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書店版《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流傳太廣了,讀書界的朋友幾乎沒有不知道的。作者朱光潛是著名美學家,但他博學廣聞,成就并不止于美學領域。他的學生張中行在《負暄續話》里有《兩位美學家》一文提到了兩位先生,一位是宗白華先生,另一位就是朱光潛先生。
朱光潛先生這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 年由開明書店出版,初版的封面由錢君匋設計,極漂亮。后來此書歸在“ 開明青年叢書”里,才改換成了當時統一的封面,這是出于減少印書成本的考慮。書由夏丏尊作《序》,其中寫道:
“這十二封信是朱孟實(朱光潛,字孟實)先生從海外寄來分期在我們同人雜志《一般》上登載過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為對象,從實際生活出發了來,介紹些學術思想,同人都依了這目標分頭努力。可是如今看來,最好的收獲第一要算這十二封信。
這十二封信以中學程度的青年為對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 只要是中學( 文化) 程度的青年,就誰都是受信人,誰都應該一讀這十二封信。這十二封信,實是作者遠從海外送給國內青年的很好的禮物。……”
書的第一篇是《談讀書》,現在還有人勸青年人要讀書,讀什么書呢?怎么讀書呢?少有人談起。看朱光潛先生是這么說的:“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須慎加選擇。真正能夠稱為“書”的恐怕還難上十卷百卷。你應該讀的只是這十卷百卷的書。在這些書中間你不但可以得到較真確的知識,而且可以于無形中吸收大學者治學的精神和方法。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你與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
在朱光潛先生這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還有《談作文》《談升學與選課》《談情與理》,所有信的稱呼,他都是以朋友相稱。文章都深入淺出,內容切實,文筆又流暢,對提高青年的寫作能力與藝術鑒賞能力頗有啟迪。以后朱光潛又寫出一部親切自然的《談美》小冊子。書店在出版時,將《談美》封面附注上“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樣,可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影響有多大。
朱光潛先生的名著除了這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外,還有其他作品,在此羅列幾部,以饗讀者:《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譯作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黑格爾的《美學》、維科的《新科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