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伴成長 作家公益行 ——吉林省青少年作家持續開展文學志愿服務工作
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是吉林省作家協會直屬的青少年公益性文學團體,今年以來,省青少年作家協會開展作家公益行、公益講堂、書香校園等志愿服務活動,組織作家志愿者深入學校、社區、鄉村,讓廣大青少年了解閱讀的魅力,感受文學的光芒和力量,受到基層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文學普及進校園
7月14日,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悅讀伴成長、書香進校園”活動走進長春市第二十九中學開展文學志愿服務活動,與師生們一起探討如何推動青少年養成良好閱讀習慣,讓閱讀改變人生、點亮人生。活動中,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長于德北和師生們一起分享了他的創作成長經歷。
于德北說,16歲那年,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他篤定了作家之夢?!霸谀菢悠D苦、艱難、艱辛的環境下,主人公能夠為自己的信仰奮斗一生,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和鞭策?!彼J為,讀書是一種連鎖反應,當讀了巴爾扎克,一定會想著看雨果;當看了左拉的作品,肯定不會錯過莫泊桑。于德北說,“讀書不怕忘。就像一棵大樹,年年春天發新芽,年年秋天落舊葉,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葉子早已落入泥土,滋生出養料助你成長。”
“在苦難中,我們要看到光明和光亮,無論是燭光、星光、月光還是日光,這都需要有散發光亮的人。”于德北認為,熱愛閱讀的人,心胸更加寬廣,更能感染和影響身邊的人。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束燭光,以正能量感染他人,讓學子們在書香中健康成長,面對遼闊而亮麗的人生。
長春市二十九中學團委書記楊傳文表示,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學和老師都能從作家的言語中真切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創作的樂趣。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學習,愿二十九中學的文學之花競相開放,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
活動開始前,于德北與二十九中有關負責人共同為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小作家培養基地揭牌。
捐書義賣獻愛心
“每個孩子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特殊兒童亦不例外,他們是折翼的天使,需要更多的關愛!”近日,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志愿者在長春市歐亞新生活“小愛書店”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并攜手喜愛加心智障礙者關愛中心為全省智力缺陷兒童捐書義賣獻愛心。
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副會長薛立永介紹,此次活動,協會共捐獻圖書2000余冊,都是由協會的作家和會員捐贈,在“小愛書店”設立義賣專柜,所得善款都捐助給智力缺陷兒童。他呼吁全省青少年作家和廣大文學愛好者積極行動起來,喚醒“沉睡的書籍”,將有益的圖書捐贈出來,讓書籍在愛心中傳遞,讓知識在分享中升華,為關愛智障兒童,建設書香吉林、愛心吉林作出自己的貢獻。
喜愛加心智障礙者關愛中心負責人徐旭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小愛書店”沒有售貨員,選書付款都為自助式。書攤上的書籍全都來自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義捐,售書籌得錢款用于幫扶有心智障礙孩子的家庭。在未來,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傳遞愛,一起做公益。
活動中,為表達對志愿者們的感謝,孩子們表演了精心排練的手語舞《感恩的心》和《聽我說謝謝你》。
公益講座“云”互動
暑假期間,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持續推進文學志愿活動,通過開展網絡公益講座,提高青少年文學閱讀和寫作能力,發現培養文學新人,為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積蓄后備力量。受疫情影響,省青少年作家協會積極組織作家志愿者推出20場網絡公益講座,采取網上講座+互動問答的形式,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并通過吉林教育廣播電臺、長春小義工公眾號、作文微信群等平臺發布,吸引萬余名學生收聽收看。
“如何讓孩子們有一顆發現生活的眼睛?”“怎么才能讓孩子不怕作文?”“怎么讓孩子走出讀書就是為了寫好作文的誤區?”……公益講座上,作家志愿者一一回答學生和家長們的網絡留言提問,鼓勵廣大青少年樹立文化自信,多讀經典著作,并用自己的語言,不斷創新,熱心實踐,潛心寫作。講座結束,學生及家長紛紛在網上留言表示,講座涉及面廣、信息量大、學術水平高、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