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學》2021年第10期|高璟:在沃野上播種 在希望中收獲
高璟,女,1978年生,山西陽曲人。山西文學院第四期簽約作家,山西省作家協會第二期簽約文學評論家。太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副編審。
在沃野上播種,在希望中收獲
——王琦新作《童書的種子》讀后
高璟
王琦女士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大神級”人物。外語專業科班出身的背景,讓她多年來在童書版權貿易方面得以大展才華;對童書出版事業的執著追求,讓她成為一個打造名家名作的行家里手;而對于文學創作的深切熱愛與傾心投入,又促使她創作出了韻味悠長、溫馨美好的“小城系列”佳作。作為童書出版界的資深人士,王琦堅持左手出版,右手創作,兩手都很硬,無疑是我學習的最好榜樣。特別是閱讀王琦這本厚重的新作《童書的種子》后,我再一次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童書的種子》一書中,集中收錄了王琦近些年來的研究成果與創作心得。比如在第一章“出版強音”中,我們看到的是作為一位具有高級職稱出版人的專業素養與敏銳眼光;在第二章“世界胸懷”中,我們看到的是作為一位專業外語人士的過硬內功與國際視野;在第三章“文學清潭”中,我們看到的則是作為一位兒童文學評論家的專業評析和作為一位兒童文學作家的創作感悟。循著這本書的記錄,我們不難找到近二十年來王琦走過的職業生涯與創作道路,而在這些文字背后,我們也可以領略到,這位執著于兒童文學事業發展的奮進者的優雅身姿。
據我所知,王琦不僅專注于童書版權的引進與輸出,不斷提出關于童書出版與推廣的真知灼見,更專注于打造和培養本土創作人才。一方面,她對全省的老中青三代兒童文學作家都如數家珍,而這些作家大多都是由希望出版社及王琦女士本人傾力扶持過的;另一方面,希望出版社還積極聯絡和引導本省知名的成人文學作家投身兒童文學創作,近年來,張石山、葛水平、郭萬新、宋耀珍、唐晉、玄武、蘇二花等作家,都集結于希望出版社,為廣大小讀者們奉上了一批優質的精神食糧。可以說,作為希望出版社總編輯的王琦,對于山西兒童文學創作隊伍的培育,功莫大焉。
作為童書出版界的資深人士,王琦見證了國內童書市場迅猛成長的二十年,也見證了山西兒童文學事業蓬勃發展的二十年,因此,她的觀察是切近的,她的觀點是中肯的,她的思考也是極有價值的。比如,在《從小而精做起,提升出版品質》一文中,她從三方面為新時代高質量童書指明了成長方向,一是要緊扣時代脈搏,二是要獨具東方審美,三是要擁有國際視野,這當是言簡意賅的金玉之論,既給廣大創作者指明了大方向,也傳授了真訣竅;又比如,在《山西版權貿易的“冷”與“熱”》一文中,她秉持客觀立場,用數字說話,既肯定了作為中部省份的山西,在版權貿易方面可喜的成就,也指出了客觀存在的人才缺乏與比例失衡兩大不足;再比如,在《既是砥礪,又是期待》一文中,她一方面分析了二十年來山西兒童文學原創事業的可喜局面,另一方面對未來的發展態勢也進行了科學前瞻,具體而言一是提高原創能力,二是加強主題出版,三是加快融合發展。這些鼓舞人心的總結分析,無不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前行動力。
在《童書的種子》的第四章“小城回響”里,收錄了國內多位兒童文學界專家對王琦作品的評論,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指出,王琦在《小城流年》和《小城槐香》兩部作品當中,以如詩的語言講述了一段段溫馨的往事,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家鄉太原的深切愛戀。是的,那一個個熟悉的街巷名字,那一陣陣醉人的古槐花香,那些春雨,那些冬雪,通過那些充滿了治愈味道的文字,共同營造出了一個既充滿人間溫情又飽含向上力量的文學世界,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而不自知的太原人感慨,原來太原也可以這樣美好,原來太原也可以這樣文藝,原來太原的風土人情也可以這樣充滿迷人的魅力。這真是一件令人汗顏的事情,因為我們都不曾如她那般,發現這種美并傾力去書寫這種美。我想,我們應該從王琦女士的創作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為這座城市留下更多芬芳的文字和更多真善美的回憶,這才是一個文學工作者應有的使命與擔當。
想起去年,王琦女士在整理這本書書稿的過程中,曾幾次找我核實一些附錄中的文字與數字。過去的五年里,在省作協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大家一起為山西兒童文學事業所發出的一點點微弱亮光,都被她認真地一一記錄在了書中。感動之余,我覺得這更是一種鞭策,王琦女士一定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鼓勵我們繼續堅定地走下去,為了孩子們,為了明天,也為了那份沉甸甸的希望。
合上書本之前,我的注意力再次落在了扉頁上王琦女士的那一方靚照上,背景是一大片金黃,顯然是個豐收的秋日,北方的艷陽下,她著一襲紅色旗袍,以手托腮,凝神望向遠方,充溢著溫暖與希望。
祝福這位辛勤的耕耘者,愿她在沃野上播種,在希望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