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大眾傳媒的美育力量塑造新時代的審美風尚
    來源:文藝報 | 張晶 解英華  2021年09月17日08:55

    畸形的“飯圈”文化、失去理性的偶像追逐,對于青少年價值觀的扭曲,對于整個社會文化的侵蝕,已經到了無可回避、必須糾正的程度,而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途徑來有效遏制,并且引導青少年塑造健康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需要我們認真面對和思考。

    出資支持偶像,已經成為當下青少年追星的普遍現象。有調查顯示,69.04%的追星族都曾為偶像花過錢,4.67%的追星族平均每月為偶像花費超5000元。學生互聯網金融借貸多由追星行為而發生,涉及直播打賞的案件高達94%以上都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最近還發生了這樣的怪事:某流量明星因其丑惡的犯罪行為而被逮捕,卻成了無數粉絲心目中的“英雄”,據說成千上萬的粉絲“捐錢營救”。這種“飯圈”文化所形成的社會負面影響,在類似現象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現。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社會,資本力量和商業運營邏輯,以其前所未有的內爆張力,正在對文化藝術領域進行著審美機制的重構。審美本應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哲學家張世英將人的精神境界分為由低到高的四種境界:一是欲求的境界,二是求實的境界,三是道德的境界,四是審美的境界。張世英先生認為,“審美的境界屬于‘高級的主客融合’的‘在世結構’,它包攝道德而又超越道德,高于道德。”(《哲學導論》)而在流量至上的商業邏輯的支配下,有些人濫用審美概念,使審美機制庸俗化,制造出一個個專供消費的“麒麟楦”式的審美符號,將人的審美經驗形式化、機械化。同時,構建畸形的“飯圈”,將審美活動偷換成極端的情感認同來攫取商業利益。這是對審美的褻瀆!

    小號刷榜、掏錢集資應援,“你一票,我一票,哥哥今天就出道;你不投,我不投,妹妹何時能出頭”的口號一步步將“飯圈”異化為具有完全控制能力的偶像養成和制造的專業圈層。在這種畸形的“飯圈”文化環境中,明星有多火,已經不再取決于他的技能、專業素養和作品有多過硬,而是取決他的粉絲有多努力。這種資本和流量在背后批量制作的“偶像”,再用各種環節讓粉絲來埋單的做法,已經成為平臺娛樂選秀節目的標配套路。而這種畸形的“飯圈”文化,為偶像們賺取了足夠的流量,致使影視圈出現了這樣一種惡性循環:資本運作為藝人搭建完美的“人設”,畸形“飯圈”文化又為藝人提供無盡的流量。只要藝人有流量能吸金,資本則會無視其演技和德行,生產沒有藝術審美價值的作品,最后由百姓大眾買單。如果任由這種“飯圈”文化滋蔓發展,將會嚴重影響大眾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擾亂正常的文化審美秩序,乃至破壞社會的公序良俗、滋生犯罪。

    其實細察這種怪象的本質就不難發現,這種商業運作的關鍵,在于能否搭建出與粉絲喜好相匹配的“人設”來進行有效“吸粉”。早在唐代,人們就把這種只有華麗裝扮卻無才無德的人物比作“麒麟楦”。“人設”就像驢子所裝扮的麒麟一樣,徒有麒麟之表,卻無麒麟之實。

    如何治理如此亂象?說到底,當然是在人,在于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念。審美以感性直觀的形式實現,卻從來不僅僅是感性,而是融合、包含著理性。真正的美,應該包含著真與善在其中,而決非脫離真和善孤立地呈現。抵制病態的“飯圈”文化,塑造新時代的審美風尚,這在當下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一個“硬任務”!只有在整體社會環境中創造健康的、融真善美于一體的審美風尚,才能使那種病態的“飯圈”文化沒有容身之地!

    審美風尚是某一歷史階段內流行的普遍性的審美取向,它和時尚有密切關系,而又表現為更為深厚、更為穩定的形態。審美風尚包含了大眾的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也體現為對美的接受態度和接受行為。審美風尚具有鮮明的群體性、時代性和表征性。群體性指審美風尚是流行于社會大眾之間的而非個體的審美心理及取向。時代性指審美風尚是隨時代而變遷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風尚。我們現在處在民族復興的新時代,當有與這個時代相匹配的審美風尚。表征性指審美風尚并非僅存在于社會成員的心理層面,而更多的是存在于符號化的審美表象之中。筆者認為,作為表征一個時代的美學精神的審美風尚,是從審美角度代表歷史發展的方向的,或者說,是正面的、進步的、健康的,那種病態的、萎靡的、戕害人們心理健康的負面流行物,不能以“審美風尚”稱之!西方著名思想家波德里亞對于時尚的說法,筆者覺得可以借用來描述審美風尚的某種特征,他說:“在時尚中拯救自己的靈魂。集體的激情、符號的激情、循環的激情,這使得時尚行為以令人眩暈的速度,穿過社會軀體,流行、傳播、鞏固自己的一體化,收集各種同一性。”(《象征交換與死亡》)盡管這里的表述并不完全符合我們對審美風尚的本質理解,卻可得其大略。塑造新時代的審美風尚,當然并非一天兩天就可奏效,但必須有清醒的自覺意識,有因勢利導的具體操作,有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的歷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這正是我們塑造新時代審美風尚的思想指南。塑造新時代審美風尚,并不是“平地起高樓”,而是在對當代大眾的審美心理的深入理解中把握正確的方向,倡導健康的、融真善美于一體的審美觀,而抵制、批評那種病態的審美趣味。這是我們的歷史使命,是我們現在必須著手來做的事情。

    這里要談一下塑造新時代審美風尚的路徑,那就是大眾傳媒所應擔負的社會美育的功能。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病態“飯圈”文化的問題,當然是要使一代與網絡并生的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那么,美育就被提到了關鍵的地位。美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美好的健全的人格,如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所指出的那樣:“一件真正的藝術品所應引起的心情正是精神的這種高尚,寧靜和自由與剛健和靈活相結合的心情,這是檢查真正美的品質的最精確的試金石。”在抵制病態“飯圈”文化這個問題上,校園和社會的美育都應起到實效性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美育的高度重視,充分說明了美育對當前中國社會精神生態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確指出:“你們提出加強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現在看來,總書記關于美育的論述,特別切中當前社會精神生態的實際狀況,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學校美育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飯圈”文化影響的,多是在校的學生。而除了學校美育之外,還有涉及面極為廣泛的社會美育,這是塑造新時代審美風尚的“正面戰場”。蔡元培先生當年就提出“社會美育”的概念,他說:“學生不是常在學校的,又有許多已離學校的人,不能不給他們一種美育的機會,所以又要有社會的美育。”(《蔡元培美學文選》)蔡元培指出了許多擔負社會美育的機構,如美術館、美術展覽會、音樂會、劇院、影戲館、歷史博物館、古物陳列所、人類學博物館等等。而從當下的時代特點看,大眾傳媒在當今文化格局中具有強勢的地位,尤其是互聯網,更是青少年的精神棲息地。在大眾傳媒中,除了在節目內容等方面的監管之外,在審美風尚上的導向作用,是必須高度自覺的。美育是以感性的形式面對青少年的,但是感性形式之中必須有理性的內核。美育以自發性和愉悅性使青少年樂于接受,而不應是硬性的灌輸,如果以后者的形式從事美育,那一定是失敗而無效的,結果是使受教育者產生心理上的抵觸。大眾傳媒(包括互聯網)應以塑造新時代審美風尚為自己的使命,以美的形式滋潤人的心靈,令人向往,令人向上,令人精神振奮,并在這種自發和愉悅的狀態中,養成健康的、積極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遠離那種病態的“飯圈”文化。久久為功,將在社會美育方面有更大的建樹。這是塑造新時代審美風尚的基本途徑之一。

    (張晶系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解英華系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后)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三上悠亚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国精品产区WNW2544|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精品自拍|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