。戲劇應該表現什么?李建平認為,導演是戲劇美學的第一責任人,我們不僅要體現人性的光輝,更重要的是要表現事物發展過程中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和人物關系的變化,體現人性的弱點,體現人在各種情境下的困境以及如何擺脫困境。怎么樣竭盡全力解決自己的問題,才是戲劇的根本,也是觀眾的欣賞期待。

    導演王曉鷹認為,能夠稱得上經典的戲劇作品,都在追求把戲劇沖突從外部情節引入內在情感,把人物同外部世界的對抗轉化成有深刻生命內涵的情感糾結,讓人物在最深沉、最多樣化的情感歷程中顯示生命的價值和藝術的力量。不是通過深入人物內心來體現其戲劇價值的作品,不可能超越時間成為真正的好作品。

    導演的職業擔當來自對戲劇真正的敬畏

    “一個導演一年接八九個戲,他讓助手平時去現場看臺,自己就用三天到劇場看一看就完事,這種導演創作中出現的現象比較普遍。”導演熊源偉表示,導演從事的是“手藝活”,“手藝活”就要講究工匠精神,就要耐心地去做。導演要有起碼的職業擔當,這種擔當來自于對戲劇真正的敬畏。熊源偉認為,導演永遠是二度創作者,他們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是個體生命對世界的認識解讀,而不是用概念解讀。“中國的編劇、導演太習慣于用概念思考問題了,實際上,導演在闡述文本的時候應該用自己個體生命的感受,尋找劇本里面跟觀眾的契合點,這才是導演要做的事情。”

    在導演王筱頔看來,當下有很多外在因素在影響著導演的創作心態,其中包括一些功利性的目的,這些會令創作者的心態距離真正的觀眾越來越遠。而她比較幸運的是,有將近20年的時間都可以在相對比較從容的環境下心無旁騖地從事創作活動,幾乎每部作品都在挖掘人物最獨特的戲劇價值。王筱頔認為,能讓觀眾與戲劇中的生命產生化學反應是一種理想的創作狀態。但當創作者過度沉浸在自己的認識當中時,有時可能會忽略了觀眾的情感、思想與認識和舞臺創作是否同步。導演藝術實際上也是節奏的藝術,把握好這個節奏導演在創作的各個環節也要考慮為誰而創作的問題。

    導演要拓展文學的境界

    導演張曼君認為,導演藝術在一定范疇內是技術活,要懂得文本,要有表現手段,要有工匠精神,還要在更加理性的社會價值或者人文價值的發現、體現上有更加長遠的目光、更加廣闊的視野。作為導演藝術,中國戲曲導演在追求民族化的過程中,同時要表達中國審美的存在和發展,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因為中國戲劇或者中國戲曲的表現手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確確實實是在平衡制約關系上的一種創造——它是奔放的,同時是克制理性的,這里面包含著中國式審美規定法則。”

    對于今天中國戲曲導演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表示,需要著力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導演藝術與文學藝術的關系。導演要充分發現文學,甚至是要拓展文學的境界。二是舞臺物質性手段運用與人的表演的關系。中國戲劇最具特色的方面在于演員身上承載著所有的藝術經驗,甚至承載著整個戲劇美學精神,但在如今的舞臺上,很多物質性的表達與這種表演傳統沒有進行有效銜接和融合,所以出現景大于人、物質性的渲染蓋過舞臺表演的弊端。三是導演個性化表達與中國劇種傳統的關系。如果不能處理好這個關系,我們所謂的現代戲曲實際上是現代和古典的脫節,最終導致觀眾與生態的脫節。

    面向新時代導演藝術的發展,戲劇教育家徐曉鐘在為論壇發來的視頻寄語中表示,這需要今天的導演藝術家對中華文化的美學財富、對幾代前輩導演藝術家為我們留下的導演美學財富進行繼承和再學習,“但從根本上來說,更需要我們自己面對時代的需要,進行開拓、創造、前進”。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538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入口|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专区|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