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諾獎得主古爾納最新小說《重生》:在愛中重生
    來源:中國作家網 | 童玙霖 盧敏  2021年10月19日11:18

    與過往的作品不同,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1948-)在他的最新小說《重生》(Afterlives,2020)中,借助主人公的視角將話題轉向了鮮被提及的德國對非洲的殖民。這個故事倒也沒有多么宏大的視角,莫不過是兩位年輕人跌宕起伏、截然相反的一生。

    年幼的伊利亞斯(Ilyas)被德國的殖民地警備部隊拐走,從小接受德國教育,參加德國軍隊。多年后,他與自己的人民進行了一場戰爭,回到家鄉后,發現父母早已離世,未曾見面過的妹妹阿菲婭(Afiya)也被送養。

    與此同時,另一位年輕人,哈姆扎(Hamza)回來了。他被不情不愿地“賣”入這場戰爭,在一位德國軍官的庇護下成長。除了身上的衣服與永久的殘疾,他一無所有,只想尋求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定的住所以及美麗的阿菲婭的愛。

    在動蕩的殖民時代,西方文化與非洲文化在坦桑尼亞的大地上交融、碰撞。大時代無情地裹挾著小人物們,文化的奇妙融合悄無聲息地潛入意識,潛移默化中馴服、歸化普通人的身份立場。伊利亞斯是幸運的。他從小接受德國教育,能讀書識字。在德國曾經創造的偉大文學藝術和思想的浸潤下,伊利亞斯成長為一位有教養、有思想的紳士。但他更是不幸的。伊利亞斯身為非洲裔的身份背景和民族特性從不能為他思想中西方文化體系構建提供精神上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他的思想在非洲社會中孤掌難鳴,他的種族與西方社會格格不入。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伊利亞斯執意離開自己年幼的妹妹,決心加入德國軍隊,誓要彰顯德意志的榮光,參與一場與他本無關系的戰爭。經此一別,他便與家人、朋友再無聯系,仿佛揮劍斬斷自己與非洲這片古老大陸的血脈聯系。然而當戰爭結束,他對德國文明的信仰、對德國軍隊的貢獻都未被完全承認。像他這樣的非洲軍人被就地遣散,幾經輾轉才得以在德國安家。曾經知識廣博的年輕人為生活淪為服務員、歌舞表演者;曾經勇敢無畏的戰士得不到勛章,僅僅只因他并非德國人。也許是內心的矛盾、懊悔、不甘促使他參與納粹活動。然而諷刺的是,1938年他以“玷污雅利安女性”的罪名被送入集中營,于1942年被執行槍決。

    殖民主義與流散給人民帶來的身份危機是大多數非洲文學討論的主要話題。在《重生》中,古納爾通過對另一位年輕人哈姆扎的角色塑造,或許對這一問題給出了解決辦法——愛。愛是堅定的選擇,伴隨著依靠與責任,帶來面對生活的勇氣與力量。

    作為對代表作《天堂》的回應,《重生》的主人公哈姆扎的人生即是對《天堂》的主人公優素福(Yusuf)悲劇結局的美好續寫。在哈姆扎的回憶中,他的悲慘童年與優素福類似,都是成人世界爾虞我詐的犧牲品。他被父親賣給商人抵債,商人又利用他的年幼無知控制他的身體與思想。當他僥幸逃脫這些災難,被迫放棄所愛的姑娘,又跌跌撞撞地一頭栽進戰爭的混亂中。優素福的故事到此為止,而哈姆扎禍福相依的美好人生也就此起航。那位中尉軍官用文化點亮了哈姆扎的精神世界,卻也給他留下了永久的創傷與陰霾。由于長相酷似軍官死于戰爭的弟弟,哈姆扎被他選作勤務兵。當他在收拾床鋪時,常常感受到中尉那雙藍色眼眸穿透玻璃,如影隨形。他被要求每天跟隨中尉學習一小時德語,即使是戰事來臨也不能例外。但中尉又常常公開羞辱他,貶低他的種族、他的能力,仿佛這種高高在上的輕蔑能夠掩飾他內心的悸動和柔軟。正因這份違背彼時社會倫理的“愛”,哈姆扎受同伴的嘲弄,受上司的憎惡,然而在夜里無人的角落,他又被中尉緊緊地擁入懷中,無力掙脫。對哈姆扎而言,這種權力不平等間隱晦且畸形的愛,混雜著對親情的渴望,就如揮之不去的夢魘。但中尉軍官對他以“讀懂席勒(Schiller)”為目標的德語教學,暗含著對他的期待,又讓他能夠讀書、識字,用更廣博的視野厘清世界與自己的關系。

    而美麗的阿菲婭,她的愛就是哈姆扎熱愛生活的全部理由和意義。阿菲婭的童年最初也是不幸的。她被寄養在叔叔家,像奴隸一樣被虐待,手掌落下了終身殘疾。但好在,伊利亞斯的朋友哈里發(Khalifa)一家收養了她,給她溫馨安寧的家,讓她繼續讀書寫字。這段幸福的時光是治愈童年陰影的一劑良藥。當哈姆扎與阿菲婭兩個同樣受過傷害的年輕人相遇,他們理所當然地墜入愛河。剛從軍隊逃脫,在木材店做學徒、身上除了衣服與腿部殘疾以外幾乎一無所有的哈姆扎,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顯得不知所措。是阿菲婭對他的堅定選擇,給予了他愛人的勇氣與力量,讓他不再漂泊,跟隨內心成為自己心靈與身體的擁有者。

    后面的故事水到渠成,平淡中處處流露出幸福與美好。哈姆扎與哈里發和其他朋友一起,將他們的木材事業經營得蒸蒸日上。阿菲婭與哈姆扎婚后生下了兒子,為寄托對下落不明的哥哥的思念,阿菲婭為他取名伊利亞斯。剎那間,哈姆扎和伊利亞斯這兩位年輕人的命運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盡管音訊全無,但在家人、朋友們的眼中,伊利亞斯仿佛在這個小男孩身上獲得了重生。也是這個小男孩,最終學業有成,在遠赴德國進修時,用那些零零落落的記錄、線索,勉強為父母拼湊出伊利亞斯的一生。

    和他大多數作品的悲劇結尾不同,古爾納為《重生》的主角們創造了幾近圓滿的結局。對于哈姆扎,他珍惜朋友之愛、情人之愛、親人之愛,也愛朋友、愛妻子、愛孩子,所以他是一位優秀的木匠、體貼的丈夫和耐心父親。更令人欣慰的是,即使結局悲慘,也有人愛著伊利亞斯。這份愛是妹妹對兄長長達幾十年的掛念,是兒子隨父親奔赴刑場的陪伴。

    愛與信任終能跨越文化和洲際的鴻溝,撫平殖民主義和流散帶來的痛苦與混亂,讓人遺忘那些身份認同危機,成為朋友、愛人、父母、子女。從身邊人的愛中,他被認同、被陪伴,獲得存在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當有人還愛著他時,他就不會被遺忘。

    他們終將在愛中獲得重生。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非洲英語文學史”(19ZDA296)階段性成果。

    童玙霖,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世承學子;盧敏,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sss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色欲果冻传媒|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91大神精品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