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暨學術論壇召開
9月30日,中國科幻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2021第五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暨學術論壇在北京首鋼園召開。
9月30日,中國科幻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2021第五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暨學術論壇在北京首鋼園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科幻基地”)承辦。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科幻基地主任、作家王晉康,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廖紅,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王挺,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趙暉出席年會。50余位科幻從業者參加會議。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致辭
邱華棟在致辭中表示,科幻文學是一種能夠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具有未來生長性,易于被大眾接受的文學,正在創造著一種人類文明的新形態。中國作家協會一直關注科幻文學的原創與傳播。隨著當下文學門類的藩籬被打破,出現邊界模糊、類型融合的趨勢,世界上各語種的當代作家,很多都在嘗試科幻寫作,中國科幻文學創作也在不斷打破邊界,吸引了很多青年作家的參與。他表示,科幻基地在推動科幻文學的創作、研究和傳播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廖紅致辭
廖紅表達了對科幻基地各項工作的認可,希望科幻基地能夠堅持自身的定位,不斷提高專業和研究能力,探索拓展在科幻創作研究領域的空間和路徑,為科幻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平臺,吸納優秀人才,做出更大的成績。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王挺致辭
王挺表示,科普作家協會未來將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在人才培養層面,為作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條件,更深廣和精確地幫助作者了解科學前沿;在讀者層面,將借助科幻的力量培養青少年的想象力;在作品層面,思考在融媒體傳播方式下,怎樣使作品更好地融入到大眾的社會生活之中。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趙暉總結發言
趙暉總結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科幻編輯部于2021年在圖書出版,動畫、電子書和廣播劇等產品開發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出版社將進一步探索符合政策導向、市場需求,讀者愛看、對其有益的科幻產品,為中國科幻事業的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學術論壇,從圖書到影視
學術論壇現場
會議上舉辦了兩個學術論壇。首個學術論壇以青年科幻作家創作與出版培育項目圖書發布及研討為主題,由科幻作家、科幻基地委員凌晨主持。《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在開場致辭中談到,在政府的支持引導和眾多企業的參與下,中國科幻大會正在建立不同于世界科幻大會的、獨有的模式。科幻產業發展的根本是科幻創作,科幻基地成立五年來,成果豐厚,已成為了中國科幻大會的重要支撐。論壇上發布了《發光的塵埃》《忘憂草》《中間人》《星際求職者》4部青年作家的佳作。參與項目的青年科幻作家彭柳蓉、未末、阿缺、蘇丹、左文萍和作家、評論家楊平、徐彥利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會并展開研討。
學術論壇現場
以科幻影視產業轉化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分為兩個板塊。板塊一圍繞中國科幻青年影視人才合作展開研討。論壇由科幻基地科幻影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何超群主持,科幻作家江波致辭。科幻作家王晉康對中國科幻影視的發展持樂觀態度,表示科幻影視的強盛一定要依靠有科幻情結和創作能力的年輕影視人的力量。量子泛娛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影視制片人胡天禾介紹了其公司目前推進中的科幻短片項目。該項目計劃創作10部科幻短片,現已完成6部,其中改編自王晉康的同名小說、由仇晟執導的科幻真人短片《生命之歌》,于今年6月獲得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真人短片獎。未來該團隊期望能與王晉康有更加深入的合作。板塊二的主題是科幻短視頻:過去、現在和未來,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科幻基地委員兼常務副秘書長姚利芬主持。尹傳紅在致辭中稱,媒體融合時代,短視頻這一新興業態受到了大眾的關注,科普和科幻領域也有類似創作形態的先例,科幻IP開發要實現多元化,不僅要關注傳統科幻文學、科幻電影的創作,還要關注短視頻創作。北京電視臺廣告運營客戶總監張子瑞,北京時光磨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查杉,華線傳媒總制片人王海慶,科幻作家超俠也就此話題展開研討。
青少年科幻的現狀與未來
科幻基地年會主持人王晉康、陳柳岐(由右至左)
科幻基地秘書長王衛英作年度總結
在科幻基地年會由王晉康、陳柳岐主持。科幻基地秘書長王衛英作了年度總結,從科幻圖書出版、科幻產業轉化、科幻研究、學術交流、影視推廣宣傳、未來規劃方面總結了科幻基地的年度工作情況和來年部署,并表示科幻基地將在創作、研究、出版等基礎領域持續發力。
全國少兒科幻聯盟發起人、少兒科幻作家陸楊發言
科幻基地策劃的新銳少兒科幻系列、科幻中國系列、《超俠小特工》系列等,其作者都是全國少兒科幻聯盟的成員作家。全國少兒科幻聯盟是40多名少兒科幻作家、影視動漫專家成立的針對少年兒童進行科幻創作的聯盟。年會上,全國少兒科幻聯盟發起人、作家陸楊就少兒科幻的多元業態進行了主題分享,認為目前在中國從事少兒科幻創作的作者少,少兒科幻文學的市場占有率小,頭部作者不多,更缺少基石作者,因此要拓展基石作者,并推進腰部作者向頭部作者轉化。他提出,要組織建立科幻動漫制作發展機構;培育科幻作者;打造專業的版權運維機構,讓少兒科幻作者安心創作;促進家校共建,建立覆蓋全國的科幻發行網絡。
華語科幻星云獎聯合創始人董仁威發言
董仁威就如何進一步推動少兒科幻的發展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要加強兒童科幻文學藝術的理論探討,對少兒科幻、青年科幻、低幼科幻等概念進行界定和區分,同時加強宣傳和資源連接;二是要擴大少兒科幻作家的隊伍,鼓勵少兒科幻在文學、藝術等領域全面發展,培養優秀的少兒科幻作家,提高少兒科幻作品的質量和數量。
清大紫育總裁李凌己發言
清大紫育總裁李凌己認為,在信息泛濫的今天,科幻界面臨著受眾注意力爭奪的問題。青少年的想象力關系到國家未來的創新能力,而科幻閱讀是培養孩子們想象力的最好方式。科幻熱度在提高,同時也應該從人員、產業、資金三個維度入手,使科幻“擴圈”,提高科幻圖書的發行量,吸引高端的科幻創作人才進入科幻創作領域。他認為,科幻是面向未來的,并且能夠給眾多領域賦能,未來中國科幻的理想狀態應是既有高原,又有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