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文藝評論亟需建強線上陣地
    來源:中國文藝評論(微信公眾號) | 歐陽友權  2021年08月26日08:13
    關鍵詞:網絡文藝評論

    網絡文藝評論的主陣地是在線上,在網絡空間和各種數碼終端,而不是在線下。線下媒體如報刊、出版等發表的評論對網絡文藝的影響有限,因而加強新時代的網絡文藝評論亟需建強線上陣地。

    與傳統的線下評論相比,線上評論的優勢有二:一是參與者眾。如同網絡文藝創作一樣,網絡文藝評論門檻很低,人人均可參與,每一個欣賞者或曰消費者都可以是“批評家”,他們或給“愛豆”點贊,或為菜鳥吐槽,有時還會形成“粉絲團建”,構成網絡輿情,在網絡空間產生圈層話語的“廣場效應”。二是互動性強。線上評說可以即時互動,立竿見影,針對性很強,不僅可以對創作產生干預作用,也能在網民粉絲之間創造出評品的“話語場”,并以量化的形式錨定消費市場的績效評估,從而對一個網絡文藝作品的評價產生公共空間的“認同推定”。譬如,網絡小說《詭秘之主》2020年5月1日完本時,線上評論達450余萬條,起點網粉絲近700萬,超過550位盟主,微博“詭秘之主”超話閱讀量超4000萬,貼吧累計發貼超300萬,LOFTER相關話題閱讀量近1200萬,同時獲得的3000萬張推薦票、20萬月票,打破了起點男生月票紀錄……如此亮眼的線上消費與評論業績,是任何一個線下作品在同等時長內難以望其項背的。今年2月14日由網文大IP改編的電視劇《贅婿》上映時,開播100分鐘后,愛奇藝平臺熱度即突破7000,在開播16個小時后,熱度再次突破9000,成為該平臺開年首個熱度達到9000的電視劇。這樣靈敏的觀眾反應,也是傳統的線下音視頻文藝作品短期所不可能達到的觀眾關注度。

    網絡文藝的創作與評論、生產與消費基本都是在網絡虛擬空間完成的,線上評論的火爆正是得益于網絡文藝的在線創作、虛擬存儲和在線傳播與消費,是借力數字化媒介的流量效應而獲得的技術紅利。開放的新媒體平臺為網絡文藝評論提供了理想的自由表達空間,也讓這一空間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嘈雜乃至混亂。當你走進網絡文藝的線上評論就會發現,這里眾聲喧嘩,好不熱鬧——既有對網絡文藝作品、文藝現象明辨事理、言之有物的剖析,也有對某一作品、某一人物不加分析的褒貶與攻訐;既有屬于網絡文藝評論的長評短評、發帖留言,也有許多非文藝、甚至非理性的粗口罵戰、“洗廣場”“拉皮黑”“吃火鍋”,乃至為了刷分控評而刻意拉踩、煽動輿論以賺取流量。這兩年不時出現的粉絲罵戰、“飯圈”輿情,已經把正常的線上交流與評論帶偏了方向,讓網絡成為“追星文化”的大本營、青少年亞文化的聚集場和“娛樂至死”的青春祭地。尼葛洛龐帝把基于“數字化生存”的“電子表現主義”稱之為“沙皇退位,個人抬頭”;麥克盧漢把新媒介變革稱作“部落化”“再部落化”;馬克·波斯特提醒人們在現代信息方式中,要謹防電子媒介強有力的“符號暴力”對“后人類”的侵害。這些傳媒先知的揭示與勸誡無不警示我們,網絡公共空間的“廣場發聲”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需要仔細審視與甄別。能否在喧嘩的噪聲中諦聽清音,在正負駁雜、兩面混搭的繁復觀念中作出正向價值選擇,是網絡文藝線上評論不可回避的問題,如果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就會如尼爾·波茲曼所預言的那樣,“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贝藭r,“文藝工作的對象、方式、手段、機制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文藝創作生產的格局、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文藝產品傳播方式和群眾接受欣賞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網絡文藝評論線上陣地的種種表現,就是這些變化的一部分。我們要適應這種變化,并促使它向更好的方面變化,就需要線上線下協同努力,營造健康評論生態,以建強網絡文藝評論的線上陣地。

    一是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用剛健有為的評論立場,營造網絡文藝的線上評論生態。線上評論是自由的、充滿活力的,同時也是有立場、有傾向、有價值選擇和觀念導向的。要讓線上評論成為有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的專業評論,成為有戰斗力、說服力和影響力的有效評論,就需要遵照《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進行科學的、全面的文藝評論,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健康繁榮發展。匿名上網擺脫了現實世界的“面具焦慮”,虛擬空間的自由感,容易使人滋生“脫域思維”,把賽博空間當做“法外之地”而圈地自萌,出現自制力弱化、他律性失范,在無拘無束時放縱自我,及至出現去主流化、去價值化等錯誤觀念,或者以商業標準取代人文審美標準,或者抱團取鬧、粗鄙淺陋,出現不負文責等現象。打造清明凈朗的線上評論陣地,首先就要把好文藝評論的方向盤,用正確的思想、價值和輿論導向,激濁揚清,甄別褒貶,逐步建立起網絡文藝的評價體系和話語體系。

    二是鼓勵線下評論家積極介入線上評論,以壯大線上評論的學術力量。當前的網絡文藝評論事實上存在線上、線下兩股力量,線上評論短、平、快,影響力更大,針對性強,但其影響直接卻又短暫,并僅僅止于線上。作為業余評論,線上評論常有即興吐槽、蜻蜓點水、劍走偏鋒之弊端。而線下評論多由職業或更具專業性的評論家實施,他們的評論有時不免老套、古板,甚或與新興的網絡文藝有所隔膜,但總體上看,線下的網絡文藝評論屬于專業評論,其成果更具學理性,評論更深入,理據更充分,也更容易形成評價共識。當下的網絡文藝評論尤其需要倡導線下評論家“從上網開始,從欣賞出發”,積極參與線上評論,讓自己以“學者粉絲”身份成為網絡文藝的內行批評家。

    還有,建強線上評論需要遵循文藝的規律,更需要把握網絡的特點。評判一個網絡文藝作品,首先要辨析其人文審美的文學性,但這種文學性是通過數字人文的技術性來實現的。譬如,評論網絡文學不了解類型化創作、“續更-追更”模式、月票與打賞機制;評論網絡影視、網游、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等視頻、音頻作品不了解IP分發、產品制作、產業鏈延伸,或區分不了“原著粉”和“路人粉”,不掌握不同類型作品的生產方式和功能形態,都是很難為評價對象作出切中肯綮的評判的。多媒體、超文本、AI創作的出現,以及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技術對網絡文藝評論的大范圍介入,要求線上的網絡文藝評論必須加快建立基于大數據的評價方式,加強網絡算法研究與應用,讓新技術成為解讀網絡文藝價值的一把鑰匙,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線上網絡文藝評論陣地的戰斗力和影響力。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青娱乐2017年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