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響亮而沉重的呼吸 ——論東西《回響》
內容提要:東西是一位發現型的作家,一直以來,他通過創作發現現實,甚至發現提前抵達的現實。長篇小說《回響》是一部典型的發現型的文本,是這個時代一次響亮而沉重的呼吸。東西在這部作品中發現現實,發現世事人心,將目光投向人性的最深處,發掘人的深層心理,思考存在與命運。
關鍵詞:東西 《回響》 發現 心理
2020年,兩樁高考替換人生事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時,很多人卻發現作家東西的長篇小說《篡改的命》竟然早就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可以說東西是一位以創作發現提前抵達現實的作家。①東西本人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以小說比生活提前為樂趣?!雹诂F實中的當事人“我”多年后發現了事情的真相,而小說中的主人公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當年考上大學卻被別人冒名頂替這一殘酷的真相。高考替換人生的故事只是小說比生活提前的一個表現,從更深層上看,好的小說,虛構的情節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印證,因為存在本身就有著某種荒誕性。在這一點上,東西的創作印證了赫爾曼?布洛赫的觀點:“發現惟有小說才能發現的東西,乃是小說唯一的存在理由。一部小說,若不發現一點在它當時還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說?!雹坌伦鳌痘仨憽肥菛|西的第四部長篇④,這仍然是一部典型的發現型的文本,東西在這部作品中發現現實與世事人心,發掘人的深層心理,由此思考存在與命運。
一個小說家寫出新的長篇后,讀者難免將它與作者之前的長篇進行比較,這種比較牽涉到文本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閱讀中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新作與之前的長篇是否相似,或者更進一步說,是否有重復。《回響》與《耳光響亮》《后悔錄》和《篡改的命》三部長篇最大的不同是推理描寫與心理發掘,這讓人看到一個全新的東西。當然,東西的每一部長篇都不一樣,它們就像是南方的植物,各自伸展著枝葉,開花結果。讀東西的長篇,會想到劉師培的《南北文學不同論》,“古代音分南北”,“聲音既殊,故南方之文亦與北方迥別”,⑤劉師培在此文末寫道:“故觀乎人文亦可以察時變矣?!雹薏徽撃媳?,有責任感的作家都會直面現實,敏銳意識到這個時代的變化,以自己的創作來記錄時代的脈搏與呼吸,這本身就是一種發現。
讀《回響》,首先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是對撲朔迷離的案件的推理,一是對人的心理的深度分析。東西一向是講故事的高手,與以往故事不同的是,《回響》在推理和心理兩個領域的深度掘進。小說以一樁殘忍的命案開篇,一具無名女尸浮現在西江大坑段,案件負責人冉咚咚用地點命名該案。死者的身份確認后,嫌疑人也出現了,但是苦于沒有證據。戲劇性的是,冉咚咚在破案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丈夫慕達夫竟然在藍湖大酒店開過兩次房,于是,案件的壓力與個人的情感糾纏在一起,冉咚咚艱難地行走于工作與生活之中,她本人因此出現了臆想癥,同時與丈夫的冷戰逐漸升級,與慕達夫簽了離婚協議,而事實上,慕達夫并沒有出軌。調查的結果是,死者夏冰清與徐山川保持著一種不正常關系,她試圖讓徐山川娶她,遭拒后想告徐山川強奸。徐山川為擺脫夏冰清找到侄子徐海濤,徐海濤找到策劃人吳文超想辦法,吳文超又找到劉青,希望幫助夏冰清移民或者與她私奔,劉青卻偶遇一個民工易春陽,讓他來搞定。易春陽在大坑把夏冰清殺死。雖然抓到了兇手,冉咚咚卻不滿足。因為按所獲的證據,所有當事人都找得到脫罪的理由,只有易春陽承認謀殺,但他是一個間歇性精神錯亂者,精神科莫醫生及另外兩位權威專家鑒定他患有間歇性精神疾病,律師正在準備為他作無罪辯護。冉咚咚特別想讓徐山川認罪服判,但他拒不承認曾讓徐海濤去謀害夏冰清,甚至說連半點暗示都沒有。這嚴重挑戰了冉咚咚的道德以及她所理解的正義,她不想放棄,從徐山川的妻子沈小迎處尋找突破,終于找到了徐山川的罪證,案件才真正告破。
如果說東西只是寫出了案件的錯綜復雜和推理,那么《回響》只是停留在精彩的懸疑推理小說層面?!痘仨憽氛嬲屓穗y忘的,也是最具價值的是小說中的深層心理發掘。東西坦言自己對小說涉及的兩個領域(推理和心理)比較陌生,之前從來沒碰過推理,也從來沒有把心理學知識用于小說創作,但這次他想同時使用。為此專門對這兩方面的知識進行惡補。2017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聘請東西為駐校作家,他在校園里一邊構思一邊利用空余時間閱讀和聆聽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他說:“學習心理學對我是一次拓展,雖然那半年小說創作的進度約等于零,可我的一些觀點卻發生了微妙的改變,尤其對他人對自己都有了比從前稍微準確的認識。這一認知的提升,讓我寫人物時多了一份理解,特別是對人物的復雜性有了更多的包容。”“小說中的人物在認知自己,作者通過寫人物得到自我認知。我們虛構如此多的情節和細節,不就是為了一個嶄新的‘認知’嗎?世界上每天都有奇事發生,和奇事比起來,作家們不僅寫得不夠快,而且還寫得不夠稀奇。因此,奇事于我已無太多吸引力,而對心靈的探尋卻依然讓我著迷。心靈難以琢磨,因為它比天空還要浩瀚?!雹咂鋵崱痘仨憽返陌讣凸适驴梢钥醋鳌捌媸隆?,在現實中有可能發生,而透過這些“奇事”洞穿人的內心,才是更有意義的事。
冉咚咚辦案經驗豐富,充滿正義感,但是內心深處潛藏的卻是一個無法言明的情感世界。她在辦“大坑”案中遇到的第一個刺激是丈夫慕達夫的開房記錄,這讓她開始懷疑丈夫出軌。無論慕達夫怎樣努力,都消除不了她的懷疑。她感覺自己遇到了比“大坑”案還棘手的難題,這個時候,“本我”與“超我”開始矛盾斗爭,“自我”搖擺不定。她認為慕達夫評論貝貞的文章不只是在評價她的作品,是在評價人。她不喜歡貝貞的小說,尤其不喜歡寫一夜情的《一夜》,她懷疑慕達夫開房是為了與貝貞見面,但又找不到證據。案件與家庭的雙重壓力讓她重新開始抽煙,她11年前為了慕達夫戒煙,現在又開始抽煙了。11年來,冉咚咚像回避別的男人那樣回避香煙,小說中設置的這個比喻很重要,冉咚咚重新抽煙后也開始在潛意識里走向邵天偉——一個年輕的,暗戀冉咚咚的警官。貝貞的丈夫來找冉咚咚時,竟然試圖和冉咚咚產生曖昧。之后,慕達夫發現了冉咚咚抽煙,吃百憂解。百憂解主治抑郁癥、焦慮癥及暴食癥。慕達夫擔心冉咚咚心理出問題,勸她住院治療。雖然沒有住院,但也去看了醫生,只檢查出她有相對明顯的自戀型表現和強迫型表現,醫生認為她的心理沒有問題,不要亂吃藥。但是慕達夫認為冉咚咚的心理健康狀態沒有這么好,冉咚咚自己也是清楚的,她說她知道怎樣答題才能得高分。這場案件對冉咚咚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案件涉及的人要么是心理素質過強,對心理學有了解的,要么是心理上嚴重有問題,甚至是有精神疾病的。案件的偵破過程就是冉咚咚自我心理檢查與治療的過程,最終案件告破之時也是冉咚咚自我診療與恢復之時。
發現人內心深處的秘密,是東西一直以來的努力。數年前,他在一篇創作談中說:“每一次寫作我都要自問:這個作品還能證明你是一個作家嗎?”“什么樣的作品才能證明自己還是作家呢?首先,它是內心的秘密……我們的內心就像一個復雜的文件柜,上層放的是大眾讀物,中層放的是內部參考,下層放的是絕密文件。假若我是一個懶漢,就會停留在頂層,照搬生活,販賣常識,用文字把讀者知道的記錄一遍,但是,一個真正的寫作者就會不斷地向下鉆探,直到把底層的秘密翻出來為止?!雹鄸|西多年前寫《后悔錄》時,就有意識地向人物內心開掘,做過一些努力,這一次更徹底。冉咚咚對慕達夫有一個出軌預設,那就是慕達夫肯定會出軌,她用各種辦法測試,但是慕達夫不承認。她甚至斷定慕達夫精神上已經出軌,但慕達夫說自己想象的是奧黛麗?赫本之類的人,這顯然是遙不可及的。他們初次見面時提到的電影《蒂凡尼早餐》的主演就是奧黛麗?赫本。她想證明慕達夫是否還愛著自己,為此絞盡腦汁,還從邵天偉這里求證。她在網上為慕達夫買了內褲,以此來試探他,而冉咚咚訊問徐山川時用了一條內褲作為假證據來誘供,慕達夫在和冉咚咚交流有關內褲的事情時一語雙關,事實上,敗下陣的是冉咚咚。在冉咚咚的緊逼下,慕達夫也對冉咚咚發出了反問,她是否愛他?冉咚咚也開始問自己是否愛慕達夫,在她看來,這個問題得分三個階段才能捊直,第一階段“口香糖期”,第二階段“雞尾酒期”,第三階段“飛行模式期”。她自己推理之后,得出一個結論:“這么說我已經不愛他了?!庇谑?,原本美滿的婚姻走向懸崖。所以,冉咚咚在辦案的過程中提出離婚,并親自擬了離婚協議。
卡倫?霍妮在研究女性心理學時專章分析了兩性之間的不信任感問題,她認為導致兩性關系出現矛盾的原因有很多,這些原因之間或許都有著關聯。這種不信任的現象不僅可以理解,而且理由正當,它會使人沉迷、無法控制自己、自暴自棄,就像落入了無盡的深淵之中?!耙粋€妻子往往認為丈夫沒有把全部的愛、精力和興趣放在自己身上,從而產生自殺的想法。她無法察覺自己的態度中包含了多少敵意、潛在的憎恨以及攻擊性。她只會因為自己付出了太多而感到絕望,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伴侶對她的忽略上?!雹崛竭诉说男袨槭堑湫偷膬尚灾g的不信任感導致的,她回憶兩個人從戀愛到現在的所有經歷,認為一開始慕達夫是愛她的,因為精力和注意力都在她這里,而后來就變了,比如重新開始喝酒。她把慕達夫的變化作為他不再愛自己的證明,事實上她并沒有能夠證明慕達夫出軌的證據。她內心深處有對情感力量的恐懼,對難以在愛的關系中控制情感的恐懼,以及由此引發的種種矛盾,這種現象要得到有效緩解很難。
在種種壓力之下,冉咚咚產生了臆想癥。這與“大坑”案中的沈小迎有直接關系。沈小迎是學心理專業的,心理比較強大,擅長用攻心術,變被動為主動。她表面上非常優雅、賢惠。對自己丈夫在外面和其他女人的事情也不聞不問,仿佛心很大的樣子,事實上她出軌健身教練,還和健身教練生了一個孩子。她在接受冉咚咚的審訊時謊話連篇,面不改色心不跳。坐著冉咚咚的車時,她問冉咚咚是不是慕達夫出軌了,這對冉咚咚的刺激很大,冉咚咚不得不佩服她的洞察力,但又不想讓她占上風。沈小迎對冉咚咚的一大刺激在于一個女人戀愛時被追求的方式。徐山川家有巨資,追求沈小迎時先是給她有六位數存款的銀行卡,被拒后又把她的偶像請到了飯桌上,當場為她獻唱兩首代表作。沈小迎當場表現得高興,事后卻認為這件事很糟糕,毀了她的偶像,暴露了徐山川急于求成的心理。她在接受訊問時穿著運動服,左手無名指上卻戴了一枚大鉆戒,仿佛在強調自己的婚姻。
冉咚咚潛意識里也在幻想有這樣的戀愛經歷。慕達夫出門的一個動作讓她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鄭志多,家境與徐山川相似,很富有。冉咚咚剛上大學報名時認識了他,他高冉咚咚一個年級,長相帥氣,體格強健,性格開朗。于是,初戀不可避免地開始了。鄭志多追求冉咚咚的方式與徐山川追求女人的方式很像,其中一點幾乎一模一樣,就是把她喜歡的歌星請來,專門為她演唱。大四那年,竟然用了極浪漫的方式向冉咚咚求婚,求婚的場景卻又與吳文超為夏冰清策劃的徐山川的生日派對相似,冉咚咚不知道是誰在模仿誰。求婚最高潮的部分是一架無人機吊著一枚求婚戒指直飛宿舍樓的長廊。這段愛情終結于他們即將領結婚證前的那個晚上,因為冉咚咚的“審訊”,兩人分手。現在,冉咚咚突然想見鄭志多,她精心打扮自己,取出一條當年戀愛時穿過的牛仔褲,但是體型變化導致穿不上了。她穿上休閑服出發,去鄭志多家的豪華公司里找他,見到了鄭志多的妹妹,告訴對方,她要見對方的哥哥鄭志多。對方愕然,說她既沒有哥哥也沒有弟弟。她不信,打聽,確實沒有這個人。她帶著疑慮和困惑找當年的舍友朱玉芬,對方也不知道這個人。她認為對方得了老年癡呆,就說了當年無人機送求婚戒指的事。對方說,二十年前無人機都還沒有流行,就是變魔術也找不到無人機給你送結婚戒指。這話驚醒了冉咚咚,她還不甘心,悄悄在單位的內部網上搜索鄭志多,發現連叫這個名字的人都沒有。原來這一切都是她臆想出來的,這時,她甚至懷疑連慕達夫和自己也是假的。當讀者終于知道這一切的虛構性后,不由嘆服東西的設置,把臆想性行為放在了一個有豐富辦案經驗的警官身上,讓她自我審訊,更為深刻地呈現出了人性的復雜,也擺脫了好人、壞人的二元對立模式。
顯然,冉咚咚表現出的是一種對愛的病態需求,她渴望理想化的愛情,又無比焦慮。這是神經癥人格的表現之一。焦慮可以成為某些驅力的來源,而在神經癥中發揮著很大作用的是兩種驅力,一種是對愛的渴望,一種是對權力與控制的渴望?!皩鄣目释谏窠洶Y病人身上是如此常見,如此容易被受過訓練的觀察者發現,以致它可以被看作是標志焦慮存在和表示其大致程度的最可靠的指征?!雹馊竭诉说慕箲]和敵意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這讓她產生了幻想和自我欺騙,她極需要得到他人的愛,但又不去主動愛他人,這是一種困境。對某些人來說,愛可以是一種給予和獲得情感的能力,也是一種害怕失去對方的恐懼,不能把任何一種表現出來的態度作為愛的標準??扇竭诉藚s要這樣去做,所以她也成了自己審訊的對象。審訊是《回響》的一個關鍵詞。身為警察,審訊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冉咚咚經常把這個方式運用于個人生活甚至是情感生活之中,這給她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包括她那場臆想出來的美麗初戀也終結于想象中對鄭志多的審訊。其實,在最深層的意義上,冉咚咚以強烈的愧疚和愛結束了對自己的審訊,回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
同樣出現臆想癥的是兇手易春陽,被醫生鑒定為間歇性精神錯亂。他是民工,但是熱愛文學,一直在寫詩。他的一首詩《撫摸》打動了劉青,也打動了冉咚咚。這首詩與案件發生了緊密關聯,這也是他砍去夏冰清的右手的原因。易春陽臆想一個高中同學,也就是高中校長的女兒謝淺草愛上了自己,后來謝淺草在省城讀大學,他在省城打工,兩人明確了戀愛關系,并且很甜蜜,一個重要原因是謝淺草喜歡易春陽的詩。易春陽說自己寫了《贈謝淺草三百首》,因為沒有錢印刷,就在一家工廠下班后自己印,謝淺草在印刷過程中失去了右手,而他們的愛情也因此遭到謝淺草父親的反對。冉咚咚調查后發現根本沒有謝淺草這樣一個人,校長的女兒叫謝如玉,從來沒有喜歡過易春陽,也沒有失去右手。失去右手的是印刷廠的收發員兼來訪登記員,叫吳淺草,她收到過易春陽寫的詩。易春陽答應給吳淺草一只手,所以砍了夏冰清的手放在了吳淺草窗臺下的花壇里。冉咚咚得出結論,易春陽生活在幻覺之中,且大部分與生活相反,還有“被愛妄想癥”,也就是臆想癥。此時再回過頭看冉咚咚,也曾經得過“被愛妄想癥”。這也是為什么當冉咚咚看到夏冰清的右手指骨后百感交集,想哭的原因,她想為死者為自己為眾生而哭,但是強忍住了。
慕達夫這個人物也很耐人尋味。他是個文學教授,寫評論文章。小說第二章,他出場時在寫關于女作家貝貞的文章,題目是《論貝貞小說的纏繞敘事》,纏繞作為一個關鍵詞在這里出現并非沒有來由?!痘仨憽返臄⑹乱彩抢p繞敘事,案件的復雜曲折,人性的矛盾與悖論,都統一在敘事之中。他對冉咚咚的愛幾乎可以說是無私的,他一直試圖努力消除冉咚咚的懷疑,在失敗后寧愿守住自己的尊嚴也不愿強迫冉咚咚。他在拒絕一個單戀自己的女學生時,對冉咚咚毫無保留,完全是從善意的角度去勸這位女生懸崖勒馬,他給女學生寫的最長的一封信竟然也帶著很強的學術性,是從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談單相思的不現實性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也是對心理學有一定研究的人。當他發覺冉咚咚的心理出了問題,他們夫妻的關系出問題后,他是比較焦慮的,但仍然比較理性自尊地處理問題。他站在一個較為客觀的立場上分析冉咚咚的心理,認為她一直在找機會離開自己,當機會出現就無限放大。從冉咚咚的訊問卜之蘭過程中,可以得知慕達夫曾經寫過一篇論文,叫《論出軌女人們的丈夫形象塑造》,這個論文的題目很有趣,由此可知慕達夫對女性心理是有研究的。而生活中的冉咚咚的心理又何嘗不像是論文中的女性呢。冉咚咚在大坑案告破后仍然懷疑他,他說:“感情遠比案件復雜,就像心靈遠比天空寬廣。”他時時想起魯迅,引用魯迅的話,他給冉咚咚推薦杜魯門?卡波特的《冷血》,他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想到各種文學經典,比如《第二十二條軍規》《紅與黑》《紅樓夢》,他也常常想到許多經典電影,這往往與他的生活、現實交相輝映,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婚姻出現問題后,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反省,忽然有了一種“楚門意識”,覺得自己像《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一切都被安排,活在套路之中。這也是對于存在和命運的一種思考。東西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物實現了《回響》與經典文本的互文性關系。
《回響》共九章,又分78節,從第一章開始,奇數章寫案件,偶數章寫感情,最后一章合并交織,跌宕起伏的情節和幾乎靜止的情節纏繞,人物內心的波瀾起伏彼此纏繞,構成一部“回響”之樂。冉咚咚一直在被焦慮纏繞,當劉青的供詞證明了她的推理后,她的焦慮感隨之緩解,心里就像冰河解凍。小說結尾讓人比較欣慰,當冉咚咚問慕達夫還愛不愛她時,他說,愛。這個明亮溫暖的結尾與整部作品的基調完全不一樣,也可以看作一種與焦慮的反向纏繞,這樣既讓小說的基調變得豐富,也讓人性終歸走向光明。東西是一位發現型的作家,寫作也正是他發現自己命運的方式,面對這個時代的寫作陷阱,他生怕掉進去,被自己從作家的花名冊上刪除。他深知好作品的力量就是寫出我們內心的絕密,與內心的絕密比起來,所有的技巧都將黯然失色,惟有如此才能不愧對作家的命運。東西以一己之力發現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狀況,用文字來呈現人內心深處的絕密文件,記錄這個時代響亮而沉重的呼吸,從而思考人的存在與命運,這便是《回響》的意義所在。
注釋:
①2020年6月,陳春秀、茍晶高考被冒名頂替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東西長篇小說《篡改的命》則出版于2015年8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② 東西:《尋找小說的興奮點》,《誰看透了我們》,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第75頁。
③ 轉引自[捷克]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董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6頁。
④ 東西:《回響》,《人民文學》2021年第3期。本文中所引內容均出自這一版本,不再一一列出。
⑤⑥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清儒得失論》,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第225、230頁。
⑦ 東西:《現實與回聲》,《小說選刊》2021年第4期。
⑧ 東西:《經典是內心的絕密文件》,《小說月報》微信公號2016年3月20日推送文章,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NzaCLtgKhOSTP-DE2wukgA。
⑨ [美]卡倫?霍妮:《女性心理學》,霍文智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86頁。
⑩ [美]卡倫?霍妮:《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馮川譯,譯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62頁。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