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藝》2021年第9期|江永紅:三四六點六高地(節選)
江永紅,湖北天門人,1947年10月生,1968年3月參軍,在陸軍某部從戰士逐級升為教導員。1979年1月調解放軍報社,從記者做起到副總編輯退休。其間先后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并獲第二屆范長江新聞獎;兩次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優秀中短篇報告文學獎,三次獲“五個一工程”獎。主要作品:《江永紅一版頭條新聞集》《藍軍司令》《名將解甲》《通鑒載道——司馬光傳》《中國藍軍》《中國疫苗百年紀實》。
三四六點六高地(節選)
江永紅
一九五一年四月至五月,抗美援朝戰場的形勢可謂波詭云譎。在第五次戰役的第一階段(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我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勢不可擋,進攻的矛頭直抵漢城(今首爾);可進入戰役第二階段后,突然就攻守易位了,特別是中朝軍隊五月二十三日開始向三八線轉移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便沿公路對中朝軍隊猛追不舍。六月,朝鮮戰場的形勢變得異常緊張。據時任志愿軍副司令員兼后勤司令員的洪學智上將回憶,第五次戰役雖然殲滅了“聯合國軍”八萬余人,挫敗了其總司令李奇微企圖在我側后登陸的計劃,但由于對敵人的反撲估計不足,在撤退中遭到較大損失。“我軍的口子張得太大了,想一下子消滅敵人五六個師,過后看來是不可能的。所以打了平推,沒能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我們在這次戰役中,仍然是靠自己身上背的那點糧食、彈藥,所以還是‘禮拜’攻勢。”
李奇微是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他正是抓住了我軍的上述弱點,瞅準你彈盡糧絕的關口,瘋狂反撲過來。他對負責追擊我軍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中將下令說:“你的主要任務,就是盡可能多地殺傷中國人。”范弗里特也非等閑之輩,被美國記者奉承為“一個強健的軍人和第一流的指揮官”,在戰場上“像一位冷靜、機智的足球教練一樣足智多謀”。應該承認,他倆比剛愎自用的麥克阿瑟難對付得多。
李延年所在的第四十七軍是志愿軍戰略預備隊,屬第十九兵團建制。就是在上述嚴峻的態勢下,部隊被拉上前線。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當面給第四十七軍第一四〇師師長黎原、政委趙平交代任務:“接替第六十五軍在臨津江以東的陣地,確保我臨津江以東陣地的安全。”第一四〇師部隊冒雨向前開進,于十九日正式接替了南起高作里、北至小峙目的防務。整個陣地寬約四十公里、縱深二十五公里。此后三個月,黎原指揮所屬第四一九團、第四二〇團不僅牢牢守住了陣地,而且主動占領緩沖區,將戰線向前推進了十到十五公里,作戰百余次,殲敵三千三百余名,擊毀擊傷敵坦克、汽車三十余輛,擊落擊傷敵飛機七架,繳獲火炮六門,各類槍支二百四十余件。
但是,十分遺憾,時為第四一八團第三營七連指導員的李延年眼看著兄弟部隊打仗,自己卻連邊鼓也沒能敲上。為啥?他所在的第四一八團除二營配屬第四一九團行動外,其余都當了預備隊。
憋壞了的預備隊
李延年喊著口令,帶領戰士練通過炮火封鎖區的戰術。他喊“臥倒!”戰士們便分別就近趴在一個“炮彈坑”里;他喊“躍進!”戰士們便飛身躍起彎腰往前奔,如此反復。
一連串的“臥倒!”“躍進!”戰士們練得有點煩了,動作自然就松垮起來。李延年一看火了,集合大家,列隊訓話,指著一名戰士問:“你說說,為什么要臥倒在炮彈坑里?”
戰士回答:“因為沒有兩顆炮彈會落到同一個點上,臥倒在炮彈坑里就不會被后續炮彈打著。”
又問:“為什么要反復練通過炮火封鎖區?”
答:“因為在戰斗總傷亡中,被炮彈和炸彈炸死炸傷的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不是知道嘛,為什么不認真練?”
李延年這樣質問,大家一下都啞巴了。半晌,十班長張德福才舉手說:“報告指導員,不是大家不認真練,而是看到人家打仗,自己光練不打,沒勁!”
李延年其實比戰士們更著急,但還得一本正經地教育大家:“我問你們,打撲克牌的時候,你會不會第一張就出大王?”
戰士回答:“不會!”有人補充說:“極個別的情況除外。”
李延年:“那就對了。王牌要用在關鍵時刻。打仗也是這樣,讓誰先打,讓誰后打,上級首長比咱清楚。特別是留著當預備隊的連隊,那是啥?那是最能打仗的連隊,那是王牌。最關鍵的時刻才能打出去。明白了嗎?”
張德福居然毛著膽子說:“不明白。”
李延年正要發火,他繼續說:“來到前線,守陣地,沒用咱;進攻緩沖區,也沒用咱。現在陣地馬上要交給兄弟部隊了,還沒咱的事。什么王牌?窩在手里出不去就是死牌。”
“你胡說八道什么?革命軍人,一切行動聽指揮!上級叫干啥就干啥。”
李延年的批評似乎顯得力量不夠,張德福嘟噥道:“要聽指揮,也得要積極爭取!”
這等于在批評連隊干部沒有主動求戰,李延年感到很冤屈。為搶到戰斗任務,他找了團首長,甚至找了師長(因為他曾經是師長黎原的警衛員),首長的意思很明白:少安毋躁。越是當預備隊,越要準備打惡仗。想教育部隊沉住氣,連隊干部要帶頭沉住氣。
戰士們這一激,李延年有點沉不住氣了,說:“你們以為我沒爭取嗎?在首長那兒,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最后首長都煩啦,不讓我見了。”
戰士們說:“再爭取爭取吧!就怕一仗沒打就撤回去了。”
對!李延年也怕把王牌窩成死牌,正想去找首長,卻接到了后撤的命令。李延年和全連戰士都感到很窩囊,別的部隊在評戰功,七連卻沒啥說的,在前線干啥?一仗沒打,整天在訓練。
“有大仗要打啦!”團長陳明友見李延年不高興,告訴他“要打第六次戰役了”。在開過連以上干部會之后,全團開大會進行戰斗動員。
這里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山谷,滿山的松林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偽裝網”。第四一八團兩千多名指戰員在此集會,聽團首長的作戰動員報告。此前,因為部隊分散守衛陣地,好久沒有全團集合了,所以大家都格外地興奮。各營、連之間比著拉歌,一個比一個嗓門更高。除了《志愿軍戰歌》和誕生于第四十七軍的《說打就打》之外,還有到朝鮮后新學的《歌唱吧》:“歌唱吧,同志們……英雄們告別了親愛的祖國,英雄們打開了和平的大門……我們成長在國際主義大學校,我們馳騁在現代化的戰場上……”
在熱烈的掌聲中,團首長開始了戰斗動員:“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動的春季攻勢被我們粉碎后,他們的總司令李奇微不甘心失敗,正陰謀發動秋季攻勢。就是要把我們盡量往三八線以北擠,多占地盤,多殺人,從而加大他們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同志們答應不答應?”
“不答應!”指戰員的集體回答聲在山谷松林里回響,一浪接一浪。首長接著說:“對!我們堅決不答應!李奇微不是想發動秋季攻勢嗎?我們就來一個針鋒相對,打一個第六次戰役!”指戰員聽了一陣歡呼。歡呼罷,首長說:“我們要不負祖國的重托,不負中朝人民的期望,把窮兇極惡的美國兵趕到南邊去!”
“我們團的任務就是攻占鐵原。這是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的一個重要據點,攻占鐵原,同志們有信心沒有?”
“有!”回答的聲音如排山倒海。
“好!我們要以迅猛的攻勢拿下鐵原,盡可能多地消滅敵人。拿下鐵原后,我們干啥呢?就地休整,由兄弟部隊接替我們再往前攻。”
內行一聽就明白了,這一次要吸取第五次戰役的教訓,部隊因為只能背一個星期的給養,所以被美軍稱為“‘禮拜’攻勢”。這次是接力攻擊,因此,團首長要求:
“為使部隊減輕負重,能夠干凈利索地投入戰斗,每個戰斗員除了武器彈藥和一塊雨布外,什么也不要帶。各人的被子、衣服和其他用品,以連為單位集中,放在山上的樹林中,等拿下鐵原后再來取。有人擔心,找不到了怎么辦?找不到就不要了。只要你們打了勝仗,這點東西會補給你的。”
聽了動員,全團指戰員一個個熱血沸騰,腳底生風想沖鋒,兩拳緊攥想殺敵。七連有戰士對李延年說:“指導員,這回你要搶不到任務,我們就要求調連了。”“去!有本事就去!去了別后悔!”兩人都笑了。戰士笑,表達的是對李延年的信任;李延年笑,表達的是對戰士的滿意。不過,他心里還真沒底,不會再讓七連當預備隊吧?不行,我得去找找陳團長。團長一見他就說:“回去!不要來干擾我的指揮。”李延年說:“全連都不想當預備隊了!”“什么全連?我看帶頭的就是你!”見李延年站在那兒不走,團長說:“你這不是犯傻嗎?打這么大的仗,還能沒有你七連的份?回去告訴大家,準備挑重擔吧!”
李延年回到連里說:“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團長要我連準備挑重擔!”乖乖!全連像過年一樣興奮,不少人咬破手指,寫下血書,決心以死報國。
然而天公不作美,連續幾天的大雨把低洼的地方變成了一片汪洋。可七連的戰斗熱情并沒有被大雨澆涼,天天盼著出發。一個星期后,天似乎要放晴了,該準備出發了吧?不!上級傳來指示:因大雨造成朝鮮北部的嚴重洪災,我軍的運輸線被洪水沖垮,修復有待時日。加上情報表明,美軍已做好了我打第六次戰役的準備。所以,原定的第六次戰役計劃取消,各部隊要提高警惕,準備迎接敵人的秋季攻勢。
“有本事,就把助攻打成主攻”
“天氣也是反動派!”七連的戰士對取消第六次戰役計劃頗感遺憾,議論紛紛。“你說這老天爺管下雨,在北部猛下,在南部不下。這不是在幫他們嗎?”“沒準是因為我們沒有豬頭孝敬他。”“要不拿個罐頭敬敬神?”“你拉倒吧!老天爺年紀大,哪見過罐頭呀?還以為你拿鐵盒子忽悠他哩!”
“什么亂七八糟的!”李延年聽到戰士的議論,氣不打一處來,批評道:“啥年頭,還迷信,瞎扯淡!”
李延年也急了。入朝快半年了,還一仗沒撈上打,窩囊不窩囊?他的情緒被營、團首長發現,被批得不輕:“你就是不耐心做思想政治工作,沒帶好頭。”首長還把他從湘西入朝時的老賬翻出來一起算:“入朝前,你硬要改行當軍事干部,理由是湘西剿匪主要靠政治,朝鮮戰場主要靠軍事。糊涂!軍事政治能分家嗎?思想政治工作不做好,就靠我們的這點家當,怎么殺敵?美國打的是鋼鐵,我們打的是士氣,政治工作就是給大家鼓勁打氣。行了!回去好好帶領大家進行臨戰訓練,還是那句話:準備挑重擔。”
“是!”李延年一個敬禮就要告辭,首長又叫住他,問:“叫你準備挑重擔,你知道重擔指的是啥嗎?”
“不就是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嗎?”李延年回答。
“你說的又對又不對。”首長說,“不錯,執行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叫挑重擔,但太大而化之了,不具體。實話告訴你:叫你準備挑重擔,就是要準備打美軍的王牌部隊——騎兵第一師。回去好好研究這個對手,進行針對性訓練。”
騎兵第一師,李延年是從美軍飛機撒下來的傳單上知道的。這種傳單是心理戰武器,部隊撿到后必須上交到團政治機關。……
……
(未完,全文刊發于《解放軍文藝》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