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網文敘事常規與工業題材的融合
網絡小說中較早涉足工業題材的作品有志鳥村的《超級能源強國》(2012年開始連載)、齊橙的《大國重工》(2016年開始連載)等。有意思的是,近兩三年的網絡小說創作中,工業題材成為了很多作者的選題方向,比如在“飛盧小說”APP中近期就有點擊量比較高的《我泱泱大國,有點黑科技怎么了?》《山寨手機?不,這是國貨之光》等工業題材小說。
其中,2018年在“掌閱”APP上開始連載的《神工》頗值得關注。相較工業題材小說中《大國重工》集行業之大成式的書寫,《神工》有更濃厚的網絡小說色彩。它嘗試將網文的各種敘事常規融合進工業題材中去,以至《神工》比前者更“像”網絡小說。作者任怨在創作這部小說之前,還寫過《超越輪回》《武道乾坤》《破滅時空》《斬仙》等多部仙俠、科幻類網絡小說,能把網文的各種敘事常規融合進工業題材小說中,想必正因為作者有長期的相關創作經驗作為支撐,對網文創作中的種種常見手法作者爛熟于胸,在創作實踐中又將其“內化”了。因此,《神工》的看點就在于,它既是一部網絡“爽文”,又是一部偏向現實題材的小說,作者試圖將兩種不同的創作路數融為一體。
《神工》講的是“水木大學”的學生郭泰來,本來是一名身材較胖、渾身病痛的“學渣”,但在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控制系統”、體內納米機器人和“未來夢境”異能,從此走上了通往機械加工領域的“神級”大師之路。獲得了異能的他,多次幫國家和軍隊解決了各種技術難題,打破了發達國家對“華夏國”的技術封鎖。在解決困難的路上,主角郭泰來也迎來了個人成功,變得健康、優秀,最終獲得巨額資產以及多位美女的青睞。對這個“窮小子、得異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男頻”網文慣見套路讀者已很熟悉了,只是在這熟悉的味道背后,作者又添加了一些“新鮮”的配方。
《神工》將網文中常見的“升級”主題,化作了主角體內“控制系統”的升級。每次“系統升級”,主人公就能支配更多數量的體內納米機器人,從而解鎖更多功能,不斷獲得更強一些的加工制造、設計研發能力。這部小說還熟練地使用了“金手指”的設定來加強情節的戲劇張力。比如當別人都覺得主角不行,要“吃癟”時,身懷異能并且早已在夢境中洞悉未來的主角,必定會“打臉”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讓所有人驚嘆。這種不斷重復出現的戲劇性場景滿足了讀者對“主角最強”“主角能克服一切困難”的期待。在小說的人物設定上,作者大量使用了類型化的人物形象,并賦予其“標簽”式的人物性格,如“好富二代”“爛好人父親”“美女學霸”之類,并且這些人物形象在故事的發展中幾乎保持了一成不變。以傳統專業文學創作的眼光看這些網文敘事中的“常規”,似乎頗有些“簡陋”,但從“大眾閱讀”的網文市場定位來看,此類“公式小說”(國外稱之為formula story)則可能會被多數普通讀者喜愛,更易吸引大眾閱讀。
在“熟悉的味道”之外,《神工》的獨到“配方”是,選擇了更為新穎、接地氣的工業題材。此類作品在網文圈也屬于“行業文”,這類作品既有網絡小說的特征,又融入了較多專業知識。較常見的“行業文”以醫療、刑偵、娛樂行業文居多。《神工》中的專業知識,既有理工科學生熟悉的“金工實習”內容,也有數控車床工人熟悉的“數控”專業知識,還有很多“軍事迷”熟悉的軍工制造業知識等。作為一部較扎實的“行業文”,尤其是小說的前半部分,作者利用專業知識背景講出了精彩的故事;而到小說后半部分,工業題材文的特點卻逐漸弱化,出現了大量關于好萊塢電影、娛樂公司的描寫,似乎又多了一些“娛樂行業文”的味道。由此來看,這部小說是“高開低走”的,作品前半部分因為努力呈現了扎實的加工制造行業知識、比較真實可信的歷史環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小說后半部分,這些亮點卻逐漸減弱了,作品變得像普通都市“男頻”網文風格了。不得不說,這是個遺憾。當然,這部小說畢竟有長達400多萬字的篇幅,如果都是扎實的一板一眼的“工科”風格,對寫作者的耐心甚至體力都將是嚴峻的考驗。
《神工》中還包含不少對“歷史現實”的描寫,像對1990年代末以來的社會狀況、工業生產情況、重大歷史事件的呼應等。這部分內容可歸于“現實”,但這部小說作為大眾文化文本,其“現實感”更多則來自于它呈現的虛構內容與社會現實相呼應的“情感結構”。比如有讀者留言,這部小說“通過科幻小說的寫法來描寫現實生活中的英雄,我們中國的軍工廠里很多的高級技工都屬于這一類人”;“很好反映了當下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把前沿科技用和魔幻相結合的手法融入現實中,趣味性很高”等。讀者的反饋說明,盡管小說是“科幻”甚至“魔幻”的,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從中讀到“現實感”,這恰是因為小說中的“虛構”與現實存在之間的情感結構的對應。
當小說內容與社會現實中孕育出的情緒“同構”,“現實感”就會產生。以工業題材網絡小說遵循的“工業強國”理念為例,這既是對現實的映射,也是對當下大眾情緒的有力呼應。近年來,工業題材網文的涌現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人民渴望祖國工業體系越來越強大、國家越來越富強的普遍期待。《神工》開篇就寫到,主人公通過體內納米機器人的協助,具有了超越國內頂尖數控機床水準的精加工能力,突破了“瓦森納協定”對華夏國工業制造能力的限制。這個情節顯然就是對當下眾多時事新聞報道喚起的普遍性大眾情感的呼應。
當然,通過網絡小說的敘事常規一樣可以直通現實。即使《神工》中充滿網絡小說中的常用套路,但從內容上看,它大力地從現實中取材,既試圖去“理解”當下普遍的大眾情緒,又力圖從現實中提取寫作靈感。如果作者沒有對工業制造常識、對我國工業發展史的了解,這部小說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了。對網絡小說的轉型和創新而言,現實題材未嘗不是一個重要方向。《神工》作為一個樣本,盡管存在缺陷,但卻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它為網絡小說如何與現實題材對接做出了一定探索,留下了一位擅長幻想題材的網文作者初步轉入現實題材創作的文學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