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表達
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不斷取得突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甚至突破50億元,高居中國電影票房史上第三位。《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姜子牙》等精品力作也都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中國動畫圈一度刮起了民族風。但也不是所有國風動畫都能成功,今年暑期檔的多部動畫電影票房就不夠理想。動畫電影在努力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的同時,還要在藝術性、共情性等方面有更高追求。
中國動畫中很多經典故事、場景、人物,都取材于優秀傳統文化,本身就是觀眾耳熟能詳、廣為人知的經典素材,諸如孫悟空、哪吒、姜子牙、白蛇青蛇等,通過各類文學作品塑造和人們口耳相傳,已經在觀眾心目中成為符號化的人物。而這些從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原創動畫,并不只是對傳統文本、經典敘述的直接轉譯,而是通過講述從古代經典、民間傳說中衍生出來的新故事,形成與當代人現實生活同頻共振的價值取向,以此呼應當代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闡發,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共情感,從而贏得觀眾的廣泛認可。
凡是取得成功的中國動畫,都沒有固守傳統,而是大膽創新,根據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和情感期待,用符合當代人情倫理的理念塑造傳統角色,將之置于當代中國的社會環境中,賦予傳統新的活力,使之更能立于時代。動畫創作者既要善于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也要加強獨立思考與開拓創新,把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融合起來,推出更多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精品之作,推動中國動畫不斷取得新成就、邁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