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事件的情境再現 ——新編秦腔現代戲《惠中權》觀后
毛主席對惠中權“實事求是,不尚空談”的贊揚,讓惠中權的經歷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新編秦腔現代戲《惠中權》一開場就是濃烈的陜北地域風情,一開始就把我帶入特殊的規定情境。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發展生產,自力更生”的偉大號召,惠中權受邊區政府指令赴任靖邊。這部戲的中心任務很明確,就是惠中權要治理黃沙。過去說生在三邊很不幸,祈雨的傳統和現代的沖撞,可以說開始就把觀眾抓住了。讓我們瞬間穿越歷史空間,置身到抗日戰爭時期的舊靖邊,一邊是百姓祈雨的民俗鄉情,一邊是血腥殺戮的戰場。富有動作性的情節、色彩鮮明的人物、生動活潑的語言,以及豐富的劇情和巧妙的構思,還有假定性環境里的戲曲表演,令我不由得走進劇中的那個時代、那些人物,被他們著迷和震撼,身臨其境地看到小城大事件的情境再現。
寫先進英模的戲,要想活靈活現藝術地再現人物,難度特別大。很容易掉入模式化的窠臼。但該劇塑造的惠中權有血有肉,在各種考驗面前,體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征,充分展示了惠中權性格的多面性。《惠中權》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精神風貌,編劇用三言兩語就將人物立起來,給人以親切真實的藝術感受,例如惠中權和李縣長同是領導干部,可是兩個人在支前工作和洪災預防上發生了激烈的矛盾和沖突,在矛盾關系中展現了兩個人不同的個性,后來劉振靖被卷入滾滾泥沙英勇犧牲,惠中權要向邊區政府做出深刻檢查。李縣長卻說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表現了他的用心和負責。這部戲不只寫了惠中權,更是通過惠中權和次要人物的關系,表現出他們給予惠中權的影響。許多鮮明真實的人物形象讓人記憶猶新,靖邊某合作社社長田蘆生和惠中權警衛兼秘書小馮,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個人喜好和行為特征,以及他們的情感和生活情趣,都是原生態的秦人特色,惠中權只有和這些人在一起,才能構成豐富壯闊的戲曲場景。
《惠中權》以寫實為主調,在表現感傷的場景時,也有寫意的方式。劇中,劉振靖和萬丹丹兩個人起舞,舞臺紅色燈光象征幸福美滿,生離死別后兩人重逢在新的假定空間里,大紅綢子里舞出兩人的情和愛。通過突擊隊大事件,塑造了萬丹丹光彩照人的戲曲形象,富有生活情趣和泥土氣息的臺詞和對白,刻畫出深情敢愛的婦女形象。
秦腔高亢昂揚的曲調和語言,彰顯秦人的性格和精神,是陜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符號。新編秦腔現代戲《惠中權》保持秦腔劇種的個性,唱詞充分考慮陜北地方語言的音樂性,用生動淺顯的詞句,寫出了惠中權的“心聲”和動作。劇中人物賓白,時隱時現在音樂的波濤里,隨著韻律和節奏發展變化,人物字里行間的情感表達,也是通過一呼一應和一詠一嘆來表現。
《惠中權》不僅寫出了風云突變的大時代,也對歷史進程中諸多困惑有思考,更彰顯了共產黨員的無私品德。該劇氣勢恢宏,再現了具有重要內涵的社會畫面,充滿直言無畏的生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