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需要新經典
    來源:光明日報 | 謝柏梁  2021年09月19日07:41
    關鍵詞:中國戲劇

    《桃花煙雨》劇照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中國戲劇千年以來聯結文學與藝術、接通大眾與廟堂,在每一個時代都有其標志性的戲劇精品。在大國崛起的新時代,戲劇藝術更是誕生出諸多精品,值得當代創作者們,以之為新起點,在自覺創造與不懈創新中,繼續鍛造一系列新時代的新經典。

    時代主題催生更多現實力作

    從抒寫大時代主旋律基調、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延展藝術樣式空間等維度來看,近些年來的劇目創作體現出多維發展的新趨勢。

    主旋律題材中的扶貧戲,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時代大主題,由豫劇和花鼓戲開拓了其展現民生、人情和人才故事的新生面。

    河南豫劇院三團的《焦裕祿》由姚金城編劇,展現了焦裕祿作為縣委書記,把個人風險置于腦后,而把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的故事。

    荊門市藝術劇院主創的《十二月等郎》表現了一眾男人外出打工,留守婦女困在村中的現實問題。這些村姑們在駐村工作隊的引領下,從被動留守到主動創業,從漫長的等待與依附男人,轉型為在情感上、精神上和經濟上都能獨立自強的新女性,充滿現實意義。

    湖南花鼓戲劇院主創的《桃花煙雨》堪稱是男版的《十二月等郎》。桃花寨的扶貧隊長知道要想讓家鄉富裕起來,不能只靠從上到下的外部輸血,更要在留住人、能用人方面大做文章。該劇展現了鄉親共同富裕的美好藍圖。

    關心弱勢群體,強調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雙向富裕,這也是精品劇目創作的又一熱點。

    從演出場次之多和幾輩演員跨代演出的傳承來看,久演不衰、老少皆宜的豫劇《倒霉大樹的婚事》和湖南花鼓戲《兒大女大》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品位,多年來一直被低估,但卻都是可以與百老匯音樂劇的演出場次相提并論的經典之作。這兩出戲分別是基層院團許昌市豫劇團齊飛與邵陽縣花鼓劇團楊輝周的原創作品,都是寫老年人婚戀題材與人格尊嚴的戲。

    《兒大女大》表現的是貴滿老漢在早年喪妻后好不容易將三個兒女拉扯大,本來應該喘一口氣了,但卻被孩子們一如既往地榨取剩余價值的故事。女兒和孫子上學要錢、兒子們逼分家產和房產,甚至在他與相好約會時,還被孩子們設計“捉奸”,堅決要驅趕那位“有可能成為家產受益者所以一定居心不良”的寡婦。當老漢認識到這種不孝子媳的財產搶奪已經上升到人格侮辱時,他想尋死以求解脫,卻更加認識到小輩的貪婪。等他“還陽”之后,終于幡然醒悟,自己也有保全財產、追求婚戀的權力。這出戲的演出總場次達到4000多場,還拍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戲曲電影。

    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盡的寶藏

    在文化遺產傳承題材方面,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的音樂劇《天地運河情》以隱藏了京杭大運河漕運信息的一幅圖畫作為伏筆,以乾隆、畫師與江南名妓蕓娘之間愛情傳奇作為人物命運線,探索了大運河南北文脈與國運興衰的歷史關聯。

    羅麗編劇的舞劇《醒·獅》展現了三元里的獅王大賽,窮小子阿醒和豪門子弟龍少為奪獅王明爭暗斗,龍少之妹對阿醒一往情深。大賽當日,侵略者的大炮轟炸過來,阿醒與龍少等中華兒女擊鼓出獅,三元里眾鄉親誓死御敵。該劇將愛國情懷與文化遺產,兒女情仇與民族大義、優美舞蹈與驚心動魄的武打結合起來,從傳統文化中提取的中華文明與民族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反觀傳統劇目改編,集大成并加以創新才能成功已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真善美的京劇《白蛇傳》;表現對人才問題的反思,同時又頗具中國傳統特色的京劇《曹操與楊修》均可作為例證。

    把展現民情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結合起來,也是近年來戲劇藝術創作發展的新趨勢。

    例如廣東歌舞劇院的《沙灣往事》,將具備嶺南風情民俗的英雄舞蹈英歌和廣東音樂里勾魂攝魄的高胡結合起來,將20世紀初葉沙灣古鎮何氏三杰音樂人與《賽龍奪錦》的傳說貫穿起來,將當代舞蹈藝術與傳統非遺和傳奇故事關聯起來,成為嶺南文化的代表之作。

    藝術種類的跨界聯姻,也是近年來新劇目創造的新趨勢。例如北京舞蹈學院的舞劇《孟小冬》把京劇與舞劇結合起來,秦腔《王貴與李香香》把現代歌隊引入戲中,都令人耳目一新。雜技界繼吳正丹、魏葆華創造出肩上芭蕾劇版《天鵝湖》之后,次第涌現了《戰上海》《花木蘭》等多部雜技劇,譜寫了世界雜技史上的新篇章。

    經典需要不同時代的共同審美認定

    精品劇目得不到經常演出和不懈打磨,在大浪淘沙的歷史煙云中,也會褪色為廢品。所以,創作者不僅要借鑒保留原有經典作品中被肯定之處,也要在不斷鍛造中完善不足,加強藝術高度、人文溫度和思想深度,使劇作在觀眾心目中從“可以一看”最終走向“不得不看”。

    經典需要不同時代的共同審美認定,需要歷史過程的超時空檢驗。因此,21世紀以來的戲劇精品目前還不能稱之為經典。經典永遠要幾代后人來評說。但是對于已經達到精品高原,還可以向經典高峰攀越的劇目而言,還是應該有文化自覺和不懈追求。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已經取得了諜戰題材舞劇中迄今為止最好的觀賞效果和商業價值,也有了定點演出的劇院。但是其最有觀眾緣的弄堂旗袍女等群舞場面,怎么與劇情更加有機地融匯起來,這是決定該劇是否能夠永不消逝的大前提。

    在紅色題材序列中,國家京劇院的小戲集錦《紅軍故事》從舞臺到電影,小故事開拓了大世面。天津京劇《華子良》,在紅巖題材劇中獨樹一幟。河北梆子《保定紅二師》,湖南的京劇《紅色搖籃》,湖北花鼓戲《青年張文秋》與山東呂劇同題材劇目《我心永恒》,浙江的婺劇《括蒼山下》,上海的淮劇《寒梅》,都有其特色。廣西演藝集團的音樂劇《血色湘江》,不僅靠慷慨悲壯的氣勢動人,而且靠深沉悲愴的情感催淚。這些戲都處于準精品到精品的鍛造過程中,若想成為經典,尚待不懈打造。

    當然,在紀念建黨百年的紅色題材劇中,許多劇團都還在將《江姐》和《黨的女兒》這兩部紅色經典予以改編上演,改編力度和地方特色還有待于增強。包括京劇《北平無戰事》在內,如何能夠像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那樣先成為現象級的精品劇,再走向藝術段位較高的可傳承之作,都還需要勵精圖治,精雕細刻,從而使其成為膾炙人口、常演不衰的經典劇。

    當下可以稱之為精品劇目的好戲,還與我們偉大的時代不夠相稱。無論是可歌可泣的紅色題材,還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壯舉;以及人類抗擊病毒的抗疫主題;包括中國國球、體操等體育故事在內,我們的生活為戲劇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創作富礦,這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共和國正值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騰龍年華,相信在藝術家們的自覺踐行下,在宋金元雜劇與南戲,明清傳奇、民國京劇與地方戲的歷史啟示下,許多新時代的藝術精品還會不斷涌現,經過歲月淘洗和世代流傳后,成為代表中華文化戲劇方陣的世界經典戲劇之作。

    (作者:謝柏梁,系中國戲曲學院二級教授,四川師大、湖北師大講座教授,國際劇評協會中國分會監事長)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2020|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香蕉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精品 羞羞答答在线|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 91 第一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99re这里有免费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